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任中国公益盛典
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坊间一般认为是“南方都市报每年一度的公益颁奖典礼”,是南方都市报在2010年开始,对民间公益、公民行动设立的公益奖项评选,以表彰年度杰出的公益名人、公益践行者、社会热点的公益事件及群体等。一般于每年(9-12月)举行,颁发包括公益人物奖、公益行动奖、公益思想奖、公益组织奖和责任中国年度致敬大奖等奖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责任中国公益盛典
- 主办单位:南方都市报社、深圳卫视、微博
- 联合主办: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
- 承办单位:《中国财富》杂誌、济德文化公益
- 学术支持: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
- 公益合伙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众泽益
基本资料
包含了以下的观念要素:
1)公益慈善应该秉持现代公民意识,有利于社会建设;
2)应该由民间社会主导;
3)公益慈善是一种权利,人人都可以参与;
4)公益慈善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都可以享受;
5)公益事业重在行动,过程决定结果;
6)公益活动无论大小,都具有同等价值。
口号
公民在行动。
理念
人人公益。
爱心大使
姚晨,中国知名女演员,2010年至今担任责任中国公益盛典爱心大使。
相关报导:
2012年:2012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启幕
摘要:“责任中国”2012公益盛典启幕,由姚晨继续担纲爱心大使。
2011年:公益之路,你我同行:“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启动
摘要:姚晨继续担任“公益盛典”的爱心大使,与大家携手呼吁各界积极参与公益慈善行动。
2010年:“微民”当选公益人物 “微博女王”姚晨颁奖
摘要:“微民”(微博用户)当选公益人物,“微博女王”姚晨现场给“微民”颁奖。
2010年:微博女王姚晨公益盛典为“微民”颁奖(组图)
摘要:公民姚晨担任代言人,当绿叶为“微民”颁奖。
申报原则
申报原则的历年演变
2014年:
1、公益人物奖,由专家推荐团推荐和自荐相互结合。
2、公益行动奖,行动项目及机构均可参与。
3、公益组织奖,未注册的公益组织,可由已注册公益组织推荐,参选时注明推荐公益组织名称、联繫人姓名和电话。
4、2012到2013年获奖的组织、项目及个人,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同一奖项。
5、2012到2013年曾申报“公益盛典”评选活动但未获奖的机构和个人可继续报名参选。
6、申报方需按照报名表要求,提供详细申报材料,并配合评审工作小组的后续调研工作。
2013年:
1、公益人物奖,由推荐委员会推荐和自荐相互结合。
2、公益行动奖,行动项目及机构均可参与。
3、公益组织奖,未注册的公益组织,可由已注册公益组织推荐。
4、2010、2011、2012年获奖的组织、项目及个人,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同一奖项。
5、2010、2011、2012年曾申报“公益盛典”评选活动但未获奖的机构和个人可继续报名参选。
2012年:
1、公益人物奖,由推荐委员会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票数高者将获得入围审核资格。
2、公益行动奖,行动项目及机构均可参与。由推荐委员会推荐,票数高者将获得入围审核资格。
3、公益组织奖,未注册的公益组织,可由已注册公益组织推荐。由推荐委员会推荐,票数高者将获得入围审核资格。
4、2010、2011年获奖的 19 个组织、项目及个人,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同一奖项。
5、2010、2011年曾申报“公益盛典”评选活动但未获奖的机构和个人可继续报名参选。
2011年:
1、民政注册和工商注册的公益组织均可报名参选。
2、未注册的公益组织,可由已注册公益组织推荐。
3、2010年获奖的 19 个组织、项目及个人,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同一奖项。
4、2010 年曾申报“公益盛典”评选活动但未获奖的机构和个人可继续报名参选。
评选流程
每年的7月至8月,会对项目进行立项,并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8月召开评选标準制定会。9月召开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9月至10月会开始对方案的徵选,并在11月中旬进行第一轮的方案筛选,选出入围名单。11月下旬会有专家终评会,最后得出获奖者的名单。12月上旬会举行公益盛典颁奖典礼,对获奖者进行奖项的颁发。
奖项设定
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共设定五个奖项,分别是:公益人物奖、公益行动奖、公益思想奖、公益组织奖和责任中国年度致敬大奖。
1.公益人物奖:5个。对有利于促进公民社会成长的一切公益行为发起者、参与者的奖励,侧重对推进“人人可为”的公益模式有所贡献者,强调人物的自发性、自主性及参与度。
2.公益行动奖:10个机构/项目。对具有创新和拓展精神,在运营模式、直接效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有积极探索和示範意义,符合公民公益理念的公益行动的奖励。可以在以下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提名或推荐公益行动:环保类、教育类、扶贫类、医疗救助类、弱势群体关怀类、社区或公共服务类、文化艺术类、安全救灾类。
3.公益思想奖:1人。对在公益理念倡导、理论研究及公益教育、传播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研究、教学和传播机构或个人的奖励。
4.公益组织奖:1家机构。对在组织治理、运营能力、财务透明、社会影响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典範意义和公信力的公益机构的奖励。
5.“责任中国”年度致敬大奖:1-3个(个人、机构或项目)。对每年度在公益事业方面有重大贡献和社会公信力的项目、机构或个人的奖励。
专家推荐团
2013年排名不分先后:
