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从9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发展目标、战略部署以及如何实施中国梦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导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与战略部署、中国梦与改革顽疾的破解、中国梦与公平正义的撑起、中国梦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梦与贫富差距的缩小、中国梦与大部制改革的期许、中国梦的实现与世界的未来等,为广大干部民众凝聚改革共识提供一份生动的参考文本,《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是直击中国改革焦点和前途的箴言集合。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 作者:陈玉荣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7019961, 7517019961
  • 外文名:The Great Concept of Chinese Dream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页数:281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陈玉荣,陕西蒲城人,经济学硕士,消费心理学博士。曾从事过编辑、记者、行销策划、品牌推广和经济学研究工作,2004年主持的科技项目曾被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列入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世界经济》杂誌等国家一级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重新认识价值最大化》、《论当代公有制——关于如何创造公有制实现形式“多维模型”的理论思考》、《新加坡国有企业的成功之道》、《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评述》、《这是一块勃勃生机的净土》、《品牌战略运营的最佳途径》等。主要着作有:《创新赢得市场——珍贝成功之道》(22万字)、《秋凉犹热:西方经济透视》(45万字)、《理想与现实——社会主义的改革历程》(18万字)等。

媒体推荐

这是一部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政治宣言书,它採用新颖的观点和丰厚的理论知识,对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其令人惊叹的细緻入微、鞭辟入里的精彩思想,特别是作者对改革顽疾如何破解,公平正义如何撑起,发展方式如何转变、贫富差距如何缩小等问题的深入剖析,不仅微言八心,而且夙喻动众,许多思想深刻而富有新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高尚全
服务型政府,是以”管理”为主,还是以“服务”为主,是代表部门利益,还是代表利益集团的利益,还是代表地方的利益,还是代表全社会的利益?现在,改革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利益集团的问题,而且存在着国家利益被部门化、政府化的情况。下一步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地方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已经开始触及了。虽然这本书未必有完整的答案,但一定可以给你一条清晰的线索。
——中华西方经济学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炼成
该书以“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为题,无疑是抓住了论题的核心,也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作者提出的这个论题内涵丰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反映了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景、共同意志,可以说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的最大亮点,也是当下中国最流行的辞彙和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李琮
该书以独特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阐述了中国对未来和世界关係的看法。当然这一点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可以体现的,但中国文明之所以被完整延续至今更说明了这一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和自己的历史联繫得那幺紧密,甚至被历史深深影响。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的提出,必将鼓励中国入去重新发掘国家历史和国家未来的关係。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係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教授
该书反映中央领导的治国理政智慧,归纳全面,论述透彻,令人耳目一新,是各地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理解“中国梦”的重要参考读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目前国家发展的主调,作者这些文字从字里行间透露着为国家发展总体目标服务的情感,也寄託着作者对国家发展的希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王梦奎

