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
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
作 者:刘宜庆
出 版 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I S B N :9787539959689
所属分类: 人文 > 历史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
- 作者:刘宜庆
-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内容简介
西南联大,一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大学,一个大师的摇篮。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在昆明八年的时间里,它的命运与民国的政治走向紧密相连。《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聚焦中国远征军中西南联大学子的身影,展现联大教授议政参政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釐清联大教授与各党派的关係和纠葛:穆旦翻越野人山,闻一多喋血西仓坡,张伯苓晚景凄凉,钱端升神情落寞……
历史困境中的西南联大人,最后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在20世纪剧烈变革的中国,当学术遇到政治,当教授遇到政客,诞生了悲剧,也铸就了大师的风骨。
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的孵化地,他们之后,中国再无大师:陈寅恪、胡适、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华罗庚、费孝通、杨振宁、李政道、赵九章、邓稼先、刘东生、吴征镒、宋平、彭佩云、王汉斌、朱光亚、彭佩云、汪曾祺、邹承鲁、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吴讷孙、陈忠经、戴传曾、何兆武、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吴庆恆、叶笃正、谢玮、黄昆、王浩杨、 凤林景……
历史困境中的西南联大人,最后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在20世纪剧烈变革的中国,当学术遇到政治,当教授遇到政客,诞生了悲剧,也铸就了大师的风骨。
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的孵化地,他们之后,中国再无大师:陈寅恪、胡适、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华罗庚、费孝通、杨振宁、李政道、赵九章、邓稼先、刘东生、吴征镒、宋平、彭佩云、王汉斌、朱光亚、彭佩云、汪曾祺、邹承鲁、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吴讷孙、陈忠经、戴传曾、何兆武、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吴庆恆、叶笃正、谢玮、黄昆、王浩杨、 凤林景……
作者简介
刘宜庆 笔名柳已青,书评人,专栏作家。山东汶上人,生于70年代,毕业于山东师範大学。现居青岛,供职《半岛都市报》。关注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群体,致力民国人物研究。着有《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红尘往事:民国时期文人婚恋传奇》《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等作品。
目录
序言:学问家的入世情怀
第一章 南渡:空前绝后的西南联大
仓皇的北平
长沙临时大学
徒步三千,流亡万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第二章 捐躯赴国难
长沙的声音:到前线去!
韦君宜的抉择
联大总动员
远征军里的“学二代”
驼峰“生死线”
远征军的非人生活
怒江哀歌
突击队里的书生
第三章 他们,改变了中国
张伯苓与蒋介石的是是非非
大学校长的困局
从阶下囚到座上宾
哲学的王冠与权力的柄杖
第四章 家,国,天下
一心跟国民党走的姚从吾
华罗庚:人生曲线谁求解
致力于民主的教育家周炳琳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钱端升
张奚若的勇气和担当
第五章 教授、民盟与中国的未来
罗隆基:至今为平反的右派
一代宗师曾昭抡
费孝通:虽九死其犹未悔
闻一多喋血西仓坡
第六章 做“吶喊”的中国人
震惊的独裁者
不受欢迎的来访者
美国副总统的来访
第七章 西南联大与五四运动
1944:五四旧梦
1945:历史的叉路口
第八章 “一二?一”
胜利的欢呼与内战的忧虑
撕裂的“一一二五”之夜
“一二?一”
蒋介石的错误
罢课与複课的博弈
第九章 反苏运动中的联大
东北问题的由来
张莘夫事件
联大师生的反应
教授的绝望和厌倦
第一章 南渡:空前绝后的西南联大
仓皇的北平
长沙临时大学
徒步三千,流亡万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第二章 捐躯赴国难
长沙的声音:到前线去!
韦君宜的抉择
联大总动员
远征军里的“学二代”
驼峰“生死线”
远征军的非人生活
怒江哀歌
突击队里的书生
第三章 他们,改变了中国
张伯苓与蒋介石的是是非非
大学校长的困局
从阶下囚到座上宾
哲学的王冠与权力的柄杖
第四章 家,国,天下
一心跟国民党走的姚从吾
华罗庚:人生曲线谁求解
致力于民主的教育家周炳琳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钱端升
张奚若的勇气和担当
第五章 教授、民盟与中国的未来
罗隆基:至今为平反的右派
一代宗师曾昭抡
费孝通:虽九死其犹未悔
闻一多喋血西仓坡
第六章 做“吶喊”的中国人
震惊的独裁者
不受欢迎的来访者
美国副总统的来访
第七章 西南联大与五四运动
1944:五四旧梦
1945:历史的叉路口
第八章 “一二?一”
胜利的欢呼与内战的忧虑
撕裂的“一一二五”之夜
“一二?一”
蒋介石的错误
罢课与複课的博弈
第九章 反苏运动中的联大
东北问题的由来
张莘夫事件
联大师生的反应
教授的绝望和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