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军礼

王军礼

王军礼

王军礼,1989年12月20日出生于甘肃陇南,科普作家,微科普创始人、名誉主编。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会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会员。国家天文台宇宙驿站联盟成员,中科院《科学智慧火花》专栏作者,新浪微博社区专家委员会专家,网际网路公益科普传播研究者,微科普网CEO。曾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快讯》主编。现为微科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从事基础物理学的学习与研究,同时参与科普写作和文学写作,科普作品散见于报刊、杂誌和知名网站,有“80后最年轻的科普作家”之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军礼
  • 外文名:JunLi Wang
  • 别名:物杨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甘肃陇南
  • 出生日期:1989年12月20日
  • 职业:科普作家、微科普创始人
  • 毕业院校:兰州城市学院
  • 信仰:辩证唯物主义
  • 主要成就:创建微科普团队、微科普网
    阐述能量守恆定律适用範围
    提出“未知场猜想”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快讯》主编
  • 代表作品:由“长度收缩”效应引发的猜想、微科普、中国天文快讯 
  • 专业:物理学
  • 职位:微科普网主编、中国天文快讯主编 

人物经历

2010年12月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重新论述阐述能量守恆定律适用範围。
2010年12月创办“微科普”。
2011年5月,成为中国物理学会会员。
2012年5月28日,入选新浪微博社区首批专家委员会成员。
2013年10月,成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会员。
2014年6月,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物理学(通用技术教育方向)专业。
2014年9月,供职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年12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
2015年6月,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人物生平

王军礼是理论物理学的推崇者,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质疑主义精神的倡导者。
1989年12月20日王军礼生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雷王乡,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小伙子,上学较迟,自幼喜爱认字读书的他,上学后一直表现突出,成绩优异。一直到高中后期在学习上表现较好,这时他明显表现出广泛的兴趣爱好,对某些课程也有特殊的好感,物理学和生物学是高中理科生的必修课程,在这两个领域里他曾提出过很有见解性的问题。除了必修课外,他将文学、医学、哲学等作为业余学习爱好。
在中医学方面,他阅览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医诊断学》、《百草镜》等多部古籍,写下了中医学感悟《浅谈中医诊断理论的正确运用和医疗贡献》、《健康守护神——蚂蚱》等。
2009年秋季在礼县一中毕业后,王军礼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就读于甘肃省陇南师範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系09级物理教育班,现名为物理与信息技术系,大学生活期间,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周围榜样们的薰陶和影响下,才真正开始了他的业余创作生活。2012年毕业于陇南师範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
2010年,创建微科普团队及微科普网。自微科普团队创建以来,始终致力于科普知识在校园和网路的传播,并以全国青少年科普爱好者、科普作家和科普科技工作者为依託,充分发掘和探索科学文化知识的多渠道、多样化渗透,在王军礼的带领下,“微科普”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科普教育品牌。并利用微科普网发起微科普公益项目,打造科技知识社区。

代表作品

主持网站

主持年份网站名称主办单位性质
2011-?
微科普
微科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
2017-?
中国天文快讯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事业单位

科普文章

作品名称杂誌名称期数主办单位
由长度收缩效应引发的猜想
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4年第4期
大科技杂誌社
牛顿,一个被尘封了三百多年的秘密
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12期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文学诗歌

作品名称媒体名称主办单位类型
诗四首
中国文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诗歌

主要成就

创建微科普团队和微科普网站,首次系统的提出并完善了能量守恆定律的适用条件和範围,开创了21世纪挑战经典定律的先河。

学生时代

写作与实践
在学习专业课之余,王军礼时常把写作理论运用到写作实践,文学作品见于《青年文摘》和文学网站,新浪文化读书频道、中国校园诗艺研究等专栏作家。以下是他的代表作:散文《生活的思考》,诗歌《雷王》、《伤心缘》、《百年相遇》、《真理》、《波》、《星星》、《岁月之歌》等,评论《启示》、《浅谈中医诊断理论的正确运用和医疗贡献》、《健康守护神——蚂蚱》等。此外,还编辑整理了《大学生必读的励志名言》等册子。
学习与研究
王军礼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爱好者,喜爱钻研,他极力提倡在学习和研究时一定要敢于怀疑前人的结论和书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自己独立的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他崇尚理论物理学,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相关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其中,代表作品为《基于现代科学背景下的能量不守恆现象》、《论爱因斯坦质速关係的局限性》,在他的第一篇论文《基于现代科学背景下的能量不守恆现象》中大胆的提出了对能量守恆定律的创新性看法,并推理论证了运用能量守恆定律的严格条件,阐述了能量守恆定律也需要适用範围。另外,有科普文章短篇作品《我们生活的世界》、《科学与迷信》、《神通广大的牛顿第二定律》、《什幺是物理理论和定律》、《质量为零是否意味着能量必定也为零》等等。
思想与行动
在为人处事方面,王军礼他为人亲和、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现主持多家网路科技文化平台的建设,以进一步传播和弘扬特色文学创作。他善于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曾说过这样一句箴言:“思考是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它,你将永远停留在别人思想的阴影中,就更无谈进步。”又有一言“遇见天空,方知视界之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有很多学习理论的机会,然而社会实践也是一个大学生必不可或缺的学习机会。在2009年冬天学校抗击甲流的防控工作中,他还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在大专毕业前,在社会实践时还获得陇南师专授予的“优秀实习生”称号。

相关信息

创办微科普
自2010年起,王军礼开始文学写作和科学写作,后来逐渐侧重于科学写作。在写作期间,他逐渐认识到,我国国内的传统纸媒发表科学论文和科普作品普遍困难、发表周期长、缺乏时效性,不利于学术交流和科普行业的发展。中国网际网路发展迅速,他看到了网路科普的发展潜力和良好势头。为此,他决心一定要办一个高质量的科普网站,这为微科普网的创办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此时,已有某些科普机构和科普爱好者通过微博这个平台传播科学知识,王军礼由此看到了微博发展的迅速,认为新时期的网路科学传播主要要依靠微博等新媒体,在微博迅猛的发展浪潮推动下和科学普及活动融入微博平台,出现了以发布微博为主的“微科普”一族,后来就是王军礼带领的微科普团队,“微科普”这个词便从此诞生了,王军礼首次使用“微科普”命名了他将要创办的科普网站。
2010年10月,凭着他学习还不到两年时间的网路知识,在科学普及爱好的驱动下,初步尝试搭建了微科普网。2011年10月,在王军礼的带领下微科普团队开始了微科普网的建设,从此微科普网走上了更加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提出“未知场”猜想
他在国内知名科普杂誌《大科技·科学之谜》2014年第4期上的一篇题为《由“长度收缩”效应引发的猜想》的文章中大胆提出了一个猜想:他认为,在变化的引力场中很可能还存在一种能够与引力场互相激发的场,他称这种场为“未知场”。同时,他还根据电场、磁场、引力场以及物理规律的对称性推测出这种未知场的一些性质:这种未知场是一种非保守场,即由未知场产生的未知作用力是一种耗散力,稳恆的未知场是一种有旋无源场。

经典语录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每个人都有一种热爱。有多少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树立了成为科学家的伟大志向,然而又有多少人一直坚持最初的梦想和曾经的热爱,最终走到了理想的彼岸呢?”摘自《科学中国人》(2017.11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