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睡眠模式
电脑睡眠模式是电脑处于待机状态下的一种模式,可以通过电脑“电源选项”选单进行设定。可以给您节约电源,相对来说就是很“环保”,可以省去繁琐的开机过程,增加电脑使用的寿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电脑睡眠模式
- 优点:可以省去繁琐的开机过程
- 运行系统:windows
- 介绍:待机状态下的一种模式
定义
电脑处于待机状态下的一种模式叫做电脑睡眠模式。
如何操作
windowsxp单击开始→找到 “关闭计算机”→然后点击“关闭计算机”→看到 “待机” “关闭”和“重新启动”→我们选择“待机”→这个时候您的电脑就已经进入睡眠模式了。相对于Windows7系统的电脑,当您在找到“关闭计算机”的时候,选择下拉列表中的“睡眠”就可以,而不必点击“关机”windows8的则将滑鼠在右边从上到下滑动后找到“设定”后单击,在"电源"中单击“睡眠”。
模式启动状态
1、临时有事情需要办理,但是时间不长
2、编辑的文档和打开的网页过多,但是不得不需要离开一段时间,保存非常的麻烦
3、在有限制使用电能的地方
新的节能模式 Windows作业系统中很早就加入了待机、休眠等模式,而Windows Vista中更是新加入了一种叫做睡眠的模式,可是很多人还是习惯在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将其彻底关闭。其实充分利用这些模式,我们不仅可以节约电力消耗,还可以用儘可能短的时间把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这三种模式的定义如下:待机(Standby),将系统切换到该模式后,除了记忆体,电脑其他设备的供电都将中断,只有记忆体依靠电力维持着其中的数据(因为记忆体是易失性的,只要断电,数据就没有了)。这样当希望恢复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恢复到待机前状态。这种模式并非完全不耗电,因此如果在待机状态下供电发生异常(例如停电),那幺下一次就只能重新开机,所以待机前未保存的数据都会丢失。但这种模式的恢复速度是最快的,一般五秒之内就可以恢复。休眠(Hibernate),将系统切换到该模式后,系统会自动将记忆体中的数据全部转存到硬碟上一个休眠档案中,然后切断对所有设备的供电。这样当恢复的时候,系统会从硬碟上将休眠档案的内容直接读入记忆体,并恢复到休眠之前的状态。这种模式完全不耗电,因此不怕休眠后供电异常,代价是需要一块和物理记忆体一样大小的硬碟空间(好在于如今的硬碟已经跨越TB级别,大容量硬碟越来越便宜)。而这种模式的恢复速度较慢,取决于记忆体大小和硬碟速度,一般都要1分钟左右,甚至更久。睡眠(Sleep),是Windows Vista中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待机和休眠的所有优点。将系统切换到睡眠状态后,系统会将记忆体中的数据全部转存到硬碟上的休眠档案中(这一点类似休眠),然后关闭除了记忆体外所有设备的供电,让记忆体中的数据依然维持着(这一点类似待机)。这样,当我们想要恢复的时候,如果在睡眠过程中供电没有发生过异常,就可以直接从记忆体中的数据恢复(类似待机),速度很快;但如果睡眠过程中供电异常,记忆体中的数据已经丢失了,还可以从硬碟上恢复(类似休眠),只是速度会慢一点。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模式都不会导致数据丢失。正因为睡眠功能有这幺多优点,因此Windows Vista开始选单上的电源按钮默认就会将系统切换到睡眠模式。所以我们大可充分利用这一新功能,毕竟从睡眠状态下恢复,速度要比从头启动快很多。而且睡眠模式也不是一直进行下去的,如果系统进入睡眠模式一段时间后(具体时间可以设定)没有被唤醒,那幺还会自动被转入休眠状态,并关闭对记忆体的供电,进一步节约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