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套用研究所
中国计量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套用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60人,其中教授9人,拥有浙江省151人才4人(其中第一层次1人),浙江省“千人计画”2人(其中海鸥计画1名),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研究所聘请何新贵、倪光南两位院士为兼职教授,定期来研究所指导工作。近5年(2012-2016),承担科研项目147项,到款经费约2849万元,与国外高水平机构开展科研合作项目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主办、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次。
研究所围绕学校“计量、质量和标準”特色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智慧型计算与软体理论”、“机器视觉与检测技术”和“感测网路与智慧医疗”三个研究方向。
a) 智慧型计算与软体理论
主要围绕智慧型计算、软体理论、科学计算可视化等领域展开研究。利用人工智慧技术,研究生物信息学中的数据分类、预测、特徵识别等关键问题,其中两项科研成果获“吴文俊人工智慧科学技术奖”;基于逻辑、自动机、图论等数学模型,研究软体开发各环节(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相关理论及新方法。进行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及複杂流场领域的大数据分析。本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10余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
b) 机器视觉与检测技术
主要围绕机器视觉、数字图像处理、自动化检测等领域展开研究。针对计量测试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和智慧型控制等问题,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新方法与新途径;针对自然图像与複杂场景中的目标感知、分割、跟蹤与分类识别等问题,研究模拟人类视觉机制的鲁棒算法。在医学病理图像分析、产品缺陷检测、生产线自动控制和人类视觉机制仿真模拟等方面有特色有优势。本方向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纵向课题20余项,经费1000余万元。
c) 感测网路与智慧医疗
主要围绕感测网路、智慧医疗、移动网际网路等领域展开研究。针对短距离通信及数据处理等问题,研究无线感测器网路、体域感测网路、智慧型家居等相关新技术新方法;针对医疗信息化和智慧型化问题,研究人体生理参数的採集、存储、传输和分析等关键技术,致力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针对泛在大数据进行实时採集、深度学习、数据质量保证研究。本方向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纵向课题10余项,取得良好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