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丘北经验

丘北经验

丘北经验

丘北经验是指云南省东南部的丘北县在建设发展当地公路交通网路,培育农村客运市场,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丘北经验
  • 外文名:丘北经验

基本概念

丘北县盛产的辣椒,风景优美,林业发达,是云南省度假休闲基地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云南省林业重点县,优质菸叶基地。因此当地的公路交通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发展公路交通的过程中,丘北县各级各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建设农村公路网路、培育农村客运市场、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路、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丘北县实际的工作模式,给其他地区发展农村公路网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乡村公路乡村公路

历史背景

2004年1月26日,在丘北县境内发生了一起农用车载人死亡27人,受伤50余人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县委、政府痛定思痛,反思事故成因,积极向州委政府和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汇报,提出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试点工作的构想,得到州委、州政府和交警总队的重视支持,与2004年4月全面开展了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探索解决民众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的试点工作。成立了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为组长,以文山州交警支队支队长和丘北县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实施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广大民众开展了集中整治拖拉机、低速货运汽车、三轮车非法载人等问题,严查严管,取缔、报废1155辆无牌无证的拖拉机和低速货运汽车,取缔无序营运的三轮机车600余辆,在全县範围内打击和取缔了2500辆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资格。通过整治,非法载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随之而来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是农民出行更加困难。事故发生前,丘北县每天约有800至1300人乘坐非法运营车辆出行,集中整治后,非法运营车辆不能载人,客车又不够坐,农民出行难问题更加突出。是经济发展受到影响。集中整治后,部分农民的农产品运不出来,不能变为商品,所需货物运不进去,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是民众与职能执法部门的干部产生对立情绪。对职能执法部门的严格管控不理解、不支持。是潜伏更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民众乘坐非法营运货车,发现执法干警路查就下车,过了关卡又重新上车;少数民众为了躲避查堵,半夜三更乘坐拖拉机赶集。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丘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调研,在解决农民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主要做法

(一)规範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多渠道增加客运车辆,确保农民能坐上车、坐上安全车。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实行重点整治和整合客运资源有机整合。是从源头上抓好交通安全管理,坚决取缔无牌、无证车辆;是建立机动车档案,实行“一车一档”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对车辆和驾驶人的资质审查,对每辆机动车、驾驶人由各村建立详细的管理档案和台帐,在驾驶人熟知管理规定的情况下,签订车辆的购入、使用性质、转卖责任书,把以上行为纳入政府许可範围,凡不按责任书规定使用的,限制其在辖区上路,对遵章守纪的,经乡(镇)交通运输协会评议予以奖励。使其做到机动车辆底数清、情况明;是对车辆、驾驶员实行“一盯一”的管理方式,把全县低速车、拖拉机按属地分配到各乡(镇)干部和工作人员头上,实行“一帮一”的监管办法,并规定时间对挂鈎对象进行教育,面对面地和车主(驾驶人)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监督其规範使用并及时进行登记、检验;是实行县有关只能部门“治大治难”,乡(镇)党委、政府“治小治易”,干部包点、包线的事故“黑点”治理责任制。把一名乡(镇)干部与一个村民委或一条线路或一个村小组挂起钩来,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定人、定点、定线路、定任务、定时间管理。建立了交通运输协会、乡(镇)聘请交通协管员、村民委(自然村)聘请交通安全员的长效机制,做到全县1263个自然村村交通安全有人抓、有人管,人员、责任落实;是在乡(镇)成立安全监督管理站,由一名乡(镇)分管交通的领导任站长,由派出所所长任副站长,设交通协管员,负责维护辖区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把公安机关的打、防、控、管制套用到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上来;是在县城和乡镇建客运站,并在行政村设定候车亭、招呼站,形成以县城为基点,辐射广大农村的客运线路班次网路,满足广大农村民众安全有序的乘车需要;是对全县客运车辆进行“四统一”:按照统一农村客运线路,统一农村客运票价,统一农村客运车身颜色,统一农村客运站(点)的要求,并把在县城郊区非法无序营运的139辆微型麵包车重组纳入有序管理,新投放100辆计程车和140辆大中型客车,初步形成了城乡客运网路。每逢节日和赶集天,还由客运公司组织“赶集车队”,满足农民赶集需求。
(二)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办法,吸纳民间资金修建改建道路,参与农村客运。针对能通客车公路少、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困难的实际,丘北县委、政府决定,出让乡村公路客运经营权,鼓励私营企业投资建设农村公路和客运站(点),实行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权与农村道路修建改建“捆绑”的方法,谁出资修路,就给谁该路段一定年限内客运班线的经营权。为调动民营企业投资修路、建站的积极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新修公路的给予每公里1万元的补助;对改建公路的给予每公里0.6万元的补助;对建农村客运站的除给予徵用土地优惠政策外,每建一站补助30万元,解决了5个乡(镇)22个村民委、100余个村小组的民众出行。
(三)政府优惠扶持民营业主,民营业主让利民众,让广大山区农民能坐得起车。在发展农村客运工作中,丘北县委、政府注重保护投资业主利益,让业主有利,愿投资、可巩固、能发展,做到稳步推进。是结合农村公路客运实际,制定农村非等级公路客运準入标準,由交通、公安、安监、运政等相关部门对公路进行共同审验,审验合格后,办理公路营运手续;是减免交通规费,降低客运成本,从而降低客运票价,让农民坐得起车。对村到村、村到乡、乡到乡之间固定线路上行驶的客车,免徵公路养路费、客运附加费及运输管理费。对从事县到乡(镇)客运的班车,减征50%的交通规费;是承担农村客运公路管养的农村客运车辆,免收各种税费。公车、赶街车不负责客运公路管养的农村短途客运车辆,减半徵收各种税收、运输管理费、工商管理费。公安交警部门办理车辆落户及检审,只收取工本费(车辆购置附加税不在减免範围);是加入交通协会的农村客运车辆,享受现行养路费包交优惠政策。不上公路行驶,不从事货运经营的拖拉机、低速货车,不收任何税费,落户和检审只收工本费。经营者负担减轻了,票价也大大降低,民众从中得到了实惠。
由于管理方法得当、措施有力,管控与疏导并举,丘北县的道路交通状况发生了个明显变化:是农民出行明显方便。全县形成了覆盖主要乡(镇),惠及30万农民的客运网路,农村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年增加20%,集市贸易活跃,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是农民民众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是城乡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拖拉机、低速货运汽车非法载人和无牌无证行驶、非法经营客运等现象明显减少,农村客运市场得到净化。四是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五是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主要经验

