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是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简叔。
基本介绍
- 书名:闻一多在西南联大
- 作者:周简叔
-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 开本:850×11681/32
书籍简介
书名:闻一多在西南联大
作者:周简叔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版次:1版
开本:850×11681/32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作者简介
周简叔,中国人民大学离休干部。自1944年10月,入西南联大先修班学习,就是闻一多先生的一名积极追随者和学生,是当年昆明学生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运动的积极分子,凡闻一多先生参与的一切民众集会和游行,我都是亲临者。1946年7月15日,闻先生在昆明遇难后,昆明被一片杀气所笼罩,形势更加紧张,有关方面,委託我护送因闻先生遇难病倒的闻一多夫人高真,因掩护父亲身中五枪,被打断一条腿的大儿子闻立鹤,大女儿闻铭,小女儿闻(惠羽),由昆明经重庆到上海,参加上海各界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大会后返回北平。从此,我成了不是闻家亲人的亲人。
本书序文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侵华战争后,7月29日北平陷落,正处在暑假中的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奉命南迁湖南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南开、清华、北大校长张伯苓、梅贻琦和蒋梦麟为长沙临时大学主委,杨振声为主任秘书,胡适,傅斯年、顾毓琇,周炳琳等为委员。
1937年11月1日临大开学,三校共报到教师148人,注册学生1200余人。因武汉战事吃紧,长沙常遭日机轰炸,开学仅三个月,学期就提前结束,1938年2月初,临大师生又奉命分两路,西迁云南昆明。一路从长沙乘火车到广州,经香港,乘轮船到安南海防,再换乘滇越窄轨火车至昆明;另一路由闻一多(文学家),曾昭抡(化学家),李继侗(生物学家),袁复礼(地质学家)等十多位教授,与300多名男生,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徒步穿越湖南、贵州和云南多山,多瘴疠之气的少数民族地区,跋涉3000里,历时68天,于4月28日抵达昆明。这是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中,一次可歌可泣的、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为了保证在抗日战争中大学弦歌不辍、中华文化血脉不断的、大学师生的“万里长征”!长沙临大师生,沿途宣传抗日,进行社会、教育调查和採风,与少数民族联欢,沿途採集了一批宝贵的植物和矿物标本。闻一多还拿起了搁置多年的画笔,沿途写生,这是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
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组成的,是‘五四’和‘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精神的继承者,是科学、民主和新文化精神的传播者。联大的教师,都是我国文,法、理、工、商各学科领域中的佼佼者,很多都是一代宗师,他们为雪国家千秋耻,在祖国西南边陲,笳吹弦诵,呕心沥血为抗战,为国家,甚至是为新中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国家栋樑。西南联大(包括长沙临大时期),八年抗战期间,就有1129人投笔从戎,奔赴前线,参加抗战,占联大同期学生总数的14%.。例如初期来华参战的美军随军翻译,大部分都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为了培养随军翻译,当局在联大新校舍附近,创办了“昆明译员训练班”,译训班的组织、管理和教学工作,全部由包括闻一多在内的十多位联大教授担任。昆明和西南联大,被誉为‘民主堡垒’。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讲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在校园里学生可自由集会,发表不同的政见。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不到三个月,即1945年12月1日,昆明就爆发了以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为首的、昆明大中学生,要求民主,反对独裁,反对内战的学生运动。西南联大学生潘琰,李鲁连,昆明南菁中学教师于再,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于联大校园,是谓昆明“一二?一”惨案。
昆明“一二一”学生运动,是“五四”和“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初现。闻一多走在了这次学生运动的最前面,被广大学生拥戴为昆明学生民主运动的领袖。
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宣布解散,当日第一批学生复员北上。1946年7月11日,西南联大最后一批覆员学生,早晨7点离开昆明北上,晚上9点钟,被誉为抗战七君子之一,民盟中央委员,昆明各界民主运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闻一多民主运动中的同志和战友李公朴,就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刺杀于昆明街头。李公朴先生被刺4天后,7月15日上午,闻一多在云南大学致公堂,李公朴先生遇刺经过报告追思会上,发表了气壮山河,痛斥国民党特务、呼唤新中国的“最后的讲演”后,当日下午5时许,在闻一多回家的路上,被国民党特务,乱抢射杀于西仓坡西南联大教师宿舍门前。西南联大学生,闻一多的长公子闻立鹤,因掩护父亲,身中5枪,一条腿被打断。伟大啊!民主斗士永垂不朽!
2007年,昆明“12.1”学生运动62周年
于北京海淀蓝靛厂时雨园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