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迷信(汉语词语)

迷信(汉语词语)

迷信(汉语词语)

【迷信】指对某个不变的事物进行唯一性的极端相信。

迷信一般是自我迷执,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用自己相信的一种思维系统对待。

民间记载中,《记栗主杀贼事》(【清】潮声):“迷信者云:‘命中犯披麻,杀人不用刀。’”

佛学中迷信一词在唐朝译经师翻译文献时首次使用。

迷信具体指人类精神状态比较贫乏落入迷执无法自拔的状态,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迷信
  • 外文名:Superstition
  • 本质定义:盲目的信仰或崇拜
  • 对立面:科学的方法

基本定义

字面定义

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
科学不是知识主体而是方法,科学无迷信科学不是知识主体而是方法,科学无迷信
迷信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说。“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
理论上,如果不具备科学素养,都存在着“迷信”的可能性,即使是有些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如果没有科学素养,也会抱某种迷信(如迷信巫医、易经、风水、算命)。与迷信对立的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是一种允许自我证伪的动态开放的可靠方法科学不是任何科学理论),讲究的是形式逻辑证据。而迷信是无条件接受不允许质疑、没有形式逻辑、不需要可靠证据,是盲目相信。说迷信科学,就如同说迷信数学——未来人可以说今天的人“迷信”落后的数学理论(如平面几何),但不能说迷信数学,因为数学就是方法。
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迷信”现象具备了现代特色,或假借科学名义,或以弘扬传统为使命,而迷信主体则由农村转向城市,转为有知识、高学历人群,甚至转向了国家官员。特别是1990年代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频频使人困惑的“官场迷信”。这种官场迷信,萌生于官场之中各级官员对其上司的供奉和迷信,大多源自于官场民主的缺失,把自己的上司、顶头上司视为官场的主宰,左右了权力的运作及其个人的遭际和升迁的命运。在身处官场的个人仕途难以自我把握的时候,这些官员往往另闢蹊径,依託迷信,视之为自己的“护官符”和升迁秘径,以保证自己的官运亨通。究其根本原因,是“迷”在官场、“信”在权力,是一种社会权力的崇拜形式。

本质定义

迷信的本质定义就是相信了不该信的东西。人们的立场不同,所指称的迷信内容也不同。在基督教看来,不信基督教而信仰别的宗教,就是迷信。其他宗教,也是一样。佛教就辩称自己是神圣的信仰,所以不是迷信。也就是说,迷信的本义,乃是“相信了错误的东西”,而不是“入迷的相信”。
没有“迷信科学”或者“科学迷信”的说法。迷信是没有理由的相信,而科学恰恰是追寻理由的地方。科学把道理讲得如此明白,让你觉得不相信就未免太傻。所以“迷信科学”或是“科学迷信”就像“方的圆”或“圆的方”一样,是自相矛盾不能成立的概念。只有受教育程度所限,无法理解科学道理的人,才会把科学看得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说出“科学迷信”这样不通的话来。
“迷信”的本意是指对某种事物、现象过于痴迷以至于盲目地相信,这是一个与宗教信仰完全无法划等号的词语。但随着反封建思潮的兴起,与传统封建社会相伴随的祭祀理念因与科学精神不一致,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了迷信。

广义的迷信

所谓迷信,就是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狭义的迷信即封建迷信。从广义来说,迷信应当包括宗教信仰,因为任何宗教信仰都是迷信的表现;广义上的迷信,就是无理由、无根据,但是坚定不疑地相信某种东西。
严格说来,宗教和封建迷信并不是一回事。每个具体的宗教和宗教团体,都有某一既定的崇拜偶像,如基督教、天主教的上帝、佛教的佛陀。伊斯兰教虽不崇拜偶像,但信奉真主安拉,有修行的明确目标、有教义、教规、活动场所和宗教仪式等。封建迷信则很难说有什幺共同一致的崇拜物,也没有什幺既定的宗旨、规定和仪式,更不会有什幺共同的活动场所。封建迷信的对象可能是神仙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树木。封建迷信和宗教相比则显得更原始,其活动多是在局部地区或家庭範围内。
一般说来,对于个人的迷信活动,只要不妨碍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不违背国家宪法和法律,政府并不干涉。但是,对那些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的迷信活动,对那些装神弄鬼骗财害命、破坏生产、残害民众的人,则必须分别情况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惩办。对反动会道门,则要坚决取缔。
科学、宗教与迷信
学者:宗教和迷信当然不是一回事,但是也并非毫无关係。迷信是非理性的、没有科学基础的信仰,而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特别是对人格化的上帝,即有意识、有智慧型和掌握人类命运的神)的崇拜,这种崇拜也是非理性的、没有科学基础的,因此宗教其实就是迷信的系统化和抽象化,儘管抽象出了许多超越迷信的内容(例如世界观、道德观),甚至有了一些合理的因素,但是仍然包含着许多迷信的因素。并不是一打上宗教的招牌,再荒诞的说法就都不成其为迷信了。通过修炼能够以石头、花香为食,不仅没有科学基础,而且与科学原理相违背,就是一种迷信。

