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0届坎城国际电影节
第60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于2007年5月16日至27日举行,王家卫的首部英语电影《蓝莓之夜》作为本届电影节的开幕片。最终由罗马尼亚影片《四月三周两天》获得金棕榈奖,美国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获最佳导演奖。俄罗斯演员康斯坦丁·拉朗尼柯和韩国演员全度妍分获最佳男女演员奖,日本的《原木之森》荣获评审会大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60届坎城国际电影节
- 时间:2007年5月27日
- 最佳影片:《四月三周两天》
- 最佳导演奖:朱利安-萧贝尔
基本简介
得奖影片是罗马尼亚导演Cristian Mungiu的《四月三周两天》。该片剧本曾获鹿特丹电影节剧本奖。故事讲述两个女孩同处一室,其中一个意外怀孕。二人关係的奇特在于,怀孕的女孩盲目而不自知,做为局外人的另一个女孩却非常紧张她的命运。孩子只在母体中存活了四月三周两天。该片关注女性,影像风格质朴,有一段表达女主人公彷徨心境的摇晃镜头尤其让人讚叹。该导演在国际影坛上近 两年呼声很高,第一次到坎城就金棕榈加身。而其他俩部影片--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以及贝拉-塔尔的《从伦敦来得人》,虽被业内人士看好却毫无斩获。唯一一部华语片王家卫的《蓝莓之夜》与金基德的新作《呼吸》均未获奖。

本届评审团倾向:气质沉静影片受宠
本届评审团倾向选择关注女性的影片,获奖影片大多气质沉静、没有所谓的强烈的戏剧冲突,但人物命运皆扣人心弦。看上去闹腾的影片无论如何拍摄,或有意在技术层面上标新立异的影片均失宜各大奖项。
评审会大奖《殡之森》:影片成色不及导演美丽
评审会大奖由日本影片《殡之森》获得。该片讲述老年痴呆者与照顾他的工作人员,因意外而彼此打开心结成为忘年交的故事。《殡之森》气质尚佳,节奏舒缓。虽然我个人觉得影片成色不及导演之美丽,但是很多人却沉浸于该片,被影片讲述忘年交的二人如何打开心结的过程吸引。 最佳导演朱利安-萧贝尔:想像力肆意飞扬
最佳导演为美国后现代艺术家、作品最卖钱的画家、同时也执导过俩部人物传记影片的导演朱利安-萧贝尔。朱利安-萧贝尔在《潜水钟与蝴蝶》中用独特的机位设定还原一个身体瘫痪心灵却不受拘束的男人的世界。其肆意与飞扬的想像充斥整部影片,主人公的幻想和梦境段落真实地传达出渴望。“影片多个时空交错,主人公的现在,过去,想像与梦境彼此交错,毫无繁杂与不可区分之感,彼此衔接流畅。”《在人生的另一边》:费斯-阿金剧作突出
全度妍凭《密阳》

帅哥费斯-阿金自编自导的影片《在人生的另一边》用三段式的结构讲述在德国和土耳其发生的故事,描绘出三个家庭中三对子女与其父母之间交错的感情。该片与其旧作在结构上雷同,但是因有土耳其拘束的背景与德国开放世界的对比,加之人物命运的,使其剧作过于突出。费斯-阿金73年出生,是土耳其裔的德国导演,靠《勇往直前》在04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扬名。 评审团奖影片《我在伊朗长大》:清新独特
唯一入选的卡通片《我在伊朗长大》因影像气质清新独特、故事单纯可爱而获评审会奖,该片将小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彷徨投置于伊朗的历史巨变中。因该女孩的外公曾是伊朗王子,在风云变幻的年代,小女孩的父母和外婆都格外开明,她所接触的时代风云比一般伊朗人更加清晰。而身份的不可辨识(在西方,认为自己是伊朗人;在伊朗,认为自己是外国人),爱情的难以把握,成长中的叛逆共同构成其内心体验的多重部分。玛赞-莎塔碧用女性的细腻与敏感构建该部影片,大量黑白色的运用,回忆起苦痛经历的自嘲姿态,都能够为该片赢得影迷的尊重。影后全度妍:没有强劲敌手
全度妍在李沧东的影片《密阳》中扮演因失去儿子,而逐步失去理智的寡妇。她在片中全情投入,沉湎于丧子之痛不能自拔。在片中,她对信仰的盲从与质疑,她对自己的伤害以及对周围人的报复,都让人感同身受。虽然在个别场次有演绎过度的嫌隙,但因本届参赛影片中没有强劲敌手而登上坎城后座。 罗马尼亚电影在本届坎城电影节的两大竞赛单元--主竞赛及一种关注单元均低调登顶,标誌着罗马尼亚电影彩票时期的到来
获奖名单
奖项 | 获奖者 | 国别 |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 《四月三周两天》 (导演:Cristian Mungiu) | 罗马尼亚 |
评审会大奖 | 《殡之森》(导演:河濑直美) | 日本 |
坎城60周年特别奖 | 加斯-范-桑特(《迷幻公园》) | 美国/法国 |
