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City Institute,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是辽宁省大连市,学院始建于2003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截止2018学院现有校园占地761亩,在校本科生8700余人。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辽宁省大连市
  • 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dl-city.com
  • 中文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英文名:City Institute,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简称:CIDUT
  • 创办时间:2003年3月
  • 类别:独立学院
  • 学校类型:工科
  • 属性:普通本科
  • 现任校长:匡国柱
  • 知名校友:简雅楠、刘畅、王薪溟
  • 校训:团结 进取 求实 创新
  • 校歌:《大连理工大学校歌》
  • 主要院系: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 学校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西路31号
  • 学校代码:13198

历史发展

2003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松源企业集团(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合作创办的新型普通本科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东北首家985院校的独立学院正式诞生。
2007年,经教育部和中国独立学院推荐,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担任中国独立学院教学研究会执行主任委员。

办学规模

院系设定

学院充分发挥大连理工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定专业,截止至2013年设有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和视觉艺术与传媒学院共六个二级学院和工程实践中心及基础教学部,体育部,24个专业,50个专业方向。
附:学院2012年设定专业情况一览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科类
授予学位
计算机工程学院
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080611W
软体工程
四年
工学
080611W
软体工程(日语强化)
五年
工学/文学双学位
080611w
软体工程(嵌入式)
四年
工学
080613W
网路工程
四年
工学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080602
自动化
四年
工学
080601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四年
工学
080604
通信工程
四年
工学
管理学院
110201
工商管理类
四年
文/理
管理学
110202
市场行销类
四年
文/理
管理学
11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文/理
管理学
110210W
物流管理
四年
文/理
管理学
110302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文/理
管理学
建筑工程
学院
110104
工程管理
四年
文/理
管理学
110105W
工程造价
四年
文/理
管理学
080701
建筑学
五年
文/理
工学
080901
测绘工程
四年
文/理
工学
050408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四年
文/理
文学(艺术类)
NEW
土木工程学
四年
工学
外国语学院
050201
英语
四年
文/理
文学
050207
日语
四年
文/理
文学
———
俄语(筹)
四年
文/理
文学
———
韩语(筹)
四年
文/理
文学
———
西班牙语(筹)
四年
文/理
文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050302
广播电视新闻学
四年
文/理
文学
050408
艺术设计(数字媒体)
四年
文/理
文学(艺术类)
2013年新增加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信息来源)

师资力量

根据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显示:现有专任教师22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1.33%,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7.78%。优秀教学团队1个。

教学建设

根据2018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现有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校级特色精品课程7门。网路课程7门。
校级级精品课程一览
序号
课程名称
所属院系
1
国际物流管理
管理学院
2
自动控制原理
电子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3
职业英语
外国语学院
4
C语言程式设计
计算机工程学院
5
模拟电子电路
电子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6
建筑设计
建筑工程学院
7
作业系统
计算机工程学院
网路课程:会计学概论、证券投资学 、文化传播、劳动法、专利法、智慧财产权法、金融学概论。
教学目标
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套用型人才。学院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实用的专业技术以及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套用能力以及管理和发展自我、与人共事相处、与人沟通、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在未来的竞争力,成为服务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套用型、研究型、複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定
学院将基础课的总课时增加到1472学时(理工类)1296学时(管理类),在全院基础课中增加了经济学(上:个体经济学,下:总量经济学),套用统计和汉语写作基础三门课,经济学和套用统计选用国外最优秀的原版教材。公共英语课安排728学时,是同类高校的3倍。高等数学课程保持了原来的学时,并且安排外语类学生也要学习套用统计和线性代数。
学院大幅度增加英语课学时,课内学时数多达728学时,是一般院校的三倍。公共英语教学除安排基础英语课外,还增加了英语会话课、听说课、阅读课和写作课。并採用小班授课方式,以听说为主,扩大师生交流。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陆续採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双语授课,保证4年英语不断线。此外,学院还设有外语广播电台、英语俱乐部、英语角、英语论坛,并经常举办英语演讲比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与氛围。软体工程(日语强化)班则强化日语教学。
学院还安排有法律、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艺术、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社会行为科学等十大类通识课程,每个类别1.5学分,要求学生选学其中四类,总计完成6学分的通识课学业计画要求。
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的“精”体现在:学院吸取国外一流大学的先进教育经验,精选课程,精选教学内容(部分课程採用国外一流大学教学大纲),精选教材(每学期有两门课选用原版教材),同时,专业实践单独设课。专业实践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项目课题,学院设定的专业实践,针对性强,密切联繫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实际,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完成由理论学习到实践套用的转变。
学院实行学生教育导师制,为每个班级配备导师,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使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学生入学后,导师即为每一名学生量身定製一套学习发展方案,并且随着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分阶段完成方案目标。将培养贯穿于入学至毕业的全过程,将学生共性教育和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学院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繫实际”的良好育人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学风建设纳入各分院学生工作综合考评体系;通过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实施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开展基本技能和科技竞赛、科研训练,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採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方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日常考核,鼓励教师採取综合运用知识的“大作业”方式取代传统的测验和考试,主要考对基本知识的消化和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套用能力。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学院在办学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允许新生第二次选择专业(特殊专业除外)。2011年,学院共有168名学生调整了专业,大多数申请调整专业的同学得到了满足。
学业管理
学院实施学分制管理制度,学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能力,只要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提前毕业;学生也可在规定的年限内延后毕业。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实行辅修专业制,只要学生提出申请,即可参加辅修专业学习。学生完成辅修专业的课程,成绩合格,由学院颁发辅修专业证书。