新浪微博社会责任总监 贝晓超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 程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主任、副所长、副教授 邓国胜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执行秘书长 窦瑞刚
深圳慈善会秘书长 房涛
北京众泽妇女法律谘询服务中心创办人 郭建梅
云南信息报《公益周刊》主编 郭敏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贺永强
千禾基金会秘书长 胡小军
南方都市报《公益周刊》负责人,《中国财富》副主编 江华
深圳社会公益基金会 李光明
扶贫基金会广东办事处负责人 李振
深圳晶报集团品牌总监、基金会副秘书长 刘敬文
创绿中心总干事 卢思骋
NGO发展交流网理事 陆非
南方都市报广东新闻部记者 许晓蕾
广东狮子会会长 区建业
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中心执行主任 曲栋
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徐家良
广东省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教授、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 谭建光
大爱清尘发起人 王克勤
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 王振耀
华南师範大学副教授 唐昊
南方都市报编委 王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杨团
《中国财富》杂誌记者 杨晓红
《中国财富》杂誌编辑 张玥晗
南方都市报编辑 朱丰俊
AHA社会创新中心 顾远
广东电视台製片人 李伊平
南方都市报《公益周刊》《中国财富》主编 龙科
南方都市报全媒体品牌事业中心公益事业部总监 陈俊彤
中国社会工教育协会副会长 徐永祥
CAPE全球青年实践网路 陈露
南方都市报记者 李春花
南都全媒体品牌事业中心公益事业部副秘书长 郭媛
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理事长 袁岳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专业人员网路召集人 何智权
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宣传培训组组长 阎军楠
南方周末杂誌编辑 何海宁
社会创业家杂誌记者 周丹薇
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刘洲鸿
评审团
2014年
评审会主席:
徐永光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评审会成员:(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初审评审:
贝晓超 新浪微博副总经理兼任社会责任总监
何雪峰 南方都市报社评论部副主任
江 泳 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总监
李荣新 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李也平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副总编辑
李 振 中国扶贫基金会广东办事处负责人
余刘文 南都报系联席经委、《中国财富》杂誌社总经理
终审评审:
程 刚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
郭巍青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
金锦萍 北大法学院副教授、北大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
闾丘露薇 凤凰卫视知名记者、主持人
师曾志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大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行最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
杨锦麟 知名媒体人、公益行动家,锦麟公益基金会创始人
2013年:
主席:范以锦
评审工作组组织人:
龙科 (南方都市报公益周刊主编)
成员(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郭巍青(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政务学院教授)
江明修(台湾政治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
贾西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副教授)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知名记者、主持人)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杨锦麟 (锦绣麒麟传媒(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健刚(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
2012年:
终审委员会主席:范以锦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评审工作组召集人:龙科 南方都市报公益周刊、《中国财富》主编
终审委员代表名单(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陈健民 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郭巍青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政务学院教授
江艺平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闾丘露薇 凤凰卫视知名记者 主持人
师曾志 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杨锦麟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 前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朱健刚 中大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秘书长
