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地理讲座
《世界经济地理讲座》是1940年光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И. А. 维特威尔。
基本介绍
- 书名:世界经济地理讲座
- 作者:(苏)И. А. 维特威尔
- 译者:胡明
- 类别:经济地理
- 出版社:光明书局
- 出版时间:1940
章节目录
目录
第一篇资本主义世界总论
第一章世界的分割
帝国主义时代以前的殖民地侵夺
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侵夺
帝国主义体制内中间地位的国家及半殖民地
瓜分世界与帝国主义列强间竞争的尖锐化
引到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矛盾
帝国主义大战和世界经济分裂为两种体制
战后世界的政治地图
第二章按经济类型及发展水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差别
第一节高度资本主义的国家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标誌—机器製造业的发展
工业的经济类型或工—农业的经济类型
铁路网的发展
资本输出
财富的分配与普罗列塔利亚化的程度的对比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构成
第二节有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中等水準的国家
第三节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及属国
移民的殖民地
殖民地国家的标誌
殖民地国家的农业
原料资源及动力资源的利用
製造工业
第三章世界经济恐慌
转到特种萧条
第二篇欧罗巴洲
第一章大不列颠(英国)
构成及规模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理状态
地平面、河流、海岸线
矿藏及水力
气候
土壤、植物、动物界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地理上伟大发现以前的英国地位
争取海上的统治权
刼掠殖民地与原始积蓄
由农民剥夺土地及创造普罗列塔利亚
工业革命
劳动者阶层的状况
英国的工业独占及殖民地独占
丧失工业的支配权
英国战后的衰落
第三节居民
民族的构成
人口的密度、城市
移民
劳动者阶层的生活条件
第四节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徵
第五节工业
动力资源及原料资源
工业的一般特徵
旧的输出部门
对旧企业改组的企图
新部门
第六节农业
英国农业的意义
农业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
农业的专门化
渔业
第七节区域
第一段英格兰东南部(伦敦区)
一般特徵
伦敦港
伦敦的居民
伦敦的地理
英格兰东南部——伦敦近郊
第二段英格兰西南部
第三段英格兰北部及西部
一般特徵
北明翰及设菲尔德金属工业区
威尔斯南部煤炭及冶金区域
约克夏及兰开夏纺织区
英格兰北部煤炭、冶金及造船区域
第四段苏格兰
中部苏格兰工业区
爱尔兰山地区
第八节运输
海上运输
国内运输
第九节对外贸易
资本输出和支付平衡
第十节不列颠帝国
规模及重要性
不列颠帝国的政治构成
不列颠帝国的地理
不列颠帝国内部的联繫及矛盾
巩固帝国统一的企图
第十一节大不列颠的国际情况
与其它帝国主义列强的关係
大不列颠和苏联
第十二节爱尔兰
自然环境
简略的经济—历史纲要
北爱尔兰
爱尔兰自由邦
第二章法国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理状态和国境
地面及河流
矿物富源及水力
气候、土壤、植物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第一段大战以前的法国
工业发展的薄弱性
法国是国际的高利贷者
农业恐慌及工业发展的强化
第二段战后的法国
大战对法国工业的影响
战后的工业化
通货膨胀是掠夺劳动大众
第三节居民
民族的构成
居民很薄弱的增加
劳动力的缺乏及外人移入
人口的密度、城市
第四节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徵
第五节工业
一般特徵
动力
工业的主要部门
第六节农业
农业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般特徵
养畜业
农业
第七节区域
第一段北部区域
一般特徵
巴黎的发展
巴黎的重要性
巴黎的地理
海港
北部矿工业及纺织业区域
第二段法国东部
洛林
亚尔萨斯
第三段里昂工业区域
第四段西北部农业区域
第五段西南部农业区域
第六段中南部农业区域(中部山地区域)
第七段地中海沿岸
第八节运输
第九节对外贸易及支付平衡
第十节法国的殖民地领有
第十一节法国和苏联
第三章荷兰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主要各部门
殖民地
第四章比利时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主要各部门
第五章德国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理状况、国界
地面
河流
矿物富源及水力
气候、土壤、植物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的落后
德国工业发展的起始及其政治的统一
德国的工业化及德帝国主义的成长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德国的损失
德国资本主义的复兴及其特别的矛盾
恐慌和法西主义的革命
第三节居民
第四节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徵
