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南疆的区域历史与族群文化
《中国南疆的区域历史与族群文化》是2016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杜树海。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南疆的区域历史与族群文化
- 作者:杜树海
- 定价:¥45元
-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27
- 开本:18开
- 字数:250
- 版次:2016年12月 第1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南疆广西地区的区域历史、历史人类学、族群文化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内容包括两汉时期岭南合浦郡,从“议征安南”看明嘉靖时期的意识形态,广西太平州“开圩”现象再探讨,广西灕江上游流域马援崇拜考察,桂林潜经村回族族群认同考察,广西十万大山南屏瑶族生产方式与历史文化调查,广西京族生产方式转型研究等篇章。
目录
区域历史篇
第一章 去珠复还:两汉时期中原王朝视野下的合浦郡
一、郡县制、珍物产与“徙合浦”
二、逾南岭、通丝路与“铸田器”
三、驭海岛、征交趾与“夷内属”
第二章 兴灭继绝:从“议征安南”看明嘉靖时期的意识形态
一、作为“议征安南”背景的“大礼议”
二、安南莫氏篡国与明廷议征安南
三、土司承袭紊乱与王朝的控制、干预
结语:理解“意识形态”
第三章 “后见之明”:清末民初广西太平州“开圩”现象再探讨
一、广西圩镇研究的“範式问题”与研究资料的误解
二、清末民初广西太平州“开圩”碑刻再理解
三、清末民初广西太平州免役碑刻的历史内涵
结语:“找材料”与“看材料”
历史人类学篇
第四章 广西灕江上游流域马援崇拜地方化考察
一、敬神:灵渠边的祠庙与渠之修治
二、结盟:伏波史迹的建构与庙宇迁建
三、易名:桂林伏波山、还珠洞的命名历史
结语:知识分子、伏波将军与民间神
第五章 桂林潜经村回族族群认同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一、潜经回族族源历史的歧异性及其解读
二、国家在场:潜经回族族群认同的建构过程
第六章 广西回族抗战的历史人类学分析
一、广西回族的抗战活动述要
二、兴教与建国:族群视野下的广西回族抗战
结语:中国的国家建设与族群(民族)问题
族群文化篇
第七章 广西十万大山南屏瑶族生产方式与历史文化调查
一、刀耕火种:南屏瑶族传统生产方式及其评价
二、南屏瑶族生产方式转型的个案研究
三、南屏瑶族生产方式转型的特徵、问题与对策
四、迁徙的民族,流动的文化
结语:生产方式与文化
第八章 广西京族生产方式转型的模式研究
一、京族传统生产方式及其遭遇的挫折
二、多元推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京族生产方式转型
结语:挑战与机遇
学术评论篇
第九章 詹姆斯·C.斯科特的Zomia研究及其批评
一、《不被统治的艺术》的主要内容
二、《不被统治的艺术》的写作特徵
三、中国山地经验对斯科特研究的修正
第十章 泰傣民族起源研究述论
一、西方学者肇始的“南迁说”与泰国学者的回应
二、国外“土着说”的兴起与中国学者的加入
三、“土着说”的动摇与“西迁说”的广泛认同
第十一章 中西学界关于神明“标準化”与仪式“正统行为”的争论
一、提出:华琛与神明“标準化”、仪式“正统行为”的概念
二、修正:“伪标準化”与异端标準化
三、延展:从“标準化”到“正统化”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去珠复还:两汉时期中原王朝视野下的合浦郡
一、郡县制、珍物产与“徙合浦”
二、逾南岭、通丝路与“铸田器”
三、驭海岛、征交趾与“夷内属”
第二章 兴灭继绝:从“议征安南”看明嘉靖时期的意识形态
一、作为“议征安南”背景的“大礼议”
二、安南莫氏篡国与明廷议征安南
三、土司承袭紊乱与王朝的控制、干预
结语:理解“意识形态”
第三章 “后见之明”:清末民初广西太平州“开圩”现象再探讨
一、广西圩镇研究的“範式问题”与研究资料的误解
二、清末民初广西太平州“开圩”碑刻再理解
三、清末民初广西太平州免役碑刻的历史内涵
结语:“找材料”与“看材料”
历史人类学篇
第四章 广西灕江上游流域马援崇拜地方化考察
一、敬神:灵渠边的祠庙与渠之修治
二、结盟:伏波史迹的建构与庙宇迁建
三、易名:桂林伏波山、还珠洞的命名历史
结语:知识分子、伏波将军与民间神
第五章 桂林潜经村回族族群认同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一、潜经回族族源历史的歧异性及其解读
二、国家在场:潜经回族族群认同的建构过程
第六章 广西回族抗战的历史人类学分析
一、广西回族的抗战活动述要
二、兴教与建国:族群视野下的广西回族抗战
结语:中国的国家建设与族群(民族)问题
族群文化篇
第七章 广西十万大山南屏瑶族生产方式与历史文化调查
一、刀耕火种:南屏瑶族传统生产方式及其评价
二、南屏瑶族生产方式转型的个案研究
三、南屏瑶族生产方式转型的特徵、问题与对策
四、迁徙的民族,流动的文化
结语:生产方式与文化
第八章 广西京族生产方式转型的模式研究
一、京族传统生产方式及其遭遇的挫折
二、多元推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京族生产方式转型
结语:挑战与机遇
学术评论篇
第九章 詹姆斯·C.斯科特的Zomia研究及其批评
一、《不被统治的艺术》的主要内容
二、《不被统治的艺术》的写作特徵
三、中国山地经验对斯科特研究的修正
第十章 泰傣民族起源研究述论
一、西方学者肇始的“南迁说”与泰国学者的回应
二、国外“土着说”的兴起与中国学者的加入
三、“土着说”的动摇与“西迁说”的广泛认同
第十一章 中西学界关于神明“标準化”与仪式“正统行为”的争论
一、提出:华琛与神明“标準化”、仪式“正统行为”的概念
二、修正:“伪标準化”与异端标準化
三、延展:从“标準化”到“正统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