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云南中部和西北部;产于江西(武宁、修水、玉山、上犹、井冈山、永丰、铜鼓、奉新)、湖北(宜昌、建始、长阳、恩施、宣恩、鹤丰、利川、大公山)、湖南(大庸、桑植、黔阳、宁远、新宁、宜章、雪峰山)、广东(阳山、连县、连山、连南、乳源、乐昌、博罗、五华)、广西(大明山、融水、金秀、象州、兴安、绥阳、龙胜、上思)、四川(汶川、灌县、雅安、芦山、天全、会东、冕宁、昭觉、峨边、马边、金阳、普格、洪雅、屏山、峨眉、荣昌、大足、永川、壁山、江津、黔江、涪陵、石柱、南川、城口、巫山、邻水、长宁、高县)、重庆市、贵州(梵净山、雷公山、江口、印江、石阡、凯里、黄平、毕节、雷山、贞丰、黎平、三都、遵义)、云南(大关、巧家、彝良、镇雄、文山、西畴、麻栗坡、马关、广南、蒙自、元阳、屏边、新平、元江、景东、思茅、西双版纳、宾川、腾冲、风庆、镇康、龙陵)及西藏东南部(察隅)等省区;生于海拔(250-)450-2500米的丘陵,山地常绿阔叶林、杂木林、疏林或灌木丛中及溪边,路旁。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A. Henry 5716)。
主要价值
本变种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拔毒,生肌的功能。
变种
异叶四川冬青 (I. szechwanensis var. heterophylla C. Y. Wu ex Y. R. Li) 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为“叶较小,有时大小混生”。据观察模式及同举标本,大小叶混生,主要是当年生幼叶与去年生老叶之差异,即当年生幼叶尚未成熟所致,其他特徵在原变种之範围之内,故予归併。本种与三花冬青I. triflora Bl.相似,惟后者的叶片乾后通常深棕色或橄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