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数;通常有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条件下,信贷量和汇率也可充当中介指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 外文名: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 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
- 中介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準备金等
简介
英译: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大多数国家都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準备金等金融变数为中介指标。其中,利率、货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区别
⑴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準确实现的政策变数,如準备金、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回购协定市场利率、票据市场贴现率等。操作指标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接性,既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直接引起这些指标的变化;二是灵敏性,政策工具可以準确的作用于操作指标,使其达到目标区。
⑵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数,如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汇率。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三个标準: ① 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这些指标準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② 可控性,这些指标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③ 相关性,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係,控制着这些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1)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较强;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繫紧密;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
(2)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缺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并不是绝对的;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存在着一定的时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