迷信破除

生活中常见的伪科学形式有:把神学、玄学当科学,如神创论;把迷信当科学,如卜卦、算命、阴阳、星相、血型学、特异功能、心灵感应等;把幻想当科学,如违背物理学原理和生物学原理的惊人主张。
凡是神汉、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以封建迷信思想和行为骗人钱财者及一般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所进行的有关活动,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包括抽籤、卜卦、算命、看相、测字、请神、驱鬼、看风水、符水治病等。
在民族素质中,愚昧迷信的东西越多,就说明科学的成分越少,科学战胜愚昧迷信的难度就越大。只有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才能使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的污泥浊水没有立足之地,才能使社会稳定、家庭美满幸福。正如有句歌词所唱:“从来没有什幺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科学态度的基本要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一切弄虚作假、假冒伪劣、欺上瞒下的作风是针锋相对的。科学态度是当前社会所特别需要的。
科学方法要求唯实求真。要做到唯实,就必须能够做到去伪存真,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存在有意的作伪,如製造假相、散布虚假信息等。再一个原因是不掌握唯物论的认识论,不掌握科学方法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人云亦云,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轻易相信未经严格证明的表演等。
由于人在进行图像识别时受到已存储在头脑中的形象和想像的影响,识别的速度也有限,并不总是能根据所见就作出正确的判断。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许多现象内在的原因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推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精确的仪器,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可重複和可比的实验,同时对比、分析和综合其他相关实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形成假说和定律,利用数字方法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预测、模拟和误差分析,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以求得正确的认识。
通过科学方法确立并能为其他科学家在相同条件下重複的新发现,一般能较快地被科学界承认为客观的真理。
迷信活动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它始于人们对尚未认识的自然力量的恐惧,以后又为社会的动荡和快速变革而感到不安,于是就以迷信活动来祈求好运,免除灾难。
辛亥革命后,社会上宣扬鬼神的迷信盛极一时,上海有灵学会,出版《灵学丛志》,北京有悟善社,出版《灵学要志》。当时,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咒、扶乩、炼丹、运气、迎神、说鬼,无奇不有,横行国中。在李大钊、陈独秀的领导下,《新青年》杂誌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对迷信活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和反击,迎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社会变革的时期,人们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或发横财,或遭破产,都有神秘和不安定感。在缺少精神支柱时,人们感于今生,期于来世,以宗教信仰或迷信活动来寻求心理安慰。时下迷信的泛滥与辛亥革命后出现的情形何其相似,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源。
伪科学是有人利用广大民众缺乏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训练和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无知,打着科学的旗帜来宣扬迷信思想。它常常带有更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在国人中破除迷信,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用迷信活动进行诈欺者要给以法律制裁和舆论谴责;要大力普及教育和科学知识,进行多方面工作的配合。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普及教育和普及科技知识是根本的措施,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2013年,由百余名院士联合签名的公开信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封名为《回归科学精神,拒绝低俗迷信——致全国知识界的公开信》一经发表,随即成为舆论焦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呼吁:“社会应该通过科普宣传,讲清科学道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及时揭穿各种形式的欺骗活动。尤其防止中老年人、久病乱投医的慢性病患者及迷信思想较重的人上当受骗。”
《回归科学精神 拒绝低俗迷信》:
“近日,“伪大师王林”事件的曝光,引起公众对“伪大师”现象的持续关注和讨论。同时,令公众失望和忧虑的是,一些政府高官、着名企业家、文体明星等社会公众人物却深度参与其中,起到对伪科学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在知识界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迷信”现象时,他们非但未加抵制,反而不加质疑地追捧、盲从甚至通过网路以讹传讹,令人扼腕。
“伪大师”大行其道,深层次原因之一便是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的缺失。
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10)显示,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已开发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远低于美国25%的人群比例,同时也低于中国接受高等教育8.93%的人群比例。
我们认为,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在当前的历史时期,能否拥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能否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能否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是衡量公民个体是否具备科学素养的重要标準。
知识界人士是社会的精英群体,其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对普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具有一定导向作用。作为有影响力的群体,知识界人士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又是能够影响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对科学态度的榜样阶层。而只有国人科学素养基础牢固,国家科技创新活动才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广度,国家的科技创新力量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壮大。
因此,倡导知识界人士率先提高科学素养,抵制低俗迷信,刻不容缓。
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今天,我们联合起来,在“全国科普日”十周年之际,借《中国科学报》、《科学新闻》、科学网,向全国知识界人士呼吁:
回归科学精神,重拾科学方法;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抵制低俗迷信,为倡导全民科学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尽到相应职责!
我们倡导知识界与各界人士团结起来,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做科学精神的倡导者,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播者!通过榜样力量,努力做好科学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樑,为早日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迷信案例

