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立太子令

立太子令

《立太子令》是东汉末年曹操所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立太子令》
  • 出处:《御览》
  • 作品体裁:散文
  • 年代:东汉末年
  • 作者:曹操

作品原文

告子文:汝等悉为侯,而子桓独不封,止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矣。(《御览》二百四十一引《魏武》。案:鄂陵侯彰,字子文。)

作品鉴赏

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帝王立嗣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皇帝去世后遗诏立嗣,确定皇位的继承;一种是生前先立太子为储君,帝王去世后,太子继位。
首创皇帝制度的秦始皇是遗诏立嗣,去世后遗诏被赵高、李斯等权臣篡改,导致天下大乱,秦王朝短命而亡。西汉建立以后,汲取秦灭亡的教训,改为生前立嗣。
东汉建立以后,刘秀採用先立太子的方式:“(建武)二年,立皇子彊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增郎、谒者、从官秩各一等(《后汉书·光武帝纪》)。”
曹操之前的两汉帝王,都採取生前立嗣的方式。曹操立太子也是这种传统方式的沿用和继承。仔细研读曹操立太子令,这不像是一道命令,更像是和子文的书信或是谈话记录。
这与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立王后令相比更加明显:“夫人卞后,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今进位王后,太子诸侯陪位群卿上寿。减国内死罪一等(《魏志·卞皇后传》)。”
二者相比,不难看出,立王后令正式、规範、隆重;立太子令内容简约,形式随意。
从意义上相比,立太子的意义要远远重于立王后,是国之根本,是关係到政权稳定和继承的重大事件,一般都大赦天下、封赏群臣、赐民与爵。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