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伊斯兰抵抗运动

伊斯兰抵抗运动

伊斯兰抵抗运动

哈马斯(阿拉伯语:حماس‎,英语:Hamas)是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的简称。该组织成立于1987年,是巴勒斯坦的一个伊斯兰运动组织和政党。该组织走向两个极端:一面从事慈善事业,另一面进行对以色列的攻击活动。同情巴勒斯坦的人特别是穆斯林人士往往认为哈马斯是反以英雄,亲以色列的西方人士往往认为哈马斯是恐怖组织。哈马斯的主要目标就是“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消除”,并在现以色列、约旦河西岸以及加萨走廊等地区建立伊斯兰神权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哈马斯不惜诉诸武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哈马斯
  • 外文名:阿拉伯语:حماس‎,英语:Hamas
  • 成立时间:1987年
  • 首位领导人:谢赫·艾哈迈德·亚辛
  • 第二位领导人: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
  • 现任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
  • 主要目标: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消除
  • 组织结构①:负责招收人员、训练和募集资金
  • 组织结构②:负责意识形态、信息和宣传的训练
  • 组织结构③:负责惩罚叛徒、贩毒分子和与叛徒

组织结构

哈马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有两部分是“公开的”,一部分是“与外面隔绝的”。首先,由一个部门负责招收人员、训练和募集资金;其次,另一个部门负责意识形态、信息和宣传的训练;最后,秘密的安全部门负责惩罚叛徒、贩毒分子和与敌人合作者。
哈马斯组织哈马斯组织

政治主张

哈马斯是巴勒斯坦一个宗教性的政治组织,反对同以色列和谈,并且不放弃以武力消灭以色列,并将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的攻击行动称为“圣战”,从而建立由地中海到约旦河西岸、并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哈马斯在以色列占领区经常组织和策划反对以色列的示威和恐怖活动,并製造自杀性爆炸事件,不时绑架或暗杀以色列居民,被以色列和西方国家视为恐怖组织加以取缔。
哈马斯哈马斯
由于哈马斯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政治主张不同,因此经常发生暴力冲突。

组织标誌

“哈马斯”运动标誌图案是:图案中间是库巴清真寺,正上面是巴勒斯坦地图,清真寺两侧是两个对称的躬型巴勒斯坦旗,右边旗子上写着“安拉是唯一的神”,左边的旗子上写着“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清真寺的下方由两把交叉的剑包围着,两把交叉剑柄之间的下边写着“巴勒斯坦”,在整个图案的下方是一长白色的带子,带子上写着“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图案中的清真寺和写的“安拉是唯一的神”及“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表达了伊斯兰教的深刻内涵,巴勒斯坦地图是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地区,这说明了“哈马斯”的坚定立场,“哈马斯”决心要结束外来占领,拒绝将巴勒斯坦问题仅限于解决1967年被占领的土地,而是要收复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否认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两把剑象徵着力量和智慧,“哈马斯”要用武力和智慧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
哈马斯组织标誌哈马斯组织标誌

