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孔扩底灌注桩
钻孔扩底灌注桩是一种比较新的施工方法,它是对钻孔灌注桩的一种改进和创新。它利用钻孔达到所要求的持力层后在桩端换用特殊钻头将桩端直径扩大,则桩的极限承载力比没有扩大头的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若工程设计要求桩身直径扩大2倍,理论上桩的极限承载力将是没有扩大头的桩的极限承载力的4倍)。对于许多高层建筑,钻孔扩底灌注桩在强风化岩中就可以终孔,可以弥补其它桩型的不足,经济效益显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钻孔扩底灌注桩
- 外文名:The bored pile enlarged
- 套用领域: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市政工程
- 组成:直孔段和扩底段
- 优点:经济效益显着
- 研究进展:套用于体育场馆、机场、高原铁路
桩身构造及技术参数
钻扩桩由直孔段和扩底段组成,扩底直径比D/d。按《建筑桩基技术规範》(JGJ94-94),以下简称(JGJ94-94),规定不超过3倍。深圳某公司根据深圳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质条件,本着既满足技术要求,又充分发挥桩身承载力作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选择扩底直径不超过桩身直径的2倍,实际工程中可根据持力层的地质情况和工程需要确定。
钻扩桩扩底段结构底部有一沉渣孔,其直径d'一般为300-450mm,高度一般为300-420mm,这可储存少量未尽残渣,而又不削弱桩端承载力。影响钻扩桩结构形式和浇灌混凝土前孔壁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扩底边锥角
,《JGJ94-94》规定,
的正切值在砂土中1/3,即相当于18. 4°,在粘性土中取1/2,相当于26. 6°。


钻孔灌注桩受力作用机理的分析
以《JGJ94-94》中两式进行分析:

从式(1) , (2)中基本反映了钻孔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準值计算的基本原理。现套用该基本原理,进一步分析钻孔灌注桩受力作用机理。
为了简化和便于分析桩端作用应力,假设:
(1)不考虑桩侧阻、桩端阻抗力分项係数;
(2)地层性质相同,即
、
为常数,用
、
表示;




(3)用
代替
,表示
是一可变值。



根据上述假设,对式(1)、(2)整理变形,可以得出(3):

钻孔灌注桩受力状态见图1,根据力的传递原理和式(3),在基桩坚向承载力设计值R一定和钻孔灌注桩直径相同的条件下,
随
、
的增大而减小。表明
与地层性质、有效桩长有关;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仅增大或减小钻孔灌注的直径,则
、u也增大或减小,从而
使随之减小或增大,表明
与钻孔灌注桩直径有关。








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扩底灌注桩的主要的施工工艺如下图。

钻孔
根据木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地质土层的变化选用不同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採用不同的钻进方法。孔的垂直度也是一个重要控制指标。当桩的垂直度>1%时,必须重新扫孔纠斜;在砂土类地层中孔壁极易坍塌,沉渣很难清尽;特别是当柱距较小时可能出现连体桩等不良后果。
泥浆护壁
由于钻孔扩底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缩径、塌孔、起皮等现象,需要採取泥浆护壁措施,泥浆过稠各使钻进速度加快,但对护壁不利甚至可能造成塌孔;而泥浆过稠则会使钻进速度减慢,并使泥皮过厚,造成承载力降低。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泥浆的密度、粘度、含砂率等重要指标,密切关注泥浆的失水量、静切力、胶体率等指标是很关键的,且在保证护壁功能的要求下,泥皮厚度应儘量薄。
终孔
入岩判断方法主要是参考设计桩长和地质资料所反映持力层的埋深以及钻机的钻进速度,结合孔底返渣取样,採用岩样鉴别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钻机钻进时效的经验值:强风化岩的钻进时效为30cm/h,而中风化岩和微风化岩的钻进时效分别为5cm/h和1cm/h。在钻进时效达到30cm/h时或在钻进接近设计参考深度时,开始观察岩样标準,由工程参与各方共同确认是否己进入持力层的岩样标準,一旦确认后则可继续钻进设计的入岩持力层深度不小于2.5倍桩径后终孔。
扩孔
钻孔扩底灌注桩是对钻孔灌注桩的一种改进,通过扩底这种新的施工工艺,桩的承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可充分利用各类优良土层和风化岩层作为扩大头持力层,适用于地质条件複杂、施工困难的情况。在这种施工方法中,关键是注重扩大头的扩底直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的扩底直径,在地而试验确定相应的扩底行程。扩底钻头入孔前,先进行整体强度检验,伸缩是否自如,当扩底钻头下到孔底后,在主动钻桿上安装好行程限位器,以便确定扩底直径。当地而主动钻桿标尺达到限位器位置时,孔底钻头也扩大到相应直径的两倍,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桩端也就施工完毕。
扩底孔检测
钻扩桩的扩底直径检测是确保扩大头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技术环节,由于无法直接用肉眼对其进行观察,所以必须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来进行检测。通过扩底钻头行程即可进行扩底直逕自检。
清孔
採用泵吸反循环清孔。第一次清孔在钻进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先将钻头提高孔底约50cm ,进行换浆清孔,回流泥浆相对体积质量控制在1.2左右。第二次清孔是在扩底完成后进行。在安装钢筋笼及灌注导管后、灌注砼前,更换泥浆进行了第三次清孔,以确保沉渣厚度不大于 50mm 。採用泵吸反循环清孔时,送入孔内的沖洗液不小于砂石泵的排量,防止沖洗液补给不足,孔内水位下降导致塌孔;返回孔内沖洗液的相对体积质量严格控制在 1.2 左右,孔内水头高度保持不小于 2m。清孔过程中,不断测量孔底沉渣厚度、泥浆相对体积质量、泥浆性能,满足规範要求立即停止清孔,防止吸塌孔壁。
灌注砼
灌注砼的导管在使用前都要求做密封试验。灌注过程中,採用匀速嚮导管料斗内灌注砼。如突然灌注大量的砼,导管内空气未能及时排出,可能导致堵管,导管内空气从导管底端排出,带动导管拔出砼面。砼灌注应连续进行,中途不能停工。若砼供应不及时,除在砼中添加缓凝剂外,导管插入砼中 5~6m,并每隔 15min 上下活动几次,以免凝固。浇注过程中,不断测定砼面上升高度。根据砼供应情况来确定拆卸导管的时间、长度,以免发生桩身夹渣、断桩或“埋管”事故。
套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钻扩桩在体育场馆、机场、高原铁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建设领域也开始套用,这就充分说明了该桩型的发展趋势是很好的,它逐步得到各个建设领域的设计工作者和施工人员的认可。在香港新机场施工中,中建某局开发研究出了桩长104m,直径2.5 m,扩底至3.3 m,入岩近30 m的超长扩底入岩钻孔灌注桩成套施工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藏高原铁路多年冻土区钻孔扩底桩施工技术採用“重力开闭式扩底钻具”,钻具由上下迴转套管、连桿、翼板、单动托盘组成;在承载力为350kPa的泥灰岩地层中,依靠钻桿自身压力作用,实现在1.0-1.5h内完成2.45m中,底深度钻孔扩底桩施工作业。在高速铁路方面,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的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北岸铁路引桥桥樑基础首次採用扩底桩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