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气旋加菲洛

气旋加菲洛

气旋加菲洛

特强热带气旋加菲洛(英语:Very Intense Tropical Cyclone Gafilo;法语发音:[ɡafil];也称为气旋加菲洛)是西南印度洋有记录以来最强热带气旋。加菲洛规模异常庞大猛烈,是2003-2004年气旋季最致命、最具破坏性的热带气旋,导致马达加斯加至少237人丧生,并造成大约2.5亿美元(2004年)的损失,成为该岛国自有效记录以来最惨重风暴。

加菲洛从迪戈加西亚岛南方形成,3月3日增强至中等热带风暴,3月4日成为热带气旋,更在3月6日达到特强热带气旋。3月7日早晨,加菲洛登入马达加斯加,穿越马达加斯加后于莫三比克海峡重组直至3月9日再次登入马达加斯加。在陆地上打转3天以后,该系统于3月13日抵达印度洋,并在3月14日转化为副热带低气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气旋加菲洛
  • 外文名:Very Intense Tropical Cyclone Gafilo
  • 评级  MFR:特强热带气旋
  • 评级  SSHS:五级热带气旋
  • 形成日期:2004年3月1日
  • 消散日期:2004年3月18日
  • 补充(1):3月15日转化为温带气旋
  • 风力 十分钟:230km/h(145英里/小时)
  • 风力 一分钟:260km/h(160英里/小时)
  • 最低气压:895毫巴(百帕);26.43inHg
  • 补充(2):西南印度洋气压最低记录
  • 伤亡:237死亡,181失蹤
  • 损失:$4.5亿(当年美元价值)
  • 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

简介

2003 3004年西南印度洋气旋季的一部分。

气象历史

2月29日,有个扰动在迪戈加西亚岛南方的季风槽形成,隔天法国气象局留尼旺分部(MFR)对其升格热带扰动。儘管3月2日中等东侧垂直风切导致中心外露,深对流组织改善、中等极向流出仍让联合颱风警报中心(JTWC)对此副热带脊线北方的系统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不过系统也藉由短暂加速移动削弱了垂直风切。由于3月3日中心上方深对流组织逐步改善,系统因而增强至热带低气压,随即再增强至中等热带风暴并由模里西斯次区域热带气旋谘询中心命名“加菲洛”(Gafilo),不久后MFR更升格加菲洛为强热带风暴。到了晚上,加菲洛移速减慢并沿着正建立的副热带脊线北侧往西北西移动,同时它达到了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一级。
风暴路径图风暴路径图
儘管乾空气在3月4日显着抑制深对流,MFR仍旧凭藉云捲风眼而升格加菲洛为热带气旋,当时这风暴正开始扩张顺时针环流并向西南西移动。加菲洛在3月5日获得双流出通道,因而快速增强,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四级,MFR也在晚上升格加菲洛为强热带气旋。到了3月6日,不仅海平面温度超过29°C,来自西侧的非典型第三条流出通道让条件更加优越,促使MFR在06Z升格加菲洛为特强热带气旋。在这时候,加菲洛已拥有十分清晰、浑圆、温暖的直径20海里(37千米;23英里)风眼,也同时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五级。到了12Z,虽然微波扫描图像显示眼壁置换周期已开始,加菲洛仍获得巅峰,十分钟持续最大风速达到125节(230公里/小时、145英里/小时),气压亦降低至895百帕。
3月4日的热带气旋加菲洛3月4日的热带气旋加菲洛
之后加菲洛受地形干扰而稍微减弱,随即在3月7日早晨登入马达加斯加安塔拉哈,并沿着东南方的副热带脊线西北侧往西南移动。不同于其他风暴,加菲洛罕见的大环流让外围部分仍留在海上,导致这个陆上低气压只会稳步减弱。3月8日中午之前,加菲洛以中等热带风暴强度抵达莫三比克海峡,然而最强风力都在北侧。到了3月9日,加菲洛首先近乎滞留,然后沿着东方的副热带脊线西侧往东南移动,马达加斯加气象站在中午的观测资料促使MFR升格加菲洛为强热带风暴,但JTWC最佳路径分析加菲洛在同一时间已低于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一级。
加菲洛在3月9日晚间登入马达加斯加穆龙贝北方,之后在马达加斯加南部开始长达3天的顺时针转圈。登入后加菲洛减弱更甚,JTWC分析它在3月11日已于陆地消散,MFR也在这个陆上低气压于3月12日早晨往东南移动时发布最后警报,然而MFR在中午出乎意料地再次对该毫无组织的系统发布警报,因为预测残余中心将回到海上。到了晚上,凭藉低层环流中心上改善的深对流、极向流出、微弱垂直风切,JTWC对这个陆上残余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3月13日早晨,加菲洛以热带扰动强度抵达印度洋,不过JTWC以低层环流中心欠缺组织、垂直风切转为中等为由取消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加菲洛在3月14日于留尼旺南方转化为副热带低气压,这时候良好的高层幅散与温暖的26°C至29°C海平面温度让深对流增强,低层环流中心上的云簇变得更有组织。晚上达到副热带时期较弱的巅峰以后,加菲洛就在3月15日转化为温带低气压并往东移动。西南方正建立的副热带脊线让这个温带低气压在3月16日移速减缓并转往西北移动,之后这低气压继续缓慢减弱,直到3月18日完全消散为止。

