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是指在2012年4月10日持续至今发生在黄岩岛的中国渔政船与菲律宾海军护卫舰对峙的事件。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截至2012年5月10日,中菲黄岩岛对峙已满一个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
- 时间:2012年4月10日至今
- 地点:中国黄岩岛
- 对峙国家:中国,菲律宾
- 原因:菲海警船越境执法
- 黄岩岛属国:中国
事件
2012中菲船舰南海黄岩岛对峙,又称中菲南海对峙或中菲黄岩岛对峙。面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借势美国全球军事战略重心向西太平洋的转移,努力打造旨在封锁中国大陆海上的所谓“第一岛链”,近些年来在南海周边诸国动作频频,不断挑起南海领土争议,其实质是依靠背后美国势力,趁中国还未崛起之时,利用争议地区抢占与瓜分领土及其附属的石油、天然气等战略经济资源。在中国拥有主权的南沙群岛中,以越南侵占最多(29)、菲律宾动作最频繁,而中国大陆实际控制岛礁只有7个。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非法进入黄岩岛持枪抓捕我国渔民并扣押渔船,随即我方派出船舰前往该地区,自此与菲律宾方海军展开船舰海上对峙。
图解对峙(凤凰网)

详情
背景
1997年,菲律宾海军炸毁黄岩岛上的中国主权界碑,随后派兵驻守。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

1997年起,菲律宾以“国际法”和“实际占领”为由表明了对南海主权的要求。
1997年5月20日,菲律宾海军巡逻艇在黄岩岛外11,000米处抓捕了一艘準备航行到马绍尔群岛的中国渔船,抓捕了21名中国渔民。
1998年1月到2月,中国海南省四艘渔船在黄岩岛海域被菲律宾海军拦截,51名渔民遭到“非法入侵菲律宾”领海的指控,被菲律宾关押到菲律宾本土长达6个月时间。
1999年5月23日,中国一艘渔船在黄岩岛遭到菲律宾海军的追击并且被撞沉,菲律宾使用机枪扫射渔船上的中国渔民,11名中国渔民掉入大海。
2000年5月28日,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海域使用机枪射杀1名中国渔船上的船长,船长名叫“符功武”。[
2009年,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南海中的南沙群岛、太平岛、黄岩岛划归菲律宾国土範围。
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东经118°以西,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黄岩岛是在涨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不是终年隐藏于水底的沙洲或暗礁。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游离的海岛。
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得寸进尺,悍然与中国对抗,有着深刻的背景。首先,美国为实现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极力製造“中国威胁论”,并在南沙群岛领土争端中日益明显地站在某些国家的立场上。美着力将一向敢与中国较劲的菲律宾培植成与中国抗衡的主力。儘管1992年美撤走了在菲的最后驻军,两国特殊关係宣告结束,但鑒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追随美国的立场,菲在对华政策上还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菲律宾就四处贩卖,并在黄岩岛问题与中国针锋相对,为“中国威胁论”製造口实。不可否认,菲律宾在与中国在黄岩岛和南沙群岛主权之争得到了美国的暗中唆使,甚至是要挟。
中国在处理黄岩岛问题上,从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係和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出发,主张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领土纷争,对频发的事件表现出克制与忍让,但菲却视之为软弱可欺,把抓捕我国渔民当成儿戏。据统计,从1997年以来,菲在黄岩岛抓捕和骚扰我渔民的事件平均每年二三起。每次事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抗议和交涉,但菲方充耳不闻,侵犯行为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呈变本加厉之势。
起因
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海域发现8艘中国渔船。菲海军持枪登上中国渔船,对中国渔民进行检查。被检查的中国渔船被菲方指控为非法捕鱼。2012年4月10日,中国国家海洋局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双方均声称坚持对争议地区黄岩岛拥有主权,都不肯首先撤离争议海域。自此,双方对峙拉开序幕。
菲律宾海军登船搜查

经过
2012年4月10日:国家海洋局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菲民众抗议

2012年4月11日:外交部称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律宾称,菲军舰在黄岩岛海域与两艘中国巡逻船发生对峙。
2012年4月12日:中方要求菲舰立即撤离黄岩岛海域,菲在黄岩岛袭扰渔船侵犯中国主权。菲方表态称不会放弃黄岩岛。
2012年4月14日:中国渔船全部驶离,护送中国渔船离开的中国海监船重返黄岩岛水域。中方还派去了一架飞机在菲律宾的海岸护卫舰的上空盘旋。
2012年4月15日:中国外交部就黄岩岛紧张局势提出交涉。中国渔政44061船从湛江港出发,前往南沙海域开展为期50天的维权护渔巡航任务。
地图