第五节工业
一般特徵
矿工业及能力生产
五金工业及机器製造业
化学工业
纺织工业和印刷工业
第六节农业
农业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农业和养畜业
第七节区域
第一段德国东部
柏林
西里西亚
第二段莱茵——卫斯特华里工业区
第三段德国中部工业区域
第四段西北部港口的及养畜的区域
第五段西南部工农业区域
第六段巴伐利亚农业区域
第八节运输及对外贸易
第九节德国的国际情况
向东方的侵略
德国和苏联
第六章义大利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理状况
义大利北部
亚平宁半岛及海岛
对于农业及工业的环境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第三节居民
第四节经济的一般特徵及工业
第五节农业
第六节区域
第一段义大利北部
第二段义大利南部
第七节对外贸易
第八节义大利的国际情况
义大利和苏联
第七章瑞士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面及河流
气候和植物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第三节经济及居民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工业
农业
区域
第四节瑞士的国际情况
第八章多脑河各国
奥—匈帝国及其分裂
在多脑河各国的帝国主义矛盾
第一节奥地利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工业和农业
劳动者阶层的状况与革命危机
国际情况
第二节匈牙利
匈牙利的构成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
第三节捷克斯拉夫
第一段自然环境
第二段居民
民族的构成
居民及城市的分布
第三段经济
一般特徵
工业
农业
第四段国际情况
第九章西班牙和葡萄牙
第一节比里牛斯半岛(伊比利亚半岛)的自然环境
地理状态及地面
气候和植物
河流
矿物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势力
比里牛斯半岛各国的衰落
西班牙的革命
第三节西班牙
一般特徵
居民
农业
工业
运输及对外贸易
殖民地
第四节直布罗陀
第五节葡萄牙
第十章巴尔干各国
第一节巴尔干半岛总论
自然环境
居民
帝国主义的矛盾和政治地图的删改
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南斯拉夫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农业
工业
运输、对外贸易、外国资本
第三节阿尔巴尼亚
第四节保加利亚
自然环境
经济及居民
第五节希腊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区域
外国资本及对外联繫
第十一章斯堪的纳维亚各国
第一节丹麦
自然环境
经济
冰洲
第二节挪威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
世俾兹毕尔根
第三节瑞典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工业
农业
运输及对外贸易
第十二章苏联的西邻
第一节芬兰
独立芬兰的形成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
芬兰与苏联
第二节沿波罗的海各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苑)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及立陶宛分为独立国
第一段自然环境
第二段爱沙尼亚的和拉脱维亚的经济及居民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农业
工业
第三段立陶苑的经济及居民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农业和工业
第四段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与苏联
第三节波兰
第一段自然环境
地面及河流
气候、土壤、植物
矿藏
第二段居民
第三段经济的一般特徵
第四段农业
第五段工业
第六段区域
第七段运输及对外贸易
第八段波兰和苏联
第四节罗马尼亚
第一段自然环境
第二段居民及经济
居民
经济的一般特徵
农业
工业
运输及对外贸易
第三段罗马尼亚与苏联
第三篇亚美利加洲
第一章美利坚合众国(美国)
第一节自然环境
国界及海岸线
地面
内水
矿物富源
气候
土壤、植物、动物界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在北美的英国殖民地及美国的形成
一八六一年——六五年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发展
美国资本主义的繁荣及过渡到帝国主义
美国占世界的首位及恐慌
第三节居民
外人移入与「美利坚化」
黑人和印第安人
居民的密度及主要城市
第四节经济的一般特徵
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
生产集中高度技术及劳动生产性
先前发展速度的丧失
工农业的经济类型
对国外市场依存性的程度
第五节工业
矿工业
製造工业
第六节农业
农业的社会条件及其恐慌
农业的生产性及其主要部门
第七节区域
第一段北部
工业的东北
沿湖工农业区域(近西)
农业的中西区域
第二段南部
第三段西部
第八节运输
巴拿马运河
第九节对外贸易
第十节美国的国际情况
美国和苏联
第二章加拿大
第一节自然环境
国界和海岸线
地平面和内水
矿物富源
气候、植物、动物界
第二节居民
第三节经济的一般特徵
第四节区域
东区
中部加拿大
西部加拿大
第五节加拿大和苏联
第三章拉丁美洲
构成、规模、对帝国主义的从属性
第一节自然环境
