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头
苍山县下村乡岭南头岭,南头位于山东省苍山县西北部,西距枣庄山亭区地界3公里,北距费县石井乡地界3.5公里。距山东省苍山县城区卞庄镇39公里。距苍山县下村乡驻地9公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岭南头
- 地理位置:山东省苍山县西北部
- 西距:枣庄山亭区地界3公里
- 北距:费县石井乡地界3.5公里
- 人口:近600
地理位置
岭南头位于山东省苍山县西北部,西距枣庄山亭区地界3公里,北距费县石井乡地界3.5公里。距山东省苍山县城区卞庄镇39公里。距苍山县下村乡驻地9公里。
历史沿革
约200年前,张氏三兄弟来此开荒定居,繁衍生息,遂成此村。村中多为张姓,100多户人家,总人口近600。因村北有一岭,得名岭南头。
有关诗词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南头。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看山欲遍岭南头,送尽人间烂漫秋。花气化云成宝界,海光如镜照飞楼。千林暮色生凉思,一发中原感客游。风浪无声天浩蕩,可能容易着闲鸥。余每劝君出山,以羁身事多未即定也。”
满江红
举目星空,怅银汉,分开牛织。徘徊处,露宿风冷,虫声似泣,山下千灯瞪白眼,林边孤影对泥壁。把枫叶,寄与旧爱,追萍蹤。几多载,无音讯;空余恨,终难忘。纵风光未老,青春怎拾。但折鄂山荞麦梗,夜天飞插岭南头。待明朝,开出醉人花,香长溢。
罗荣桓
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元帅率领115师东进山东,在距下村乡岭南头村10公里处的上大炉村生活、战斗近二年(1939年—1940年底),创建了抱犊崮抗日根据地。
抱犊崮
抱犊崮主峰在苍山县下村乡境内,距苍山县下村乡岭南头村3公里。距枣庄市区 23 公里。
鲁南第一峰抱犊崮,居七十二崮之首,抱犊崮主峰在苍山县下村乡境内,距苍山县下村乡岭南头村3公里。距枣庄市区 23 公里。
抱犊崮在汉代称娄山,魏时称仙台山,据山东灵峰寺中元至正五年碑文记载,相传东晋时道家葛洪(字牙川,号抱朴子)曾在山下投簪弃官,抱一牛犊上山隐居,垦荒种地,修身养性,“浩气精淳,名闻帝阙”,皇帝敕封葛洪为抱朴真人,又因山头四周陡峭,山顶平整,故名抱犊崮。此崮面积13.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86米。
特产
资源丰富,盛产板栗、花椒、核桃、柿子等乾鲜果品,有五小杂粮(小米、绿豆、豇豆、红小豆、黍子)、五小山果(核桃、板栗、蜜枣、柿饼、黑枣)、五小茗茶(石榴、山枣、栝楼、草角明、苦菜)等土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