2012年4月16日:美菲举行军演;同时,众多民众到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使馆前抗议中国政府。中方表态:菲应该回到承认和尊重中国对黄岩岛领土主权的原来立场上来。菲方表态:不会因对峙事件而同中国交战。
2012年4月17日:菲律宾外交部长称“要和中国一同到国际法院寻求解决途径”。菲律宾护卫舰“埃德赛”号进入黄岩岛海域。
2012年4月18日:4月18日上午10点30分,南海渔政310船从广州出发,前往南海执行维权护渔任务。此次派出执法船为国内最先进执法船。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第二次约谈菲代办。菲方表态:4月18日,在黄岩岛海域与中方船只对峙的菲律宾考古船已离开这一海域。
2012年4月19日:两艘中国海监船和一艘菲律宾警卫搜救船仍在对峙;曾被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泻湖内袭扰的中国12艘渔船之一的船只再赴黄岩岛从事渔业生产活动。
2012年4月20日:菲律宾驻华大使李永年请辞;中国渔政310船中午抵达黄岩岛海域。
2012年4月22日:中国渔政310船和中国海监84船离开黄岩岛海域,只留一艘中国海监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任务。菲律宾外交部长发表声明,呼吁其他国家在这场对峙中表明立场,称如果其他国家未能坦率表明立场,将会受到中国对南海主权声索的“负面影响”。
2012年4月23日:菲海军另外两艘战舰和一架反潜机赶往黄岩岛海域。菲外长称中国的南海主权毫无根据,呼吁周边国家对抗中国。
2012年4月24日:中国渔政310船和中国海监84船撤离黄岩岛海域;菲律宾派出两艘船只前往对峙海域,替换回之前的海岸警卫队船只“埃德萨”号,菲2艘船对峙中国1艘船。菲律宾军方称有5艘中国渔船返回黄岩岛海域展开作业,中国海监71船在旁护渔;菲律宾否认向黄岩岛增派舰船飞机。
2012年4月25日:菲律宾外交部宣布将在一周内“邀请”中国到国际海洋法法庭打官司;对此,菲律宾参议院主席称支持这一行动。
2012年4月26日:菲媒体援引菲北吕宋军区司令的话表示,有5艘中国渔船已经返回黄岩岛海域展开作业,中国海监71船在旁护渔。
2012年4月27日:菲律宾侨民组织呼吁各地菲律宾人到中国驻各地使领馆示威,“捍卫黄岩岛主权”;截止当晚,中国香港、加拿大及澳洲等地的菲律宾团体已回响参与示威。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

2012年4月2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表示美方已多次表示对南海主权争议不持立场,希望美方信守表态;同时,菲律宾《马尼拉标準今日报》刊文指出,有历史证明,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2012年4月29日:菲总统阿基诺称将收集“中国欺负菲”的“证据”;菲6艘渔船进入黄岩岛泻湖,军方声称支持菲渔民继续在该海域从事捕鱼作业,海岸警卫队会帮助并保护该海域菲方渔民利益;同时,菲总统称相信中国不会动武。
2012年4月30日:美国纽约大学的几位中国留学生在菲律宾驻联合国代表团门口前拉开横幅与国旗,就“捍卫黄岩岛主权”问题进行示威游行。
2012年5月2日: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菲律宾侨民组织“菲美良政”呼吁超过200个国家的1200万名菲律宾人于5月21日到中国驻各地的使领馆示威,声援菲律宾政府;同时,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在演讲中称,菲已向美发出要求,为菲武装军队提供巡逻艇、巡逻机、雷达系统及海岸观察站等设备,帮助菲达到“最低限度的可靠防御”。
2012年5月3日:菲媒称中国14艘船只抵达黄岩岛海域,并评论认为中国派船保护渔民利益及领土主权的举措“无礼”,是“给目前的局势火上添油”。同时,纽约大学中国留学生向菲驻美使馆提交抗议横幅遭拒。
2012年5月4日:中方外交部回应,中方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的立场没有变化,强烈敦促菲方回到正确轨道上。罗援少将则认为,中国大国有实力在对峙事件中奉陪到底。
2012年5月6日:据菲律宾媒体报导,菲律宾总统发言人埃德温-拉谢尔称,菲律宾正式将黄岩岛称为“帕纳塔格礁”。据报导菲律宾外交部已经向菲海岸警卫队下达指示,要求清除在黄岩岛上与菲律宾无关的标识物和建筑。
2012年5月7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日前称,他希望与中国达成一个协定,将“政治”与“商业”分开,允许民间企业前往南海开发油气资源,而两国政府则单独商议南海的主权问题。
2012年5月9日:据凤凰卫视驻马尼拉特派记者介绍,菲方在坚持黄岩岛“主权”不退让的同时,还觊觎于丰富的油气资源加紧对隶属中国南海大陆架的“礼乐滩”进行侵占。外交部回应并宣称“反对菲方单方面开採礼乐滩油气田,愿与其共同开发!”
同时,菲律宾外长加斯明称,儘管希拉蕊和帕内塔强调说美国不会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但是他们向菲律宾保证说美国将遵守1951年签署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2012年5月10日:中国国内旅行社暂停去往菲律宾的旅游,并提醒菲律宾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遇游行示威要避开。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10日说,对于菲律宾个别民间组织将于11日到中国大使馆领事部前举行示威活动,中国大使馆已向菲外交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其採取切实措施,确保在菲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