图书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中国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内在逻辑
第二节中国梦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第三节中国梦理论的基本结构和鲜明特徵
第四节国际语境下的美国梦、欧洲梦和中国梦
第五节实现中国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与战略部署
第一节实现中国梦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实现中国梦的多维愿景与参照目标
第三节实现中国梦伟大构想的重大战略部署
第四节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条件和制度基础
第五节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理念与机制
第四章中国梦与改革顽疾的破解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对中国改革问题的几点看法
第三节对改革问题的再认识
第四节实现中国梦须破解深层次的改革难题
第五章中国梦与公平正义的撑起
第一节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再论公平正义问题
第四节基于社会公正的中国富强梦
第五节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三个基本路径
第六章中国梦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一节关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拿什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第四节中国梦语境下的美丽中国建设
第五节以包容持续高效发展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第七章中国梦与贫富差距的缩小
第一节理论界关于贫富差距问题的观点综述
第二节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第三节缩小收入差距应正确区分的几个基本範畴
第四节缩小收入差距不能忽视中等收入群体
第八章中国梦与大部制改革的期许
第一节大部制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大部制改革对我国行政效率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大部制改革的纵深战略
第四节大部制改革寄託中国梦的期待
第九章中国梦的实现与世界的未来
第一节中国梦的世界属性
第二节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机遇
第三节中国梦给世界和平发展以正能量
第四节中国梦的世界期待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中国梦作了系统的阐述。他不仅诠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还指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并进一步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说明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是推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未来的大众化、通俗化的表述和国际语境下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梦更激发和唤醒了人们深深的历史记忆。这就使我们不能不追溯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以笔者愚见,所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从沉澱了我们整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中孕育出来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曾以世界上的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千年以上。盛唐时期中国生产总值已占全球的3/4。直到18世纪末期(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20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古代中国人的梦想在于追求一个“天下大同梦”。对于个体而言,“天下大同梦”是一个终极目标,但却是一个始于个人和家庭,而逐步延伸到国家与天下的进程。古代中国人视自己为“中央帝国”,周边政权为中国的延伸,在制度上建立“天朝朝贡体系”,并且在很长的时期内曾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堪称众多国家的楷模,以至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世界的历史始于中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
然而,从明朝中叶开始,中国就慢慢地变衰落了。邓小平同志曾讲过这段历史。他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明朝中叶大约是在1500年前后的时候。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刺军俘虏,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的转折时期。当时西方已经过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係发展起来了。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开始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西方世界发展速度加快。而中国却开始落后了。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国家看起来还很强大,但实际上却是落日的辉煌。当时英国已经过光荣的资产阶级革命,跑在了最前面。法国经过宗教改革,开始了启蒙运动。原本落后的俄国也在1698年开始改革,赶上了世界发展潮流。而清朝却不了解世界的变化,以为自己很强大,思想却变得僵化保守起来。康熙也喜欢西学,但他并不是将其作为强国之道,而是固守着自己那套旧思想。中国当时的落后,并非国力不行,而是思想的落后和生产力性质的落后。大清帝国与欧洲先进国家在认识、眼界、气势上,已经不能相比。尤其是清朝乾隆帝时期,英国特使马噶尔尼访华,引起东西方两个世界的文化撞击。因为马噶尔尼与乾隆帝的礼仪之争导致乾隆帝龙心不悦,没有答应马噶尔尼开放中国沿海通商口岸的请求。英国特使访华以失败告终,英国决定用鸦片打开中国通商的大门,因此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跌落。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丧失,朝贡体系的“天朝梦”彻底分崩瓦解,成为一场噩梦,以致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沦为西方列强掠夺的对象,付出的牺牲世所罕见。
据考证,1842年至1919年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世界主要列强逼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709个,主要战争赔款合计195300万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收入的16倍;列强通过各种手段侵占中国领土约173.9万平方公里。美轮美奂的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抢夺后焚烧美丽富饶的外蒙古遭受肢解。到1840年鸦片战争被打败,特别是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俎上之肉”,割地赔款,葬送主权。继明朝时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后,英国割去香港,日本侵占台湾,俄国夺走了包括外兴安岭在内的西伯利亚大片土地,而且列强还掠走了十几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中国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P3-5

