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软体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软体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作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于2001年5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筹建。实验室在套用基础研究和示範软体系统研製两个层次上研究知识工程与套用、资料库与套用、软体工程与计算机製造系统、多媒体信息处理、网路与CAD和通信技术、人工智慧及其套用等内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软体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 简介: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山大学双方的
  • 成立时间:2001年5月
  • 研究成果:套用软体装配平台

简介

软体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山大学双方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实验室已经成为科研环境良好、结构设定合理、运作管理有序、软体新技术成果有影响的科研基地。现任实验室主任是张军教授。

定位与研究方向

实验室始终坚持面向软体技术领域的科学前沿,立足广东省软体产业的发展动向、瞄準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套用软体领域的重大战略目标、紧密切合企业市场的重大需求,凝聚方向、汇聚人才、科学创新、引导发展。实验室结合自身的研究优势,立足于知识工程与套用、资料库与套用、软体工程与计算机製造系统、多媒体信息处理、网路与CAD和通信技术、人工智慧及其套用等领域,开展前沿的核心理论和基础套用研究,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广东省软体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广东省软体产业的发展优势。实验室致力成为广东省计算机软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开发出一批具有独立智慧财产权和具有广泛套用前景和推广套用价值的软体和系统,对广东省软体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主要研究成果

实验室面向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目标以及配合企业市场的重大需求,着力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实验室成立以来,已经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标準创新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奖励10项(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申请发明专利115项,获授权15项。实验室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3篇,EI收录483篇;出版专着2部,编着7部,教材39部。
实验室近年来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
  1. 套用软体装配平台
  2. 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一体化套用及行政电子监察系统
  3. e-Base内嵌式资料库系统
  4. 自适应、并行化计算智慧型算法
  5. 数字家庭基础理论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现有研究人员62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5人,具有副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3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获得者2人。
实验室现有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无线电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多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实验室一直强调人是发展的主题,发展要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实验室2001年成立以来,共招生硕士研究生400多名,博士研究生50多名,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计算机套用系统创新型研究与开发团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培养了兼备理论与实际经验的高层次、实用型骨干教师,为完善计算机学科的结构性建设、促进计算机学科理论的实际套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开放与交流

实验室贯彻“联合、竞争”的方针,与美、英、法、日、澳、丹麦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多次举办国内学术会议,数百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其中多名教授、副教授受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或大会发言。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实验室作学术报告和开展合作研究工作,来实验室访问讲学的国际知名教授学者超过100人次。目前,实验室作为承办单位,正在筹备2011年第四届中国数据挖掘会议(The Fourth China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CCDM 2011)。

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实验室已开发出“套用软体装配平台”、“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一体化套用及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和“e-Base内嵌式资料库系统”等在国内外领先的软体系统和套用平台,并且在规模化、套用化、商品化过程中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套用软体装配平台”已经在全国(主要是广东省)40多个城市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取得广泛的套用,并且得到了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一体化套用及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包括了电子政务套用支撑平台、政府入口网站、办公OA、网上审批、电子公文交换以及行政电子监察等系统,功能齐全,自上线套用以来,运行稳定、使用方便、用户满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e-Base内嵌式资料库系统”目前已经在广州空军后勤保障系统、国家某保密系统、套用开发平台、客户运行登记平台、湛江中海石油检测工程有限公司系物与被系物资料库建立与维护等环境下得到套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