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查出搞封建迷信。2013年7月8日,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刘志军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起诉书中提到,刘志军是一个迷信的人,这也已成为铁路系统圈内公开的秘密。为求“平安”,刘志军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一些项目的开工竣工,刘志军都会请“大师”选择黄道吉日。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院,原铁道部大院门前有一对石狮子,据称是刘志军在2008年4月28日后命人安放在门口的,其目的是“驱邪震祟”。
刘志军和王林的合影刘志军和王林的合影
2014年春节,桂林市永福县委书记黄永跃拍板决定,给全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了100多万元补贴,据称,县委书记用《易经》算出发百万补贴不会出事。
原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迷信风水,达到了近乎荒唐的程度。周文斌以“讲授易经知识”为名,安排风水先生登上讲坛,还以学校名义聘请风水先生担任了学校顾问。2006年9月,南昌大学领导班子从老校区搬入新校区的办公楼后,周文斌请了一名风水先生为他看风水。为了辟邪和保障仕途顺利,风水先生建议周文斌在新校区行政办公楼前广场的一个特定位置埋些东西,周文斌照此执行。周文斌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则表示,在风水先生安排下,周文斌办公室内的布置也很讲究,“这里放个狮子,那里放一盆专门的花草,为的就是确保他官运亨通”。
2015年12月2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雪山“长期搞封建迷信活动”。为了“永镇风水”,白雪山在市政府大楼正对的盛元广场中轴线上立了一个巨大的青铜鼎。一个最滑稽的案例是,盛元广场的喷泉至少被改建过3次。原因是,白雪山觉得喷泉挡了风水。此外,其力推市区北扩的目的,多半是认为黄河是“龙贯宁夏”的主脉,搭上母亲河,能飞黄腾达。
黔西南州国土资源局原局长杨仕刚,把仕途的通达归因于风水、神灵的庇佑。迷信‘大师’指点,把祖坟跨县迁至‘风水宝地’,在办公大楼布置‘风水局’,办公桌上摆放‘定心罗盘’,网际网路上下载‘护身符’,出差在外,也必到名寺古剎寻访‘大师’,烧香拜佛,占卜命运。”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被指“烧香拜佛,非常迷信,”而他信奉的大师,正是王林。朱明国一直视王林为恩人,朱明国在海南任职期间曾被人举报,仕途遭遇巨大危机,帮他脱险的正是王林。王林表面上是在地下室连续“作法”两天两夜,实际则是利用其在官场的关係网,助朱明国过关。“朱明国顺利脱险后,专程去感谢王林,在机场见到王林时,当着众人的面给王林下跪。”朱明国烧香拜神,非常迷信,别墅里供奉着数尊神像。

社会危害

迷信不破除,社会难以健康发展。社会上或民间,有人以“算命”为标榜,推出计算机算命、特异功能预测等,动物算命,利用现代声、光、电等设备,製造种种神秘效果,欺骗愚弄民众。所有这些,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愈来愈大,那些搞迷信和伪科学的人便拉起“科学”的大旗以售其奸。不择手段地骗取钱财。还有一些地方以发展旅游,民俗文化,兴建各式各样的鬼府佛堂、庙宇祠堂。许多农民民众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宗教缺乏正确认识,逢庙必烧香,遇神佛必叩拜。在有的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日趋严重,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佛教解释

原文1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四 明信品第十一
释曰。信相差别有十三种。一者已生信。谓过去现在信。二者未生信。谓未来信。三者正受信。谓内信。四者似受信。谓外信。五者他力信。谓粗信。由善友力生故。六者自力信。谓细信。由自力生故。七者有迷信。谓恶信。由颠倒故。八者不迷信。谓好信。由无倒故。九者现前信。谓近信。由无障故。十者不现前信。谓远信。由有障故。十一者听法信。谓闻信。由闻生故。十二者求义信。谓思信。由思生故。十三者观察信。谓修信。由修生故。
原文2
释曰。障者相违义。多忘者。于已生信为障。懈怠者。于未生信为障。行迷者。于正受似受信为障。如先所受能受执着故。恶友者。于他力信为障。以倒法令受故。善羸者。于自力信为障。邪忆者。于不迷信为障。放逸者。于现前信为障。少闻者于听法信为障。不听了义故。闻喜者。于求义信为障。少思惟故。思喜及定慢者。于观察信为障。少修及不细观察故。
现代社会上认为迷信通常在儿童时代养成,佛学上有不同的观念。由于佛学认为有轮迴,因此一个人前世如果迷信,今生则很可能继续迷信,信心是迷者人格的一部分,难以被轮迴改变(否则谈论轮迴就没有意义)。
有人认为迷信是佛学上首先提出的字词,而在文化上经过演变而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字词。
“迷信”的一个义项是佛学术语。

相关名言

信仰和迷信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帕斯卡
科学是宗教迷信最有效的解毒剂。 ——亚当·斯密
尊重而不迷信权威,追求而不独占真理。——周海中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钱钟书
科学永远对抗着迷信以及一切矇昧无知的思想。 ——竺可桢
迷信者的见解模糊不清,伪君子则是一副假心肠。 ——狄德罗
在科学里,嘲笑腐儒,也就类似宗教里的嘲笑迷信。 ——爱默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