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词语释义)
微臣,汉语辞彙。
拼音:wēi chén
释义:古代官员臣子常用的作谦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微臣
- 释义:古代官员臣子常用的作谦词
- 出处:《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
- 性质:汉语辞彙
词目
微臣
拼音
wēi chén
引证解释
卑贱之臣。常用作谦词。
《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微臣司戚,敢告在斯。”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臣草莽微臣,窃不自揆,敢抱葵藿倾阳之心,仰慕《周易》匪躬之志。”
唐 费冠卿《蒙召拜拾遗书情二首》: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来任运身。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惭惊动国中人。
元吴师道《朝阳台》诗:“微臣 宋玉 夸能赋,当日 襄王 岂真遇。”
元 杂剧 《临潼斗宝》第一折:“非微臣自称许,主公便宜鉴察。”
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伏念微臣,初来有志。诵诗书,力学躬耕修己,不复贪荣利。”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茅焦对曰:‘夫忠臣不进阿顺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主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负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听,是君负其臣也。大王有逆天之悖行,而大王不自知,微臣有逆耳之忠言,而大王又不欲闻,臣恐秦国从此危矣。’
姚雪垠《燕辽纪事》:“微臣身为本兵,不能代陛下分忧,实在罪不容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