教学成果

在2004年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院组织10个队、30名03级优秀学生参加乙组竞赛,获得辽宁省一等奖1队、二等奖1队、三等奖1队,其中辽宁省一等奖的参赛队被推荐全国评审又获全国二等奖。
2011年7月14日,微软“创新杯”全球总决赛在美国纽约落幕,由城市学院派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Care Everyone”,凭藉软体设计项目“肢体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助手”取得了软体设计组全球第五名的好成绩,成为亚洲惟一进入该组决赛的团队。
2011年7月22至2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慧型汽车东北赛区竞赛,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自动化学院的6支代表队全部获奖。其中,2支队伍获得电磁组二等奖,4支队伍分别获得光电组和摄像头组三等奖。
2011年10月22日,“美新杯”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在无锡落幕,城市学院代表队获得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
2011年10月23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东北赛区决赛,城市学院代表队荣获三项一等奖。
2012年,中国手绘艺术设计大奖赛,城市学院取得优异成绩,各参赛学生分别荣获学生组写生类一等奖,学生组写生类三等奖,最佳导师奖,学生组写生类和表现类优秀奖。

资助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持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材料,经学院认定后,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6000元/年),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一等4000元/年、二等2500元/年),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可获得国家(政府)奖学金(8000元/年)。学院还设有自强社社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在校学生已纳入大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範畴,为学生大学的学习生活提供医疗保障。

对外交流

学院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先后与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所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係。大四的学生可以申请到国外合作院校,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毕业实践,在此基础上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也可以本科毕业后,进入国外合作院校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截止至2013年,合作院校有城西国际大学、神户亲和女子大学、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日本创志教育集团、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乐顿分校,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英国西伦敦大学等。
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设定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构建课外渠道--大学生“自主学习超市”,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画”,共有40多项科研课题,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大学生自主选择、建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和条件自由选学创新创业科技实践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院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以大力推广“UIT”(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画为核心,组建学生创新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广泛的学生创新实践科研项目,提供专家导师指导,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学院进行KAB创业培训并创建了8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中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实训平台。
学院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新路,与花旗银行、东北通讯、中国旅行社等多家知名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係。截止至2013年,学院已与大连大显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半导体及现代电子製造技术人才,与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保险专业人才,与大连晟峰中天软体有限公司合作培养软体专业人才,与大连永嘉电子建立ESP式外向複合型软体人才实训基地,并继续在其他专业开拓和扩展校企合作模式。

校园环境

截止2018年8月,学院拥有1.6万平方米大型体育馆,室外标準塑胶跑道体育场,还有篮球、排球、网球等各类体育训练、比赛场地。学院校园网千兆光纤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设有网路信息点12900个,各办公室和学生宿舍都设有百兆网路接口。学生宿舍按照4人/间配有电话、宽频;学院内超市、浴池、邮局、卫生所等生活设施齐全完善;食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餐服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18年8月,学院拥有各类实验室、计算机室、专业教室、创新实践室、实训实践中心、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总计146个;教学计算机2783台;各类教室座位19418个。

学术资源

截止2018年8月,学院图书馆面积2.5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200个,馆藏图书47.5万册,各类期刊、杂誌、报纸近600种。
雨后的城市学院图书馆雨后的城市学院图书馆

文化传统

校训

求实 创新 进取 团结
求实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探寻真理,追求真知;创新是勇于开拓,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在传承中继承和发扬光大;进取是要努力上进,力图有所作为;团结是要求有合作和团队的意识,不以小我为中心。

校歌

作词:刘 健、王续琨
作曲:郑述诚
你屹立在凌水河畔,你昂首在黄海之滨,
校歌[52]
啊~大连理工大学桃李芬芳,笑浴万里春风。
你在朝霞中诞生,你与共和国同龄,
啊~大连理工大学岁月峥嵘,创业发展走过光辉历程。
团结进取,求实创新,是你光荣的传统,
造就英才,科教兴国,是你神圣的使命。
啊~大工,科学的殿堂,在拼搏中发展,
啊~大工,人才的摇篮,与新时代同行,与新时代同行

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
院长
匡国柱
党委书记
郭玉铸
(信息来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