历史发展

通过对以色列平民的自杀性炸弹袭击,迫使以色列撤离约旦河西岸和加萨走廊,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最终消灭以色列。以色列前沙龙政府从加萨走廊的撤军被哈马斯视为是自己军事策略的重大胜利。
1987年12月14日,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爆发“石头起义”的时候宗教领导人艾哈迈德·亚辛提议成立“伊斯兰抵抗运动”.
1988年1月,“哈马斯”一词正式在伊斯兰抵抗运动的各种公告和各大媒体中出现。
1989年,以色列宣布哈马斯为非法组织,并将其精神领袖亚辛逮捕入狱。“9·11”事件后,美国和欧盟先后宣布哈马斯为“恐怖组织”,并冻结其财产。澳大利亚随后也宣布冻结哈马斯领导人的财产。
1993年,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允许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先行自治。哈马斯对此持反对态度,依然坚持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
1996年3月,哈马斯宣布将放弃暴力活动,在自治区内进行政治斗争。同年5月,内塔尼亚胡出任以色列总理后,在巴以和谈问题上採取强硬政策,致使巴以最后阶段谈判停滞。哈马斯宣布恢复武装斗争。
2000年9月底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爆发后,哈马斯製造了一系列针对以色列的自杀式爆炸事件。作为报复,以色列对哈马斯实施了“定点清除”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使哈马斯遭受重创。亚辛以及他的接班人兰提西等哈马斯领导人先后被以色列“定点清除”。
2004年3月22日,亚辛在以色列发动的空袭中身亡。
2006年
1月25日,哈马斯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击败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赢得选举胜利。
1月26日,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获得132个席位中的76席,远远超过其他党派(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获得43席),其崛起对巴以局势构成严重冲击。3月28日,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宣布,哈马斯提交的新政府组建计画获得通过。
3月28日,哈马斯组建的巴自治政府宣誓就职。
5月11日,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中的巴勒斯坦多个派别的领导人联名签署“狱中协定”,呼吁民族团结,组建民族联合政府,重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实现在被占领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国的目标。
6月25日,巴武装人员捕获一名以色列士兵。3天后,以军入侵加沙。5个月后,以军结束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6月27日,巴主要派别就 “狱中协定”达成共识。
8月16日,阿巴斯宣布,巴自治政府总理哈尼亚已经同意就根据“狱中协定”组建民族联合政府事宜与法塔赫及其他派别进行磋商。
10月1日,哈马斯武装人员与法塔赫支持者在加萨走廊发生激烈冲突,致使8人死亡、70多人受伤。
12月1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组建联合政府的谈判失败。
12月16日,阿巴斯在拉姆安拉发表讲话说,他已决定儘快要求提前举行立法委员会选举和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选举。
2007年
2月8日,阿巴斯与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迈沙阿勒就建立民族团结政府、新政府政治纲领和重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问题达成“麦加协定”。
2月15日,巴自治政府宣布解散,阿巴斯授权哈尼亚组建新政府。
3月17日,巴民族联合政府宣誓就职。
5月23日,在法塔赫和哈马斯再次爆发冲突两星期后,阿巴斯与哈尼亚举行会谈,商量如何停止两派之间的暴力冲突。
6月9日,哈马斯和法塔赫武装在加萨走廊爆发激烈冲突,造成30多人伤亡。此后冲突日趋激化哈马斯用武力夺取了对加萨走廊的控制权。。
6月14日,哈马斯从法塔赫手中夺取了加沙控制权。阿巴斯宣布解散民族联合政府,在约旦河西岸和加萨走廊实施紧急状态。
6月15日,阿巴斯任命法耶兹为紧急政府总理。
6月17日以独立人士萨拉姆·法耶兹为总理的巴勒斯坦紧急政府宣誓就职,宣告成立刚3个月的巴民族联合政府正式解体。
2008年
6月,以哈马斯为主的加沙各武装派别与以色列达成了为期6个月的停火协定。
12月19日停火协定到期后,双方没有就延续停火协定达成一致。以哈马斯为主的加沙各武装派别认为,由于以方未能遵守承诺在停火期间解除对加萨走廊的封锁以及停止对加萨走廊的军事打击,以方应为停火协定到期未能延续负责。
12月27日,以色列空军向加萨走廊的哈马斯目标发动大规模的空袭,致使至少23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780多人受伤。
12月27日,以色列战机和武装直升机对哈马斯控制的加萨走廊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哈马斯发言人巴尔胡姆当日要求其下属武装派别对以色列发射远程火箭弹,以报复以军空袭加沙。 这次空袭是自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以军袭击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人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加沙地区应急机构负责人29日表示,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的空袭已造成310人死亡,另有1400余人受伤。巴勒斯坦27日宣布未来三天为哀悼日。
2011年12月14日在加沙城庆祝哈马斯成立24周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日发表声明,称哈马斯成立24年来,共有1365名以色列人在哈马斯发起的行动中死亡,另有6411名以色列人受伤。哈马斯军事翼“卡桑旅”总计发动1117起针对以色列人的行动,包括87起自杀式袭击。24年间,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总计11039枚。
2012年11月18日,以色列总理表示,以色列对加萨走廊的军事行动将继续下去,并扩大规模。同时,哈马斯方面则提出了停火条件,由于哈马斯自以为在冲突中“占了上风”,所以对停火的要价很高:一是以色列解除对加沙的封锁,二是以色列承诺再不对加沙领导人“定点清除”。
2014年6月巴勒斯坦法塔赫与哈马斯两大派别就组建联合政府达成了协定,但法塔赫对加沙基本没有控制力和影响力,也无法配合哈马斯的抗以行动。以色列对哈马斯大打出手,其重要的目的是,警告阿巴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与哈马斯联合没有出路。
7月27日哈马斯再攻击以色列,以军随即恢复轰炸加沙。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至今已夺走超过1000条性命。