评审团奖 | 《我在伊朗长大》 (导演:玛嘉-莎塔碧/波斯波利斯)《沉默的阳光》 (导演:卡洛斯-雷加达斯) | 法国/美国 墨西哥/法国/荷兰 |
最佳导演奖 | 朱利安-萧贝尔 (《潜水钟和蝴蝶》) | 法国/美国 |
最佳男演员奖 | 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Konstantin Lavronenko (《驱逐》) | 俄罗斯 |
最佳女演员奖 | 全度妍(《密阳》) | 韩国 |
最佳编剧奖 | 费斯-阿金(《在人生的另一边》) | 土耳其/德国 |
金摄影机最佳影片奖 | 《MEDUZOT》 (导演:Shira Geffen/Etgar Keret) | 以色列 |
金摄影机特别奖 | 《控制》Control (导演:Anton Corbijn) | 美国 |
最佳短片金棕榈奖 | 《VER LLOVER》(导演:Elisa Miller) | 墨西哥 |
最佳短片评审会奖 | 《AH MA》(导演:安东尼-陈)《RUN》(导演:Mark Albiston) | 新加坡 -- |
“一种关注”最佳影片 | 《加州之梦》导演:Crisitan Nemescu | 罗马尼亚 |
参赛影片
影片名称 | 导演 | 国别 |
《蓝莓之夜》(开幕影片) My Blueberry Nights | 王家卫 Wong Kar Wai | 法国/中国香港 |
《情歌》 The Love Songs (Les Chansons d'amour) | 克里斯托弗-奥诺雷 Christophe Honore | 法国 |
《潜水钟与蝴蝶》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 朱利安-萧贝尔 Julian Schnabel | 法国/美国 |
《在人生的另一边》 Auf der anderen Seite des Lebens/Yaşamın Kıyısında | 费斯-阿金 Fatih Akin | 土耳其/德国 |
《老无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 科恩兄弟 The Coen Brothers | 美国 |
《十二宫》 Zodiac | 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 | 美国 |
《我们拥有夜晚》 We Own The Night | 詹姆斯-格雷 James Gray | 美国 |
《殡之森》 Mogari No Mori | 河濑直美 Naomi Kawase | 日本 |
《给我承诺》 Promise Me This/Zavet |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Emir Kusturica | 法国 |
《密阳》 Secret Sunshine | 李沧东 Lee Chang-Dong | 韩国 |
《四月三周两天》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4 Luni, 3 Saptamni Si 2 Zile) | Cristian Mungiu | 罗马尼亚 |
《讚美》 Tehilim | 拉斐尔-纳德贾里 Raphael Nadjari | 法国/以色列/美国 |
《沉默的阳光》 Silent Light | 卡洛斯-雷加达斯 Carlos Reygadas | 墨西哥/法国/荷兰 |
《我在伊朗长大》 Persepolis | 玛嘉-莎塔碧与文森特-波斯波利斯 Marjane Satrapi and Vincent Paronnaud | 法国/美国 |
《进出口》 Import/Export | 尤里西-塞德尔 Ulrich Seidl | 奥地利 |
《亚历山德拉》 Alexandra | 亚历山大-苏古诺夫 Alexander Sokurov | 俄罗斯 |
《死亡证据》 Death Proof | 昆汀-塔伦提诺 Quentin Tarantino | 美国 |
《来自伦敦的男人》 The Man From London | 贝拉-塔尔 Bela Tarr | 德国/法国/英国/匈牙利 |
《迷幻公园》 Paranoid Park | 加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 法国/美国 |
《驱逐》 The Banishment/Izgnanie | 安德烈-萨金塞夫 Andrey Zvyagintsev | 俄罗斯 |
《老情妇》 An Old Mistress(Une Vieille Maitresse) | 凯瑟琳-布雷亚 Catherine Breillat | 法国 |
《呼吸》 Breath | 金基德 Kim Ki-duk | 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