(一)敢于挑战,开拓进取,在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思想认识上有新突破。“1.26”事故发生后,丘北县委、政府痛定思痛,认真吸取血的教训,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整治了非法车辆违章载人等突出问题。并重视整治后出现的新情况问题,深入开展调研,认真查找问题癥结,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确定了抓交通安全“疏堵并举,管放结合,标本兼治”的知道思想,把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农民出行不安全问题与农民出行难问题统筹考虑,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农村道路交通事业,培育壮大农村客运市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二)打破陈规,创新谋变,在农村客运经营权的体制机制上有新的突破。丘北县委、政府把经营权改革作为发展农村道路交通的“助推器”,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管养,谁受益”的思想,通过市场化运作,向社会有条件地公开出让经营权,实施农村“路、站、运一体化”发展办法,加快农村道路交通事业建设。这一举措的实施,改变了过去“驾驶人跑车,政府修路”的经营主体与投资主体分离的状况,实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客运经营权的出让,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资金和民间资本踊跃参与农村道路、站点、客运建设,农村客运市场空前活跃。丘北县推行的“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管养”以及“政府出政策,老闆出资金,民众出力气,部门抓监管”等做法,有效化解了农村修路难、养路难的难题,在农村公路养护的长效机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上有新突破。丘北县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政府能办的事全力办好,政府无力抓的事让给社会、让给企业、让给市场,形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兴起了乡村公路建设的热潮。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政府通过适当补助、税费优惠、出让经营权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兴修乡村公路17条250公里,是县财政每年预算投入公路建设50万元的60倍,由于引导得当,方法对路,激活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带来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效应。
(四)政策扶持,企业让利,在农民民众得到实惠上有新突破。丘北县实施一系列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改革措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民众出行能坐安全车,能乘便宜车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县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投资业主的资金补助减免税费、服务优先,降低準入门槛等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村客运的经营成本,使企业在得利经营的同时,降低客运票价,让利于人民民众,保证人民民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客运票价降低了,民众就不会乘坐非法营运车,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有了根本保障。
(五)科学规划,规範管理,在农村客运网点的布局和建设管理上有新突破。围绕“路、站、运”一体化建设目标,一是做好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规划,逐条搞好设计施工方案和投资概算、客流物流、运力需求等方面指标分析,明确政府扶持政策,提出投资业主的权利义务,形成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建设。二是布局以县城客运站为中心,以乡(镇)客运站为依託的客运网路,充分发挥其辐射功能,向广大农村延伸。三是组建农村客运公司和成立农村运输协会整合运力资源,增加了农村客运车辆,保证农民民众出行有车坐。两年来,丘北县在没有财政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共增加了农村客运车辆300多辆,有效缓解了农民乘车难问题。四是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严防道路事故的发生。丘北县从县到乡,从乡到村,从乡镇干部到村级干部,从村级干部到驾驶人,层层签订了安全管理、安全驾驶责任书,并实行了“一车一档”、“一帮一”、“一盯一”等管理办法,认真落实了各负其责的事故危险路段治理责任制,有效遏制了农村道路事故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