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叶氏宗祠(温州紫华山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温州紫华山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温州紫华山叶氏宗祠)

温州紫华山叶氏宗祠(也称中村叶氏宗祠),位于温州市文成县公阳乡中村,始建于北宋1126年左右,由开山始祖仁捷公(世叶54代)第八世孙叶看公(世叶62代)筹建,第十世孙重建,2005年由叶有轮、叶有杉、叶世局、叶有楚等首事宗亲以及叶奕飘、叶月明、叶有根、叶世树、叶志祥、叶增华等理事宗亲重新修建。宗祠背靠积穀尖,面向紫华山,四合院式,前厅、戏楼、天井、看楼连线正厅,正厅设紫华山仁捷公、正大公、仲式公等数十位祖宗神位、香炉,室外设仁捷广场,占地500平方。祠内现存明万曆年间、康熙年间、民国等时期修订的珍贵原着族谱十余册,是在世叶族谱中名列前茅,被紫华山叶氏宗亲视为镇祠之宝。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温州紫华山叶氏宗祠

温州紫华山叶氏宗祠概况

巍巍紫华,毓秀钟灵,仁捷先祖,开闢宏基。温州紫华山叶氏宗祠(也称中村叶氏宗祠),位于温州市文成县公阳乡中村,始建于北宋1126年左右,由开山始祖仁捷公(世叶54代)第八世孙叶看公(世叶62代)筹建,第十世孙重建,2005年由叶有轮、叶有杉、叶世局、叶有楚等首事宗亲以及叶奕飘、叶月明、叶有根、叶世树、叶志祥、叶增华等理事宗亲重新修建。宗祠背靠积穀尖,面向紫华山,四合院式,前厅、戏楼、天井、看楼连线正厅,正厅设紫华山仁捷公、正大公、仲式公等数十位祖宗神位、香炉,室外设仁捷广场,占地500平方。宗祠现被公阳乡政府列为鹿堡文化礼堂和叶氏大极拳活动中心,用于乡政府组织大型文艺活动场所和村民休闲娱乐活动中心。祠内现存明万曆年间、康熙年间、民国等时期修订的珍贵原着族谱十余册,是在世叶族谱中名列前茅,被紫华山叶氏宗亲视为镇祠之宝。
975年冬,南唐国殿前都押衙副将叶仁捷祖孙四代又从松阳县卯山徙居公阳,创下千余年宏大而辉煌的基业,把叶氏星火从金陵经丹阳、松阳带到安固县(今瑞安市)紫华山这片热土地燎原,繁衍至今已达8万后裔,分居世界各地,从事各行各业,名人辈出。目前,紫华山叶氏比较集中聚居的有文成、平阳、苍南、瑞安、温州等地,建有文成公阳村叶氏宗祠(始建明中期)、文成双桂叶氏宗祠、平阳山门叶氏宗祠、苍南凰山前叶氏宗祠、瑞安飞云独峰叶氏宗祠、温州白象霞坊叶氏宗祠等分支宗祠约50多座。
紫华山叶氏宗祠是温州紫华山叶氏宗亲的发源地,宗祠本着“服务宗亲、团结宗亲、传承文化”的原则,为需要研究叶氏历史、修订族谱、寻根问祖的宗亲和各界人士提供历史依据和信息查询。

温州紫华山叶氏祠堂记

武周达孝,明天察地,顾以立庙,定製称之,而君子将营宫室乎?家庙为先,廄库次之,居室为后。故立庙敬宗而收族,乃圣人之道,百事之先,重孝之本也。
盖紫华叶氏之先祖,乃久居松阳之望族。迺至北宋初期,有都押衙副将讳仁捷,字处仁者,始举家徙迁紫华山下,开宗立派,繁衍子孙,肇基创业。万曆谱记载,公殁后灵通显赫,御灾卫民,嗣在金奥立庙,名曰金奥殿,后转迁至下蒲垟。昔时因丁口未繁,余资有限,此殿即祠堂之雏型也。延至南宋初期,八世祖讳看,字观国,情殷报本,胸怀远谋,与子仁珦,长孙梓升,同肩共任,首建宗祠于塘边。仁珦字若玉者,曾遗祭田于方坑,官达大理评事,恩授迪功郎也;梓升乃斯乡开办义学之先河者也。宗祠既成,即置列祖列宗牌位于神龛,定祠规以明春尝秋祭之礼,购山田为永久祭祀之资。讳看祖孙举事之艰,已无须赘述,然其首创之功,则不可不记也。
历经四百春秋,时至大明中叶(1560年前后),宗祠遭风雨侵蚀,樑柱腐朽,垣倾瓦漏,祖宗栖身之所危矣。幸有廿一世祖讳容,号菊轩,廿二世祖讳宗朋,号谷松,携手统领族人,拆旧以谋新,落成两进五间,两厢轩连戏台,四周闭合之新祠。屋脊盘以双龙,斗拱飞檐,雕樑画栋,气宇非凡。曩时宗支蔓延,户丁椒繁,经济充盈,祭资亦倍增于前,计有祀山拾壹处,祭田拾陆段贰拾贰亩有奇,收租谷肆拾柒石陆方。惜菊轩谷松二公,孝行却隐于谱,而其功则未得昭矣。迺至嘉庆丁丑(1817年),二十九世祖讳锡鼎,有整肃宗庙之孝行,端正宗祠朝向之善功,然则二百年来,其功亦未显于世,而隐于行实矣。今讳容宗朋锡鼎三公之举,既已昭告于世,则其事功,又岂可不予记乎?
迨至本朝之初,宗祠即闢为学堂。五十余年间,几经偷梁换柱,破壁隔墙,面目早已全非矣,牌位祭器等随之隐矣,犹春秋祭礼亦随之废矣。延至新千年学校搬迁后,宗祠才得以重归叶族,然狼藉犬状,孰能忍乎?百废待兴,孰与肩之?幸以族长有轮为董事,率世局有杉有楚,及理事六人,辅助理事若干人,戮力推倒旧祠,设计重新,历三载寒暑,于共和丁亥岁落成新祠,坐西朝东,背倚明王九峰,积穀盈丰;面迎龙潭双尖,紫气东来;四围屏嶂环绕,苍翠入云;鹤溪自东向西,风生水起。总占地四亩有奇,而广场占一亩半也,两层四合院式,五开间进深五柱,皆选进口木材;左右厢房各六间,正堂与戏台相向,四方天井,屋脊盘饰双龙,紫黑琉璃瓦覆盖,造工精緻,富丽堂皇。新祠既重光,则祖先魂魄栖身而有所也,俾子孙寻根问祖,春尝秋祭,议决族事,亦皆有所聚也,此乃有轮诸君,厥功甚伟,尊祖敬宗之心,可敬可钦也。
凡立身行道者,皆在生前立德立功立言也,若讳看公祖孙,讳容宗朋锡鼎诸祖,及有轮诸君,皆尊祖敬宗之模範也。而作祠堂记,以昭诸先辈之功德,录诸新秀之事迹,激励后起,俾若子若孙珍惜先辈创业之不易,亦乃尽孝播德之善举也。然从讳看祖初创宗祠,八百余年来,行孝事且刊于谱者,唯聊聊数人,然不显名而阴德暗施者,又何其多哉,此皆之前祠堂无记之故也。今族长有根倡议勒碑,邀余作序,予曾叨宦斯乡岁久,而略知其原委,固摄其大概而序之。
时共和丁酉孟秋月吉旦,文成县文史研究员沈学斌谨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