成员介绍

领导人物

谢赫·艾哈迈德·亚辛
谢赫·艾哈迈德·亚辛(阿拉伯语:أحمد يس,Sheikh Ahmed Ismail Yassin,1937年-2004年3月22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激进组织“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精神领袖与创始人,1987年创立伊斯兰组织哈马斯。少年时期的一场体育事故致使亚辛四肢瘫痪,之后一直依靠轮椅生活,另外眼睛的视力近乎盲人。2004年3月22日遭以色列直升机飞弹袭击丧生。他在哈马斯的领导地位由原哈马斯发言人、哈马斯的强硬派人物兰提西接任。
哈马斯的三位高级领导人哈马斯的三位高级领导人
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
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阿拉伯语عبد العزيز الرنتيسي,又译兰蒂希或兰堤辛,1947年10月23日-2004年4月18日)。第一次中东战争时,年仅半岁的他与父母来到加萨走廊南部的罕尤尼斯难民营。曾在埃及接受儿科医师和药剂师培训,获得博士学历。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爆发反以起义后兰提西与谢赫·艾哈迈德·亚辛等共七人联合创建了“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并使其迅速发展成为被占领土上最有影响的伊斯兰激进组织之一。兰提西因积极参与反以行动,多次被捕,此后坐牢时间累积达7年之久。1992年,兰提西与其他四百多名巴抵抗分子被驱逐至黎巴嫩南部,作为这些人的发言人,兰提西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熟知。一年之后,兰提西回到加沙,成为哈马斯的主要发言人,并被认为是仅次于亚辛的第二号人物。兰提西属于哈马斯内部的激进派,主张建立一个没有犹太国的伊斯兰中东。在以色列军方暗杀亚辛后,兰提西于2004年3月23日晚接任加萨走廊哈马斯领导人,同年4月18日遭以军飞弹暗杀身亡。
伊斯梅尔·哈尼亚
伊斯梅尔·哈尼亚(英文:Ismail Haniya,阿拉伯文:إسماعيل هنية),哈马斯政治领袖之一,2006年2月21日被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赫姆得·阿巴斯任命为巴勒斯坦下届总理。

组织发言人

2013年11月,以强硬路线闻名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任命一名“海归”美女为发言人,希望藉此树立较为温和的形象。
伊斯拉·穆达莱尔,23岁,曾在英国读书多年,出身加沙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师。她认为,“了解西方社会,知道如何与其对话”是她成为哈马斯首名女发言人的原因。
伊斯拉·穆达莱尔伊斯拉·穆达莱尔
穆达莱尔曾是一名新闻记者,爱好小说写作,还执导过电影。她告诉媒体记者,自己考虑了近一年时间,才决定接受哈马斯任命。今后她将代表哈马斯以英语与媒体打交道。
加沙哈马斯新闻办公室负责人伊哈卜说,哈马斯正在实施一项改变形象、与世界对话的计画,任命女发言人是计画一部分。
穆达莱尔还打算学习希伯来语,以直接跟蹤以色列媒体的报导。她表示,自己不拒绝和以色列媒体打交道。

组织成员

举行军事演练的哈马斯成员哈马斯组织严密,正式成员约2万人,拥有约5600人的武装,其中“卡桑旅”是主要军事派别,曾策划多起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2006年5月,哈马斯还组建了一支由3000多人组成的準军事力量,又称“特别安全部队”。
哈马斯组织成员哈马斯组织成员
卡桑旅,以20世纪30年代反对英国统治的着名巴勒斯坦烈士阿兹丁·卡桑的名字命名。卡桑旅不是一个军事意义上的旅,而是对哈马斯一个个战斗小组的统一称谓,其前身是一个几百人组成的敢死队。卡桑旅的创始人和最高领导人是萨拉赫·谢哈德,2002年7月,在其加萨走廊的住所内被以色列战机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炸死。卡桑旅的另一位创始人易卜拉欣·穆卡达在2003年3月8日乘汽车在加萨走廊街道上行驶时,突遭以军飞弹袭击,当场死亡。现任卡桑旅负责人是戴伊夫。

资金来源

哈马斯的资金主要来自境内外支持其主张的穆斯林。哈马斯资金雄厚,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哈马斯的支持者分别占当地人口的35%和17%。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