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明锡坊

明锡坊

明锡坊

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圭峰山玉台寺广场公路入口凸现一座牌坊称 “明锡坊”。明锡坊是吕月樵为纪念祖父吕明锡高寿而出资在原“南天门”的旧址上兴建的,并以其祖父名字命名。牌坊背面横书“明锡坊”,及旧对联一副,为吕明锡外孙李子瑜所撰(李子瑜后改名李文亮、最后改名李铨伟并终生使用,原籍新会县大泽镇农曆1906年4月26日—农曆1998年3月10日民国时期新会县议员、律师、诗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明锡坊
  • 地理位置:江门市新会区,圭峰山玉台寺广场公路入口
  • 着名景点:圭峰山景点之一
  • 始建:1938年
  • 重建:1993年易地重建

地理位置及历史

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圭峰山玉台寺广场公路入口凸现一座牌坊称 “明锡坊”。
牌坊处于开阔地带,显得比较突出,加上几副对联题字佳作,更加有气势。正面中间横批“冈州第一峰”,因此又叫“冈州第一峰”牌坊。两侧横批:“名侪鹫岭,翠炫南天”。非常夸张地说堪与释迦牟尼说法的灵鹫山为同辈,青翠灵气可夸耀南方。此是旧题。一副对联是本地诗人柯明铮作,书法家陈福树书于1992年(壬申年)初夏:
“放眼崖门,昼夜奔腾三千浪;
骋怀桂岭,乾坤屹立第一峰。”
圭峰山又称桂山,登山远眺,天地壮观。另一副对联是文化人谭仲川撰于1991年11月,书法家李卓见书于1992年(壬申年)夏季:
“冈峦挺秀,古寺幽亭春色满;
州邑承平,清风明月此间多。”
牌坊背面横书“明锡坊”,及旧对联一副,为吕明锡外孙李子瑜所撰(李子瑜后改名李文亮、最后改名李铨伟并终生使用,原籍新会县大泽镇农曆1906年4月26日—农曆1998年3月10日民国时期新会县议员、律师、诗人)
“胜地喜登临,山色湖光归一览,
善人留纪念,言坊行表足千秋。”
这座“明锡坊”是配套新修玉台寺,于1993年易地重建到这里的,由会城建筑公司第二工区承造,混凝土结构。迁建前的旧明锡坊是石牌坊,个头小一些,三拱约10米宽,1938年建造,其背面如图(1985年摄,原有人像经电脑处理去掉),正面书“明锡坊”。位置在今天的玉台寺山门,原为“南天门”,是玉台寺南面山门。据旧县誌等资料记载,玉台寺前有半月池,又前为南天门,侧有镇山宝塔。这个南天门在明代以前已有,镌有“冈州第一峰”几个大字,以后重建一直沿用。
旧明锡坊是吕月樵为纪念祖父吕明锡高寿而出资在原“南天门”的旧址上兴建的,并以其祖父名字命名。吕月樵是新会吕村(今大泽镇大泽村)人,其后代在新会和海外。当年他在建明锡坊的同时,还修了登山石级路。新坊的背面複製了当年的《明锡坊碑记》。碑文比较详细,说丙子岁(1936)本邑绅士提倡筑路点缀亭观。在圭峰山上有讲学亭,纪大儒(陈白沙);下有思源池,纪孝子;而在中间的明锡坊,纪耆寿。吕明锡年登大耄(八九十岁为大耄),其父亲吕振乾也曾是,其祖父吕多应达百岁,他的第三子吕统漩已年过古稀(七十岁)。碑记论述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接着说明此坊由明锡的孙子、当时的崇善堂主席吕月樵兴建,并讚誉“樵之为人持躬勤俭,待人忠厚”、“社会善举知无不为”、“施惠济众公论翕然”。吕月樵表示这是由于祖父吕明锡等的训道。“坊者,方也,君子行为表言为坊”,建此坊“令德为不朽”。
读罢《明锡坊碑记》,感觉它在诉说一个故事——记叙一个长寿的家族;阐发了一个观点——长寿的原因是“好德”、“厚道”;表达了一个心愿——弘扬忠厚美德,并推向全社会,不但“寿身”,还要成为“寿世之方”。碑文撰者是林薰尧,举人。书者陈启辉是翰林、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二甲第九十三名进士,新会人。该碑记值得一读。

建筑特色

坊,即牌坊。这种建筑形式可追溯到唐、宋代里坊之坊门。当局为提倡道德伦理,对坊中居民的“嘉德懿行”,有时就加以旌表,榜于门上,叫作“表闾”,因而坊门就成为一种纪念性建筑物。它起初是木构建筑,明代出现了用石头建的,上世纪有了用混凝土造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