终审委员代表名单(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陈健民 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郭巍青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政务学院教授
江艺平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闾丘露薇 凤凰卫视知名记者 主持人
师曾志 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杨锦麟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 前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朱健刚 中大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秘书长
2011年:
评审委员会委员(按拼音排序)
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金锦萍(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巍青(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政务学院教授)
刘小钢(中国狮子联会副会长)
李一萍(时代地产慈善基金会会长)
王行最(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秘书长)
余刘文(南方都市报南都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
杨鹏(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朱健刚(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公民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
2010年:
评审委员会委员(按拼音排序)
长 平(南方都市报系南都传播研究院 首席研究员)
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郭巍青(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政务学院教授)
江艺平(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副总编辑)
李一萍(时代地产慈善基金会会长)
刘小钢(中国狮子联会 副会长)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评审委员会工作小组
李文凯(南方都市报评论部主任、编委)
余刘文(南都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陈雪梅(南都传播研究院品牌中心执行总监)
陈君英(南方都市报北京事业部副主任)
郭 媛(南都传播研究院品牌中心公益项目主管)
评审会工作小组特邀评审技术顾问
朱健刚(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 公民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
历届获奖名单
责任中国2014公益盛典获奖名单
(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一、公益人物奖
窦立国、房涛、贺永强、刘小钢、徐靓
二、公益行动奖
“打牙祭”助农电商平台
24小时公益急寻
Farmer4 农业创新
冰桶挑战的中国模式
大案法援
广州公共观察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梦想中心
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卓明灾害简报
三、公益组织奖
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四、公益思想奖
资中筠
五、年度致敬大奖
杨团
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
责任中国2013公益盛典获奖名单
年度公益人物奖:
公益律师群像
褚树青
王奕鸥
马军
崔永元
年度公益行动奖:
天祥关爱计画
一加一残障人文化发展中心·声音工作室
体育慈善筹款热兴起
为公益人马克捐款
七旬老人范国振为小区打20场维权官司
山西永济蒲韩社区综合农协实践行动
公益极客-益云地图
“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
拯救中国方言
中国基金会评价榜
年度公益组织奖:
汕头存心善堂(汕头市存心慈善会)
年度公益思想奖:
卢德之
王名
年度致敬大奖:
何道峰
责任中国2012公益盛典获奖名单
年度公益行动奖
7·12特大水灾公民救助
达尔问环境伤害事件调查
广州“全城义剪”
彝良地震民间联合救灾网路
大学生申请公开官员工资
慈济志工社区服务
家工作营计画
反性别歧视行动
中基透明指数FTI发布
拒绝“被精神病”修法行动
年度公益人物奖
广州少年
曾飞洋
吉美坚赞
朱明建
邱建生
年度公益组织奖
广东狮子会
年度公益思想奖
俞可平
年度致敬大奖
公益青年
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获奖名单
年度公益行动奖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老兵回家
B肝维权(雷闯)
立人图书馆
动车救援之小伊伊事件
大爱清尘
拒绝冷漠(陈贤妹)
花旦工作室
救助服刑女性(湖南女性研究中心)
年度公益人物奖
刘润华
邓飞
吕朝
徐祥龄
吉峰
年度公益组织奖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中国公益媒体联合推荐奖
邓飞
壹基金
年度致敬大奖
深圳市民政局
商玉生
茅于轼
责任中国2010公益盛典获奖名单
年度公益行动奖:
广东狮子会(视觉第一项目)
灯塔计画
麦田计画
多背一公斤
拜客·广州(送脚踏车给市长)
番禺居民绿色家庭(倡导家庭垃圾分类)
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麻风病患综合康复)
广州市华正道物流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上海市民11·15事件“头七”自发悼念
年度公益人物奖:
胡明
郭建梅
郑卫宁
微民
年度公益组织奖:
乐施会中国项目部
年度公益思想奖:
徐永光
年度致敬大奖: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山大学
李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