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兴祖传
《宋史·洪兴祖传》全书主要介绍洪兴祖生平记实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洪兴祖传
- 创作年代:元朝
- 作品出处:宋史
- 文学体裁:史传
作品原文
洪兴祖字庆善,镇江丹阳人。少读《礼》至《中庸》,顿悟性命之理,绩文日进。登政和上舍第,为湖州士曹,改宣教郎。高宗时在扬州,庶事草创,选人改秩军头司引见,自兴祖始。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博士。
上疏乞收人心,纳谋策,安民情,壮国威。又论国家再造,一宜以艺祖为法。绍兴四年,苏、湖地震。兴祖时为驾部郎官,应诏上疏,具言朝廷纪纲之失,为时宰相恶,主管太平观。
起知广德军,视水原为陂塘六百余所,民无旱忧。一新学舍,因定从祀:自十哲曾子而下七十有一人,又列先儒左丘明而下二十有六人。擢提点江东刑狱。知真州。州当兵沖,疮痍未瘳。兴祖始至,请复一一年租,从之。明年再请,又从之。自是流民复业,垦闢荒田至七万余亩。
徙知饶州,先梦持六刀,觉日:“三刀为益,今倍之,其饶乎?”已而果然。是时秦桧当国,谏官多桧门下,争弹劾以媚桧。兴祖坐尝作故龙图阁学士程璃《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卒,年六十有六。明年,诏复其官,直敷文阁。
兴祖好古博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着《老庄本旨》、《周易通义》、《繫辞要旨》、《古文孝经序赞》、《离骚楚词考异》行于世。
白话译文
洪兴祖字庆善,镇江丹阳人。他年少时读《礼》到《中庸》篇,顿时领悟到性命学的原理,学习成绩和文思日益进步。宋徽宗政和年间,他考取太学上舍进士,委任为湖州士曹官,改任宣教郎。高宗这时在扬州,一切草创,选人改秩由军头司引见,自洪兴祖开始。洪兴祖被召面试,授秘书省正字官,后升太常博士。
洪兴祖上书高宗,建议朝廷收揽人心,採纳臣下的策略计谋,安定民情,宏扬国威。又议论说,国家重建,一切应该效法宋太祖。高宗绍兴四年(1134),苏州和湖州发生了地震。洪兴祖当时为驾部郎官,应皇帝的诏令上书,明确地指陈朝廷的纪纲失误,为宰相所忌恨,被贬斥主管太平观。
后起用为广德军知军,他考察水源修建陂塘六百多处,使老百姓无旱灾之忧。又把学舍修建一新,并编定配祀孔子的先贤牌位,自十哲曾子以下列七十一人,又列先儒左丘明以下二十六人。由于政绩可观,洪兴祖被提拔为提点江东刑狱。后又为真州知州。真州当军事要冲,遭到金军的严重破坏犹未恢复。洪兴祖上任一开始,便请求朝廷免除一年的租税,得到批准。明年请求免租,又得到批准。从此,流民得到安置,生产恢复发展,开闢荒田达七万多亩。
后洪兴祖调任饶州知州。调任前,他先做了个梦,梦到自己手里拿着六把刀,醒了后说:“三把刀为益州,今增加一倍,该是饶州吧!”不久果然如此。是时秦桧掌权,谏官大多数出自秦桧门下,他们争着弹劾忠良,以讨好秦桧。洪兴祖曾为已故的龙图阁学士程王禹的《论语解》做《序》,被指控为语言中涉及到怨望朝廷,被除名编管昭州。不久逝世,终年六十六岁。第二年,皇帝下令恢复他的官,直敷文阁。
洪兴祖好古博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日离书。他撰写的《老庄本旨》、《周易通义》、《繫辞要旨》、《古文孝经序赞》、《离骚楚辞考异》都流行于世。
洪兴祖上书高宗,建议朝廷收揽人心,採纳臣下的策略计谋,安定民情,宏扬国威。又议论说,国家重建,一切应该效法宋太祖。高宗绍兴四年(1134),苏州和湖州发生了地震。洪兴祖当时为驾部郎官,应皇帝的诏令上书,明确地指陈朝廷的纪纲失误,为宰相所忌恨,被贬斥主管太平观。
后起用为广德军知军,他考察水源修建陂塘六百多处,使老百姓无旱灾之忧。又把学舍修建一新,并编定配祀孔子的先贤牌位,自十哲曾子以下列七十一人,又列先儒左丘明以下二十六人。由于政绩可观,洪兴祖被提拔为提点江东刑狱。后又为真州知州。真州当军事要冲,遭到金军的严重破坏犹未恢复。洪兴祖上任一开始,便请求朝廷免除一年的租税,得到批准。明年请求免租,又得到批准。从此,流民得到安置,生产恢复发展,开闢荒田达七万多亩。
后洪兴祖调任饶州知州。调任前,他先做了个梦,梦到自己手里拿着六把刀,醒了后说:“三把刀为益州,今增加一倍,该是饶州吧!”不久果然如此。是时秦桧掌权,谏官大多数出自秦桧门下,他们争着弹劾忠良,以讨好秦桧。洪兴祖曾为已故的龙图阁学士程王禹的《论语解》做《序》,被指控为语言中涉及到怨望朝廷,被除名编管昭州。不久逝世,终年六十六岁。第二年,皇帝下令恢复他的官,直敷文阁。
洪兴祖好古博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日离书。他撰写的《老庄本旨》、《周易通义》、《繫辞要旨》、《古文孝经序赞》、《离骚楚辞考异》都流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