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

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

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

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创建于1952年,是许昌市示範性高中。学校整体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师资力量雄厚,具有现代化气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
  • 简称:建安区一高
  • 校训:崇德 励志 明理 躬亲
  • 创办时间:1952年
  • 所属地区:许昌市建安区
  • 类别:公立高中(有高中部和国中部)
  • 主要奖项:许昌市示範性高中
    许昌市绿色学校 
    许昌市人民满意学校(许昌名校)
    许昌市建安区文明单位
    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校
  • 现任校长:田建伟
  • 知名校友:蔡文彬、张会亭

历史沿革

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许昌县中”。1951年秋县、市分家,1952年成立“许昌县中”,校址在许昌县河街乡灵沟河火神庙(今河街乡南岸)。1954年暑假新生招到许昌市北关“天爷庙”新校址,学校更名为河南省许昌第三初级中学,12月其余师生全部搬迁到新址。1956年暑假更名为“许昌第二师範”,1957年暑假,第二师範合併到许昌一师,恢复原来学校。1958年暑假开始招收高中两班,学校更名为许昌县一完中;到1960年7月县市合併,高中部合併到市第一完中,学校更名为许昌市第四中学;1961年10月县市分家,学校开始恢复高中部,并更名为许昌县一完中;1969年春学校停办;1977年冬恢复高考后,许昌县委决定成立(或恢复)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06年9月学校恢复国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2016年11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同意河南省调整许昌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覆》(国函【2016】189号),同意许昌市撤销许昌县设立建安区,学校随之于2017年3月更名为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从1952年至今,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已走过60多年的光辉历程。

地理位置

建安区一高位于许昌市玉皇阁路3号,东临北关大街,南临玉皇阁路,西临文化路,北临天宝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54642部队和魏都区政府隔路相望。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往来交通便利,校内有清代风格道观建筑“玉皇阁”,文化底蕴丰厚,学术氛围良好,环境清净幽雅,景色优美宜人,是传道、授业、解惑,培育栋樑之才的理想之地。
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

师资力量

建安区一高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作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从校领导班子抓起,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精诚合作、敢于突破、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带出了一支锐意进取、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在355名教职员工中,有国家优秀教师2名,省优秀教师6名,省、市、区级教学能手和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6人,高级教师73人,一级教师8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3人,本科学历325人。这些教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爱岗敬业、功绩卓越、服务热情、教法高超,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办学规模

建安区一高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硬体设施齐全,育人环境优美。学校占地百余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可容纳70个教学班5000多名学生。为扩大办学规模,学校多方筹措资金,花600多万元买下许昌学院北院,新建一座大型两层餐厅和多幢学生宿舍楼,还新建两个水沖式厕所,彻底改变过去旱厕状况,对校园进行全面硬化、绿化、亮化。2012年加固维修了学校的标誌性建筑——致远楼(红楼),2017年5月建成标準化体育场,使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目前学校教育辅助设施和日常生活设施齐全,理化生实验室、多功能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教室、体育器材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等一应俱全。其中实验仪器数百件,微机100多台,图书10万余册,报纸百余家,杂誌30多种。学校有标準化塑胶运动场,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桌球场、跳高、跳远等各项田径活动场地应有尽有,爬桿、爬梯、单双槓、铅球、铁饼等各种活动器材一应俱全,这些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育教学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理念,围绕德育目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爱心品质、文明素养、劳动观念、诚信品格。通过“新生军训”、 “日常行为规範教育”、“教育实践基地拓展训练”、“励志远足”、“法制报告会”、“心理讲座”、“激情宣誓”、“安全疏散演练”、 “升旗仪式”、“迎国庆画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五四青春诗会”、“高考送考大会”等多项德育教育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团队精神精神和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快乐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潜能”的育人口号,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不断深化以“启发式”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实行课内打好基础,课外培育专长的教学模式,既抓集体成绩,又不忽视个体差异,坚持培优补差,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方法、习惯、意志、兴趣等方面的培养和心理教育,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真正实现“不管入学程度高低,毕业都能成才”的目标,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

特色办学

突出特色办学是建安区一高的办学特点之一。学校实行内严外放,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準则,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确立“无私奉献、苦干争先,送来一个学生,还您一个栋樑”的奋斗目标,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认真落实全员管理,在充分发挥每一节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对所承包学生的交流互动,创造性地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思想、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以及养成教育融为一体。二是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音乐社、舞蹈社、篮球社、足球社、绘画社、金话筒社、语言艺术社、戏剧社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办学成果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安区一高形成了全员上下齐心协力、领导班子亲临一线、教职员工苦干争先、每个学生努力拚搏的喜人景象。自建校以来,每年都为全国各大高校输送千余名合格毕业生,已累计为各大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6万余人。
2000年以来,建安区一高就有考入清华大学的王飞、黄琼燕、李志伟和考入北京大学的郭晓东、张鹏、蚩晓峰等。2005、2006年取得了本科上线总人数、省专一批上线总人数均为全区第一的可喜成绩。
奋进中的建安区一高,近年来高考成绩更是屡攀新高,硕果喜人。2016年高考一本进线89人,提高率44%,位居全区第一;本科上线830人,本科进线率66%;艺术、体育类考生本科进线人数位居全区第一;另有三名同学被中国海军飞行学院录取。2017年高考一本进线120人,一本提高率39.5%,位居全区第一;本科上线860人,本科进线率76%;另外,郑铁建同学以552的高分被中国海军飞行学院录取。
学校先后获得“许昌市建安区文明单位”、“许昌市建安区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许昌市海军招飞先进单位”、“许昌市人民满意学校(许昌名校)”、“许昌市绿色学校”、“许昌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範校”、“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校”、“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发展前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建安区一高特色的办学理念、优美的育人环境、务实的治学精神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现代化教育教学之路,在改革开放的教育大潮中扬帆奋进,谱写了一曲响彻汉魏故都的创业之歌、发展之歌、崛起之歌、腾飞之歌。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中的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将继续坚持高起点的办学思路、高质量的教学水平、高标準的育人环境、高速度的发展态势,以创建中原名校为总目标,秉承“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营造教师创业的环境”的办学宗旨,按照“干部比引领,后勤比服务,年级比管理,班级比成绩,学科比协作,管理敢较真”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上下同心,团结一致,不断注入新的激情和活力,如朝阳一般,迎着时代的呼唤,喷薄升腾,如永不满足的开拓者,跃马扬鞭、昂首向前,不断向新的高度迈进!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