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蟾宫曲·咏西湖

蟾宫曲·咏西湖

《蟾宫曲·咏西湖》是元代散曲家奥敦周卿所创作的组曲。该组曲通过对西湖的山水风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讚美。

第一首先写了阵雨后西湖上雾气迷潆的朦胧美,接着一条画船由远而近地进入这幅画面,随着画面的进一步推进,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轻歌曼舞的美女,最后将这幅谢安曾游的美景与传说中的仙境相比较,发出“倒大风流”的慨叹。

第二首绘出西湖碧波蕩漾、荷花飘香、晴阴皆美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同时于自然之景中有游船、笙乐等人的活动,展示出一派欢歌笑语、天顺民昌的盛世之景。

全曲融古人诗词名句与时俗谚语于一体,曲风典雅亮丽。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蟾宫曲·咏西湖
  • 创作年代:元代
  • 作品体裁:散曲
  • 作者:奥敦周卿
  • 作品别名:【双调】蟾宫曲·咏西湖
  • 作品出处:《全元散曲》

作品原文

【双调】蟾宫曲·咏西湖1
(一)
西山雨退云收,缥缈楼台,隐隐汀洲。湖水湖烟,画船款棹2,妙舞轻讴。野猿搦丹青画手3,沙鸥看皓齿明眸4。阆苑神州5,谢安6曾游。更比东山7,倒大8风流。
(二)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9,十里荷香10。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11。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12。春暖花香,岁稔13时康14。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 咏西湖:《全元散曲》无“咏西湖”三字,据《乐府群珠》所题而加。
  2. 款棹【zhào】:船桨缓慢摆动。款,缓。唐元稹《冬白伫》诗:“吴宫夜长宫漏款。”
  3. 丹青画手:绘画之人,此谓诗人骚客。丹青,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用颜色丹砂和青体。亦指绘画艺术。
  4. 皓齿明眸: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名用以形容女子的美貌。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兽睐。靥辅承权。”此指舞妓歌姬。
  5. 阆【láng】苑神州:人间天堂,喻指西湖。阆苑,传说中的神仙住处。神州。即赤县神州。中国的别称。
  6. 谢安(320— 385):东晋大臣。字安石,陈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历任尚书僕射、中书监、骠骑将军、尚书录事、司徒等职。因位高招忌,被迫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
  7. 东山:其址在今浙江上度县西南。谢安出化前曾在此隐居。
  8. 倒大:亦作“到大”、“名大”、“倒大来”、“道大来”、“大来”,元张可久《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曲:"浣花村,俺柴门,倒大无忧闷。”
  9. 百顷风潭: 百顷是概言西湖之大,潭言湖水之深。
  10. 十里荷香: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咏杭州,描绘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1. “宜雨宜晴”二句: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化用其句。
  12. “尾尾相衔画舫”二句:描写游人之盛。彩船一条紧接一条,每日欢乐的音乐之声不停。笙簧:即笙, 簧指笙中的簧片,这里泛指吹奏乐器。
  13. 稔【rěn】:庄稼丰收。
  14. 时康:指国泰民安。

白话译文

(一)
西山云雨过后美景尽收。山上楼台虚无缥缈,山下隐隐约约的小岛水中露。湖面上,水汽氤氲,一只画船缓缓驶过,上面歌女舞姬,曼舞轻讴。自在地在山中作画像野猿,悠闲地在湖中赏景似沙鸥。这美景如人间仙境,谢安曾到此週游。与谢安所住东山比,绝顶风流。
(二)
西湖上烟水苍茫,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蕩漾,方圆十里都能闻到荷花香。无论是阴雨连绵还是天晴日朗,西湖景色都像西施样美妙无双。湖面上画船来来往往,欢笑声、乐曲声终日飘蕩。春暖花开荷花香,年年丰收岁岁安康。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创作背景

歌咏西湖的诗词曲很多,从不同角度讚美西湖,因而各有特色。奥敦周卿生长在北方,但长期受汉文化的薰陶,俨然成了正宗儒家门徒。有关东大汉的豪情,也有文人秀士的蕴藉。早年他读过柳词,非常神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南国风光,他心中发誓,只要可能,一定到西湖一游, 以偿平生之愿。至元八年(1271年),奥敦周卿由怀孟路总管府判官调河北南道提刑按察使佥事,是主管一路的司法大员之一。为了奖励他公正的处理“札木秃一案”,按察使答应他请假半年到杭州一游。临行前,按察使说:“祝君顺风, 别忘了把西湖风景带给老夫。”奥敦周卿来到杭州,正值乱花浅草季节,一日烟雨濠潆,他只身漫步西湖,但见细雨如丝,山水朦胧,不觉豪兴大发,吟成一组咏西湖的组曲。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第一曲以细緻的笔法,描绘了如画的西湖山水。首句由西山雨霁着笔,雨后的西山,密云初收,山坡上逐渐隐现出缥缈的楼台,湖面上隐约显露出点点汀洲。楼台、沙渚掩映在尚未收尽的云烟水气中,令人遐想翩翩。在如同虚无缥缈的幻境中又引人缓缓行驶的画船。船上的歌姬轻歌曼舞,为西湖增添了声色之美。写景由远及近,犹如一幅徐徐蕴开的水墨画。然后忽然着一野猿、一沙鸥,猿在山,鸥在湖,既切湖山,又增野趣。在作者的笔下,野猿与沙鸥同楼台、沙洲与美人融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结尾写谢安曾经游阆苑的逸事,为西湖增添了几许浪漫和神韵。最后将谢安曾游的西湖和他居住过的东山相比较,用斩截的口语“倒大风流”进一步突出了西湖无与伦比之美。使曲子的意境增添了生机,愉悦人心。
第二曲换了一个角度,取苏轼诗意,描绘了西湖春暖花开时的景象。首句承接上曲的“雨退云收”、“湖水湖烟”,描写了湖面一片苍茫的烟水, 给人一个无限的空间感。画面从又无限缩小到特定的“百顷风潭”,“潭”前加一个“风”字,化静为动,令人想像到微风吹拂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同时它还勾连着下句,是风将荷花的清香远播。画船络绎不绝,音律飘渺。春暖花香,作者还描写了丰收年景人们欢快喜悦的气氛,人与美景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一派和谐美好的景象,好像传说中的天堂一样,恰恰印证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语,让人心驰神往。
两首曲子,前一首诗情画意,后一首音韵十足,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名家点评

艺术评论家李志敏:(曲一)取苏轼诗意,描写西湖的风光景象,令人身临其境,回味无穷。(《元曲名篇鉴赏》)
中国散曲研究会副会长门岿:(曲二)于咏西湖的成百上千首作品中,也堪称为上乘之作。(《元曲管窥》)

作者简介

奥敦周卿,女真人。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元钟嗣成《录鬼簿》“前辈名公”栏作“奥殷周侍御”,系“奥敦周卿”的脱误。世祖至元六年(1269)为怀孟路(今河南境内)总管府判官,后历官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江西、江东宪使,澧州路总管,至侍御史。当时曲作甚有名,俞德邻《佩韦斋集》卷十有《奥屯提刑乐府序》评其曲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