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犊崮传说
一个关于山东枣庄抱犊崮风景区的美丽传说,反映了广大人民民众期盼安定和美生活的美好愿望。抱犊崮传说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抱犊崮传说
- 所属地区:山东 ·枣庄
- 遗产级别:市
- 遗产编号:Ⅰ-70
-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 申报日期:2006
- 申报单位:枣庄
抱犊崮
抱犊崮位于山亭区东南部,距枣庄市驻地约 50 公里。从古至今,数易其名。汉代曰 “ 楼山 ” ,魏晋曰 “ 仙台山 ” ,唐宋时曾叫 “ 抱犊山 ” ,明清时期称 “ 君山 ” ,近代《峄县誌》载:昔有王老抱犊耕其上,后仙去,故尔得名 “ 抱犊崮 ” 。抱犊崮今被称为天下第一崮,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抱犊崮传说已与2006年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崮”意为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
抱犊崮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君山下住着一个王姓老汉,朴实又勤劳,耕种着几亩贫瘠的山地,年复一年,日夜操劳,流尽了汗,累弯了腰,可是每到收穫季节,官府便派一些如虎狼一样的差役催租逼税。把王老汉家维持生命的一点粮食洗劫一空。王老汉愤恨交加,无以为主。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

为了逃避官府的盘剥,远离尘世的叨扰,决心躲避到又高又远的君山顶上去耕种。山顶数十亩,土厚尺余,犹如天堂。但是山险峻难攀。老汉的耕牛无法上去。他只好抱了一只初生的牛犊攀上山顶,搭了茅舍,辟了田地,伴着明月清风、松涛泉水安度余生,饿了採集松籽、茯苓充饥,渴了饮几口甘冽山泉。久而久之,渐渐神清目朗,风骨轻脱。后经一仙人点化,居然羽化成仙。
数年后,有人看见抱犊老人牵着牛犊到山亭沽酒,巧遇一美若天仙的女子,二人善缔良缘,飘然而去。在后来,有人看见他们寒冬腊月在集市上卖鲜桃。抱犊崮的山名便在民间广泛传开。
清代诗人雷晓专门为此作诗一首:谣传山上有良田,锄云耕雨日月偏。安得长梯怀抱独,催租无吏到天边。
抱犊崮传说之歌
一个关于抱犊崮传说的民间歌谣:
相传当年老君山,
天台万丈入云端;
四壁悬崖无天路,
唯有一线可登攀。
山上良田几十亩,
地老天荒无人烟;
一年忽来‘蜘蛛人’,
超凡脱俗住此间。
自搭茅屋两间半,
又凿天池待水源;
老天几场倾盆雨,
天池长年水不乾。
房前恳地种五穀,
屋后沃土为菜园;
东植桃李山果树,
西载秋菊和幽兰。
山下打酒对天饮,
悠哉赛过活神仙。
一日奇人发奇想,
欲把耕牛牵上山;
一来寂寞好作伴,
二来帮人可耕田。
想罢飞奔下山来,
将一牛犊抱山巅;
养大牛力代人力,
人牛相依到百年。
奇人化仙骑牛去,
独留抱犊成美谈;
自此老君山名改,
抱犊崮山美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