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三沙市等单位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和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合作方向:区域学、生态学) 。

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1954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师範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範专科学校。后几经分合、调整、更名,于1993年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 学校建有三亚、五指山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200余亩,总建筑面积53.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4238.49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112.24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53.4万册,电子图书153.7万册。学校有12个二级学院,51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拥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40多人;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8200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0多人,本科生15200多人、专科生2800多人,留学生110多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 主管部门:海南省
  • 学校官网:http://www.qzu.edu.cn
  • 中文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外文名: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 创办时间:1954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海洋
  • 属性:省属本科院校
  • 现任领导:校长:陈锐
    党委书记:王长仁
  • 高职专业:5个
  • 本科专业:52个
  • 院系设定: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旅游学院、海商学院、教育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等
  • 校训:明德·博学·励志·笃行
  • 校歌:腾飞在中国最南方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育才路1号
  • 院校代码:11100
  • 主要奖项:海南省产学研结合十大杰出院校  
    海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先进院校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

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

  • 海南通什师範专科学校
1954年2月中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成立自治区师範学校筹建委员会。3月15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初级师範学校在通什镇正式成立,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自治区政府主席王国兴任名誉校长,张玉锦任常务副校长并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1955年初,自治区改为自治州,学校更名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範学校。
1958年9月,经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批准创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範专科学校。校址在自治州首府通什镇(今五指山市),自治州州长林岳川兼任校长。设文史、数理两个科系,学制2年,当年招收学生100名。同年,广东省通什师範专科学校创办。
1959年8月广东省通什师範专科学校併入广东省海南师範专科学校。
1962年,全国院校进行调整,广东省各地师专和广东省师範学院全部停办,其中包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範专科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範学校撤销。
1977年,在全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背景下,为解决海南黎苗族琼州学院三亚校区地区师资奇缺的问题,在原自治州师範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师範大专班,学制3年。当年招收中文、数学2个班,共90人。
1978年,增设政史、英语、物理、化学4个专业,扩大招生人数至300人。师资除了原自治州师範学校的教师之外,主要从各县师範和中学抽调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高中教师,以及毕业分配来的高校工农兵学员。
1983年10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师範大专班的基础上复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範专科学校,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校长由自治州政府副州长林安彬兼任。
1988年海南建省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範专科学校更名为“海南省通什师範专科学校”,属海南省教育厅领导,校长钱泽钧。
  • 海南通什教育学院
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原称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教师进修学院,创办于1981年7月。占地面积19998平方米。办学初期,省定学院办学规模为学生人数500~600人,教师人数150-180人。
1981年,在校教职工人数108人。前三届脱产招生人数共440人,函授生2000多人。1983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广东省通什教育学院。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后更名为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在校生1086人,其中脱产395人,函授691人,开设中文、政史、英语、旅游、数学、物理、化生7个专业。职工74人,教师7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6人,获得硕士学位1人。

合併建校

1993年7月2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同意由海南省通什师範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合併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为综合性大学。1994年4月13日,琼州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2006年琼州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同年4月海南民族师範学校併入琼州学院。2009年学校主校区由五指山市搬迁至三亚市。
2013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5年9月,“琼州学院”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现有18个二级学院,51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管、法、史、农、教、艺等9个学科门类。
院系名称本科专业专科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工作、新闻学、秘书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海商学院
市场行销、国际市场行销方向、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方向、海事管理方向
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
教育学院
国小教育、学前教育、音乐学、套用心理学
学前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
外国语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英语(旅游方向、翻译方向、师範方向)、涉海商务英语
---------------------------
艺术与创意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技术、音乐表演、舞蹈编导
--------------------------
海洋科学技术学院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
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数学与套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生命科学与生态学院
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生物科学师範两个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食品、营养与养生两个方向)、生态学、园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
---------------------------
体育与健康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
体育教育
继续教育学院
专升本、专接本和专科专业:汉语、学前教育、体育教育、音乐表演、旅游管理、计算机套用技术、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学、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数学与套用数学
注:以上专业不全,详情请查看学校官网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师资队伍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84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41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20多人,双聘院士2人。教师队伍中既有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515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也有来自企业、科研院所的双师型教师。
省级优秀教师:杨兹举、郝福伟、文珍、林炽贤
全国优秀教师:林炽贤、符玉梅
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带头人所在单位时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符玉梅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
旅游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
金海龙
旅游管理学院
2011
动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林炽贤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0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
杨兹举
人文社科学院
2009
物理教学团队
康小平
理工学院
2008
历史系专业教学团队
袁澍
人文社科学院
2007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教学建设

