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光华
莫光华 教授博士博导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莫光华教授博士 - 西南交大德语系 - 西南交通大学德语系,1991年9月至1995年6月 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本科,1995年7月至2012年6月 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教师,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 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硕士研究生,2000年1月至2000年3月 德国歌德学院(慕尼黑)进修,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4月至6月 获国际歌德学会颁发的"歌德奖学金"于德国魏玛研修,2010年7月至9月 获洪堡奖学金于德国杜塞道夫歌德博物馆研修,2012年7月至今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2013年6月起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 学术兼职:国际歌德学会会员 中国歌德学会理事 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 德语古典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成都市作协副主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莫光华
- 国籍:中国
- 职业:教师
- 专业方向:德语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一、专着
歌德与自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二、论文
二、论文
- 殊途同归的悲剧人生:贾宝玉与汉诺的悲剧人生之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第4期
- 亦真亦幻梦非梦:洪堡亲王的现实与梦境,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术论文集》,重庆:西南师範大学出版社,2000
- 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载《外国文学研究》(武汉)2004年第1期 CSSCI 【人大複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卷全文转载,複印期号: 2004年05期】
- "另一个"歌德:自然研究家歌德,载《中国书画》(北京)2004年第6期
- 自然悲剧,荒野畸恋(代译序),载《啊,荒野》,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 语言这条狗嘴里吐出的破碎象牙:评《啊,荒野》的语言特色,中国新书,2005年第2期
- 语言这条"狗":评耶利内克的《啊,荒野》,载《国外文学》,北京:2005年第4期(12月)CSSCI
- 《浮士德》批评史一瞥,载刘小枫主编"经典与阐释"第9辑《美德可教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CSSCI
- 词语破碎之处:格奥尔格引论:载《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12月)CSSCI
- 形象学:载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学》(研究生教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 歌德的《浮士德》:德意志观念与意识形态的试金石,载梁坤主编《新编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名着批评经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6章,北京大大学出版社,2009
- 荷尔德林及其创作:从高贵的疯子到存在之创建者,载梁坤主编《新编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名着批评经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7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文学翻译家中的思想者——杨武能教授访谈,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3期 CSSCI
- 自然研究对于诗人歌德的意义,《国外文学》2009年第2期 CSSCI
- 科学与诗艺结合的典範:歌德的《植物形变论》与教育诗《植物的变形》,载张玉书等主编《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辑刊)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8月
- 发现歌德:德国学者对自然研究家歌德的研究,载《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CSSCI 【人大複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卷全文转载,複印期号:2009年11期】
- 歌德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先驱吗?《科学文化评论》,2009年第4期
- 被拒绝的歌德:同时代人对自然研究家歌德的反响与接受及其原因,《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CSSCI
- 色彩是光的业绩,业绩和苦难:论歌德的色彩观:《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CSSCI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叶隽研究员访谈录,成都:《华西语文学刊》,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
- 论歌德的形态学发展观,《科学文化评论》,2014年第4期
- “我向你们走来……最古老、最可敬的时间之纪念碑”——从《论花岗岩》看地质学家歌德及其水成论自然观,载魏育青、张意、胡蔚主编《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 “正因为研究自然我才没有得精神病 !”—— 论歌德与自然哲学,《华西语文学刊》第12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
- 三、译着
- (一)单行本
- 《什幺是智力》,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 (德国)《行政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 《橙色女孩》,南宁:接力出版社,2004
- 《啊,荒野》,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 《自我之书》,上海: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06
- 《叔本华与尼采》,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 《词语破碎之处:格奥尔格诗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 《顾彬诗选》,莫光华、贺骥、林克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
- 《我就是一个人》,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 《被遗忘的保罗》,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
- (二)译文
- 德语诗歌两首:"这次大洪水之后", "这样或那样生活"?(第六届德国文学翻译比赛获奖诗选),《世界文学》1996年第6期
- 哲学导论讲演纲要,载6卷本《赫尔巴特文集》第1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 施托姆小说两篇(《忏悔》,《箍桶匠巴施》),载杨武能主编《施托姆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 康德、维兰德与哲学的启蒙,载"经典与解释"辑刊3《康德与启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 歌德《色彩学·前言》,北京:《中国书画》,2004年第6期,第142-145页
- 歌德《色彩学·导论》,北京:《中国书画》,2004年第7期,第128-130页
- 荷尔德林的诗中"故乡"的含义与形态,载"经典与解释"辑刊4《荷尔德林的新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 荷尔德林与狄奥尼索斯,载"经典与解释"辑刊4《荷尔德林的新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 诗人荷尔德林的政治着作,载"经典与解释"辑刊7《赫尔墨斯的计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 莱怡丝家中的一次会饮,载"色诺芬注疏集"之《色诺芬的〈会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 看上去很壮观:1990-2005 年的中国设计教育——一个"局外人"的一番"局内"思考:《包装与设计》2005年第5期
- 行动起来,停止视觉污染!——关于现代媒体社会中的平面设计的一点思考:《包装与设计》2006年第5期
- 施莱格尔兄弟对狄俄尼索斯精神的理解,载刘小枫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8月
- 尼采哀悼阿莉亚德妮,载刘小枫主编《古典诗文绎读 西学卷·现代编》(大学素质教育读本),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3月
- 歌德两首教育诗"植物的变形"和"动物的变形",载张玉书等主编《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辑刊)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8月
- 五、项目
- 主持校级科研项目《叔本华与尼采》翻译项目(2004-2006)
- 主持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德汉互译"(2006-2008)
- 参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德语阅读教学改革新思路"(2006)
- 主持校级精品课程"德汉互译校"(2009-2011)
- 主持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歌德与自然"(2009-2011)
- 校级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德国文化导论”负责人(2014.06)
- 校级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欧盟与中国”负责人(2014.12)
-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14-2019,14ZDB091;首席专家:杨武能教授))
- 六、学术活动
- 2008.04 中国第十三届德语文学年会暨德语文学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主办: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四川外语学院)
- 2009.04 歌德-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
- 2009.05 纪念德国的伟大诗人和思想家歌德诞辰260周年(主办:成都图书馆、四川音乐学院和歌德学院[中国]德国文化中心)
- 2009.09 "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四川外语学院)
- 2011.05 发起组织"歌德在重庆·中德学者歌德论坛"(主办:四川外国语学院,歌德学院)
2013.06"资本语境里的歌德时代与知识侨易"暨中国歌德学会年会、纪念冯至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主办: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中国歌德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2016.04.29 “当代中国歌德研究现状”研讨会(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重庆图书馆联合举办),策划组织该会并作报告《当代中国的歌德研究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