海岸线、地面、河流
气候和植物
矿物富源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过去殖民地的拉丁美洲
独立共和国的形成及她们对英国资本的隶属
英美在拉丁美洲的竞争
第三节居民和阶层关係
居民的民族构成
居民的密度和主要城市
阶层关係
第四节主要的生产部门
农业
矿工业
製造工业
恐慌
第五节阿根廷
经济的一般特徵
区域
第六节巴西
经济的一般特徵
区域
第四篇亚细亚洲
第一章日本
构成及规模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面及河流
气候和植物
矿物富源
第二节现代日本帝国的起源
日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封建日本的落后及一八六八年未曾完成的布尔乔亚革命
日本在帝国主义强国中的转变及其第一次侵获
日本在帝国主义大战中的侵获
一九三一年以来对中国的进攻及向前侵略的準备
第三节居民
第四节经济的一般特徵
发展的资本主义与封建残余的结合
军事威力与比较薄弱的经济基础
第五节农业
耕区的土地分配
土地所有权与土地利用权
养畜业
渔业
农作
第六节工业
动力资源
金属的採掘量及熔炼量
製造工业
第七节区域
本州岛岛
九州岛岛
四国岛
北海道岛
第八节运输和对外贸易
运输
对外贸易
第九节日本的国际情况及太平洋上帝国主义矛盾的纠结
太平洋上帝国主义势力的配置
日本、美国、大不列颠
日本和苏联
第二章中国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理状态及国界
地面及河流
气候和植物
矿物富源及水力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中国的被征服
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中国
民族革命运动的开始
中国的分裂及布尔乔亚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居民
民族构成
人口密度和城市
人口的增加和移民
第四节农业
一般特徵
灌溉和对水灾的防御
施肥
农业技术的落后
土地所有权与土地利用权
农业的部门
农业的衰落
第五节工业
一般特徵
採矿工业和能力生产
製造工业
小工业
第六节运输
第七节区域
第一段华东区
华中
华南
华北
第二段满洲
日本对满洲的侵夺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
第三段内蒙古
第四段西藏
第五段新疆
第八节帝国主义在中国
第九节蒙古人民共和国·杜芬人民共和国
自然环境
简短的历史纲要
一般特徵
居民
农业
工业、运输、对外贸易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情况
第三章英属印度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理状态及构成
地面及河流
气候
矿物富源及动力资源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对印度的掠夺
印度手工业的破坏
印度在英国统治下的经济发展
印度的政治机构
第三节居民
劳动大众的生活水準
居民的分配及城市
第四节经济的一般特徵
第五节农业
灌溉的不充分
农业的技术落后
土地所有权与土地利用权
第六节工业
第四章印度支那和东印度群岛
地理状态及构成
自然环境
经济
第五章伊朗(波斯)
自然环境
居民
伊朗和英帝国主义
经济
运输及对外贸易
伊郎与苏联
第六章阿富汗
自然环境
居民
阿富汗和英帝国主义
经济
第七章土耳其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面
气候
植物、土壤、矿物
第二节经济——历史纲要
战前的土耳其
战后土耳其的分割及其民族的复兴
第三节居民
第四节经济的一般特徵
第五节农业
农业的落后性
农业的部门
农业的配置
第六节工业
第七节运输及对外贸易
第五篇阿非利加洲
第一章通论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理状态及轮廓
地面与河流
矿物富源
气候、植物、动物界
第二节非洲的分割
欧洲人在非洲最初的侵入
非洲的分割
非洲现行的政治地图
第三节居民
居民的分配及城市
黑人的被榨取
第四节生产力的发展及主要经济部门
经济的殖民地类型及低度的发展水準
运输
农业
矿工业
对外贸易
第二章埃及
自然环境
经济
第六篇澳大利亚洲
第一章澳洲同盟
第一节自然环境
澳洲的孤立性
海岸线、地面、河流
矿物富源
气候、植物、动物界
第二节居民
第三节经济
农业
工业
经济的分野
第二章纽西兰
第七篇结论
第一章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尖锐化
帝国主义矛盾最重要的纠结点
战争的準备
阶层矛盾的尖锐化
第二章资本主义世界与苏联
苏联国民经济的上升和资本主义各国的恐慌
苏联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关係
附编
社会主义苏联经济地理
第一章苏联的构成及地理概况
构成及规模
地理概况和地平面
河流和海岸线
气候、土壤、植物、动物
自然富源
第二章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徵
战前俄国的国民经济概况
苏联国民经济的构成
苏联生产配列中的主要跃变
第三章工业
工业的一般特徵
动力
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
机器製造和化学工业
各种轻工业
第四章农业
农业的一般特徵
穀物农场
技术植物
养畜业
林业、猎业、渔业
农业分区的专门化
第五章运输
铁路
河道运输
海上运输
汽车运输和航空运输
第六章苏联各共和国
俄罗斯共和国
乌克兰共和国
白俄罗斯共和国
后高加索各联盟共和国
卡柴赫共和国
中亚细亚各联盟共和国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