  • 教学成果
据2017年6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官网显示,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 361项、省级奖励969项,其中在全国组织的“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导游大赛、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1个、二等奖86个。
  • 质量工程
据2017年6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有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
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所在单位层次负责人年度
计算机网路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本科
林元乖
2013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管理学院
本科
金海龙
2012
文学概论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
王家发
2011
植物生理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
林伟
2010
运动生理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
张洪斌
2009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人文社科学院
本科
郝福伟
2009
动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
林炽贤
2008
世界古代史
人文社科学院
本科
袁澍
2006
数学分析
理工学院
本科
任崇勛
2003
数字电子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高职
石焕玉
2006
VB程式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高职
李壮
2007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名称所在单位时间
社会工作
人文社科学院
201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2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学院
2011
汉语言文学
人文社科学院
2010
历史学
人文社科学院
2007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中心名称主任所在单位时间
物理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康小平
理工学院
2009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学科建设

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点,省级重点扶持、培育学科4个。
硕士(MTA)点:旅游管理
省级重点扶持、培育学科:动物学、旅游管理、民族学、环境工程

国际交流

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先后与港、澳、台、东南亚及美国、俄罗斯、奥地利、加拿大、乌克兰、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係,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合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08年4月,学校成为中国10个“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连续成功承办了四届国家教育援外项目“亚非开发中国家旅游管理高级研修班”。2012年,学校成功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学校积极筹建“中乌校长论坛”永久性会址。2015年初,中国—东协教育培训中心落户学校。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有海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校设科研机构8个。
海南省重点实验室: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嵌入式系统重点实验。
海南省重点研究基地: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
国家级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中方研究中心。
校设科研机构: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南)三亚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民政部和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海南旅游协同创新中心、海南国际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研究基地、海南省两岸少数民族研究院、海南文学研究基地、海南热带雨林画院。

科研建设

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962 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部级35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其中《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海南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学院重视海南黎族、苗族本土文化的研究。2006年至2008年,共承担省级以上课题96项,仅2008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原琼州学院)年学校就有六人获国家、教育部科研基金立项课题;2007年获得7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根灌(ROOTIRRIGATION)”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非傍轴光束质量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居国际先进水平,《探地雷达反问题的同伦算法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两项成果荣获2012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3年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原琼州学院)一举夺得1项一等奖,4项三等奖;出版专着和教材74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44篇,被SCI收录26篇,被EI收录16篇,其它收录1篇。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原琼州学院)图书馆馆藏特色是旅游、海洋、生态和民族宗教以及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据2018年11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图书馆现由三亚校区馆和五指山校区馆两个馆组成,馆舍面积为44792平方米,阅览座位有3900个。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总量累积达2867617册(件),其中纸质图书为1330310册,电子图书为1537307册(件)。
三亚主校区图书馆馆舍面积32000平方米,阅览室座位3300个。馆内设读者交流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读者自主学习空间,考研温馨屋,文印中心,馆藏特色库区等读者服务功能区,实行周一至周日全天候开放,周开放时间105小时,网上资源每天24小时服务。图书馆具有现代化图书馆的智慧型化设施,集成了广播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智慧型门禁安全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等。图书馆主干网路达10000M,桌面频宽100M,电子阅览室有208台电脑。图书馆有线网路节点达1400多个,且实现无线网路全覆盖。图书馆本馆配有11台伺服器和一套36TB的磁碟阵列存储。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网路化、数位化和信息化管理。
  • 期刊学报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原琼州大学学报)于1994年创刊,1998年底获準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的刊物。《海南热带海洋学报》是中国最南部的一份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双月刊(汉文),本刊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入编期刊,《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自2010年起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

文化传统

校训
明德·博学·励志·笃行
释义:学会做人,勤奋好学,立志成才,善于做事。它体现了一个人成功之道:“明德”是做人之本,“博学”是成事之基,“励志”是成才之力,“笃行”是成功之途。
校歌
腾飞在中国最南方
郑南词,陈光洲曲
五指山给我崇高的理想,
南圣河给我大海的志向,
在民族故乡的热土上,
莘莘学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今天托起明天的太阳,
面对未来,面向八方,
立志为祖国奉献力量。
五指山给我挺拔的坚强,
红棉树给我青春的奔放,
在科学文明的阶梯上,
师生携手,阔步攀登天高地广。
团结严谨,勤奋创新,
今天创造明天的辉煌,
跨越时空,超越自我,
歌声和祖国共同交响。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校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校歌
琼大,琼大,迎着大特区的新风,沐浴着大时代的春光。
琼大,琼大,崛起在新兴的翡翠城,腾飞在中国最南方。

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
王长仁
党委书记
陈锐
校长、党委副书记
杨兹举、廖民生、刘湘洪
副院长、党委委员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校区地址

主校区: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荔枝沟育才路一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校区
分校区:海南省五指山市市琼大路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五指山校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