序言

随着党的-t-A大的召开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一个对中国未来充满着许多期许和许多憧憬的中国梦展现在国入面前。与过去10年相比,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将是十分不同的。这种不同不限于个别领域、国际格局的深刻调整、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各种新的技术突破,以及伴随人口代际更替自然产生的新的精神风貌等,都将使新的十年迥异于过往。诸多塑造这个国家的新兴力量不断涌现,相互贯通,融合共进,呈现出“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气象。这些涌动的力量,常常以难以预料的方式和意想不到的组合,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进而影响着国家事务的各项议程。
中国当下正经历的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经济转型、制度变迁以及社会和文化的重建。多重转型的叠加和各种矛盾的累积,使我国的转型和制度重建,具有前所未有的複杂性,不会有简单的办法解决转型中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问题。为此,我们在讨论、制定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时,需要警惕那种乌托邦式的思维方式,更需要充分考虑中国问题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不能囿于一偏。
展望新局,我们有乐观,也有忧虑在焉。乐观者,是因为我们深信,中国社会内外要求变革和前进的动力足够强大,没有任何一种势力能够阻挡得住;而且积百年曲折得来的教训和经验,使我们深信,中国前进的方向是符合人类文明共同发展方向的,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阻挡中国前进。忧虑者,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识到,在中国社会内部,不断滋生壮大的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迫切性认识下降。一部分人对于现状越来越感到自满,他们陶醉并享受着目前的地位和成就,认识不到进一步变革的必要性,有些人甚至对进一步变革感到畏惧。这部分在前期改革中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入,沉醉于盛世的春风里,与社会越来越脱节。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一群马克思曾经尖锐批评过的“食利者”。在前期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既得利益者,目前在很多方面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改革拥有比较大的话语权。因此出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即他们理解的改革,与中央确立的改革目标背离,与民众对改革的期望背离。民众之所以对改革感到不满,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在现实中感知到的改革,总是与改革设计者声称的改革不一样。一般而言,执政集团在位初期更具有共容利益,但其共容利益往往会随着执政日久而流失;当执政利益集团排除了共容利益,完全蜕化为自利的狭隘利益集团时,其政治合法性就完全失去了,政权往往会被新的更具有共容利益的代表性集团所取代。古今中外的王朝更替和国家荣衰,都可以从中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在现代社会,理性的执政集团往往会通过意识形态教育、现代国家制度建设、限制分利集团、打造公共领域、增强公民能力等路径,以有效预防代表性利益集团的狭隘利益化。因此,新局的开创,所要正视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能够用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的大局,来引导并整合各种利益集团在和谐博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不断彰显其共容利益,走向公共理性。而所谓中国梦伟大构想的大局,就是在极其複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能够顺利完成转型,实现长治久安,这已经成为国运兴衰的关键。
正是基于中国梦伟大构想这种大局观的冷静思考,陈玉荣同志送来了她花费很大精力、悉心完成的《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一书。我仔细通读了该书的全文,认为该书抓住民族复兴这一主题,以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内在规律所呈现的趋势为主线,从总结中华民族复兴、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经验教训入手,探讨了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发展目标、战略部署以及解决中国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导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与战略部署、中国梦与改革顽疾的破解、中国梦与公平正义的撑起、中国梦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梦与贫富差距的缩小、中国梦与大部制改革的期许、中国梦的实现与世界的未来等,为广大干部民众凝聚改革共识提供一份生动的参考文本,是直击中国改革焦点和前途的箴言集合。无论是对国外读者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来说,还是对国内读者提高对大局的辨识能力来说,都将是有所助益的。
这些思考,是供人们进一步理解中国梦伟大构想思考的基石。通过改革的顶层设计,确立起“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利益博弈规则和机制,形成利益的大局观,使各种局部利益均能相容于这个大局之内,在规则公平的基础上展开良性、理性和建设性的利益博弈,力避“赢家通吃”。所以,当人们展望未来、描摹远景的时候,本书作者的思考,像是一条条线索,沿着这些线索,受到各种利益牵绊的人们的眼界或许会变得开阔起来,从而形成有益于开创新局的大局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并阐述的对中国梦的理解,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梦想凝聚共识,希望昭示未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经济到政治、从文化到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各国兴起的孔子学院,市场里随处可见的“中国製造”,商场饭店里都有会汉语的服务员,风靡世界的“唐装热”、“汉服热”,中华民族文化对世晃的影响不断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加,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中国梦绝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而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现实的梦。只要我们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体系,就一定能够使中国梦具有更加强大的实现力量。为此我在这里也衷心希望,该书的出版不仅能够帮助广大国内外读者充分认识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而且也能够对营造以大局谋新局的中国梦精神氛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尚全
2014年3月5日于北京
(作者系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