影响

马达加斯加

加菲洛带给马达加斯加强劲风势与丰沛降雨。首次登入后半天,马哈赞加附近仍可在3月7日晚上观测到飓风级风力。加菲洛3月9日在莫三比克海峡重组时,迈因蒂拉努的雨量多达190毫米、陶拉纳鲁更记录到242毫米。在加菲洛于陆上打转3天期间,穆龙达瓦于3月11日记录到238毫米降雨。
由于1个月前艾丽塔已重创马达加斯加,加菲洛为该国带来的损失因而极为惨重。塔那那利佛的国家救援委员会统计237人死亡、181人失蹤、879人受伤、304000人无家可归(单独安塔拉哈就有174000人),超过20000栋房屋全毁,413栋公共建筑、3400座学校受损,其中1400座全毁。联合国估计多达700000人受灾,其中280000人需要立即协助。
儘管在加菲洛中心北方300公里,渡轮“Samson”仍在3月7日夜间于马哈赞加西北方的港口外海沉没。加菲洛一道狭窄但强劲的雨带造成海象非常恶劣,让该渡轮引擎故障并瞬间翻覆。罹难者数目仍旧无法确定(船上有正式120人),只有3人漂浮、搁浅、并从该船难获救。
在安塔拉哈,粮食价格狂涨35%,港口严重受损而难以使用,连线这城市与外围村庄的道路与桥樑都无法通行,电力、水源、通讯亦全面中断。整体而言,加菲洛在马达加斯加主要于北部、西北部、西南部造成洪灾,严重损害香草、稻米、香蕉等作物,在许多地方这些作物甚至可能已全部受损。
此外,虾收穫亦受打击。部分区域已受艾丽塔影响,导致资源耗尽。由于没立即处理,水性疾病如疟疾、腹泻即发生,甚至霍乱可能在6到8周之间肆虐。
马达加斯加马哈赞加受损的海岸线马达加斯加马哈赞加受损的海岸线

其他岛屿

加菲洛对西南印度洋其他岛屿仅造成极少损失,但降雨却相当丰沛。儘管距离加菲洛中心很遥远,留尼旺仍在48小时内观测到393毫米,塞席尔在3月4日也有159毫米。特罗姆林岛曾在加菲洛南方160公里,十分钟持续最大风速仍可达到49节、阵风更达到66节。在3月7、8日期间,马约特记录到100至275毫米降雨。

善后

因为加菲洛,马达加斯加政府于2004年9月通过跨部会命令17939/2004,明订出口库存与新取得的蔷薇木为“抢救财货”,导致萨瓦区的国家公园进入无政府状态,伐木者大量砍伐蔷薇木与黑檀木,与加菲洛带来的损失不大相称。在这段时期,马洛杰基国家公园报告因为授予出口权利,公园内恢复伐木了。风暴2年过后,2006年政府通过跨部会命令16030/2006,出口禁令才恢复,但是不久前出口商才在2005年10月游说政府“按照运营商表达的不满”延展备忘录923/05。出口商在2006年与2007年受热带气旋影响时,获得授权鼓励囤积大量木材于武希马里纳与安塔拉哈周边。

记录

凭藉十分钟持续最大风速125节(230公里/小时、145英里/小时)与气压895百帕,加菲洛成为有可靠记录以来西南印度洋最强热带气旋,也是1982年克里斯-达米亚以来本区域首个气压低于900百帕的热带气旋。加菲洛在3月7日以特强热带气旋之姿搭配十分钟持续最大风速120节(220公里/小时、140英里/小时)与气压905百帕登入马达加斯加,与2002年的哈里并列有记录以来登入马达加斯加甚至非洲最强风暴。
查论篇全球各个洋面有记录以来最强的热带气旋
北印度洋阿拉伯海
超级气旋风暴古努(2007)—920hPa
南大西洋
热带气旋卡塔琳娜(2004)—972hPa
西北太平洋
颱风泰培(1979)——870hPa
北印度洋孟加拉湾
超级气旋风暴05B(1999)—912hPa
北大西洋
飓风威尔玛(2005)—882hPa
南太平洋
热带气旋佐伊(2002)—890hPa
澳大利亚
强烈热带气旋莫妮卡(2006)—905hPa
中北太平洋
飓风伊欧凯(2006)—915hPa


西南印度洋
气旋加菲洛(2004)—895hPa
东北太平洋
飓风帕特丽夏(2015)—872hPa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