2012年5月11日:国防部否认广州军区和南海舰队进入战备。
2012年5月13日:中方暂停赴菲旅游, 在菲中国游客16号前全部离开。
2012年5月14日:中国海军两栖编队在靠近菲律宾北吕宋地区的西太平洋进行军事演练。中国国防部此前表示,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训练,是年度计画内的例行性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中方在相关海域拥有航行自由等合法权利,符合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双方争议
中方 | 菲方 | |
---|---|---|
一:南沙和西沙群岛均属中国固有领土 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1935年1月,中国政府将黄岩岛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 → | 一:菲律宾与黄岩岛最邻近 菲律宾认为“卡拉延群岛”(菲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称呼)已成为菲律宾的组成部分,在菲的主权管辖之下。菲认为其与黄岩岛最邻近,固拥有主权。 |
二:中国对南海诸岛实施接收得到国际公认 日本战败后,中华民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南海诸岛实施接收并得到国际公认;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新中国成立后在1958年发布的《关于领海的声明》中重申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 | → | 二:黄岩岛等是在法律上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无主地” 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发布了由时任总统马科斯签署的第1596号总统法令,把南沙群岛的33个岛、礁、沙、滩,面积达64976平方海里的海域声称为“菲律宾领土的一部分,并对其实施行政管辖”。菲律宾将该海域内的岛群命名为“卡拉延群岛”。 |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法取代其他既成国际法準则 《公约》只是允许沿海国家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无任何条款规定沿海国家可以据此声索或侵占他国固有领土。同时《公约》也无法取代其他既成的国际法準则。 | → | 三: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菲政府认为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因此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以及拥有主权。 |
中方表态
2012年4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记者会表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敦促菲方不要製造新的事端。

2012年4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要求菲律宾军舰立即撤离黄岩岛海域。
2012年4月15日,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紧急约见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就围绕黄岩岛海域出现的紧张局势提出交涉。
2012年4月15日,外交部副部长傅莹15日再次约谈菲代办。
2012年4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要求这艘考古船立即离开黄岩岛海域。
2012年4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8日在记者会表示,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不存在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的问题。
2012年4月24日,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接受採访时表示,军方行动根据国家外交需要。
2012年4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中国就菲律宾向黄岩岛海域增派船只提出严正交涉。
2012年4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记者会上表示,黄岩岛不存在提交国际仲裁问题,希望菲方不要一再搞小动作。
2012年4月28日,外交部边海司司长邓中华约见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蔡福烔,就菲方要求将黄岩岛领土主权归属提交国际仲裁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
2012年4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方面所谓中国渔政船“吓唬”菲方船只的说法纯属主观臆造。
2012年5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菲方不要用小动作扩大黄岩岛事态。
2012年5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方面对黄岩岛採取的任何行动都是非法和无效的,改变不了黄岩岛属于中国的事实。
2012年5月7日,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约见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蔡福炯,就当前黄岩岛事件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称对黄岩岛形势难以乐观。
菲方行动
1968年菲领海基线修正令未包括黄岩岛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

1935年菲宪法、1947年美菲一般关係条约、1952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1961年6月17日菲关于领海基线第3046号法令和1968年菲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等都先后重申了三个条约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确定了菲领土範围,菲领海基点和基线均未包括黄岩岛。1981年、1984年菲出版的地图也都将黄岩岛标绘在菲领土界限之外。而中国在1935年就将其列入了中国版图。
1980年菲专属经济区包括黄岩岛
50年代初,驻菲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闢成为靶场。1980年后,菲律宾政府将黄岩岛划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但由于当时黄岩岛由驻菲美军实际控制,菲律宾并未提出主权要求,直到1997年。
1997年起菲政府开始宣称黄岩岛主权
1997年,菲律宾海军毁坏了中国主权标誌。4月30日,菲国两位众议员搭乘海军舰艇登上黄岩岛,在岛上竖旗立碑,并对中方人员进行拦堵和恫吓。1997年5月20日,一艘菲律宾海军巡逻艇在黄岩岛外11千米处拘捕了一艘準备航行到马绍尔群岛的中国渔船,拘留了21位中国渔民。
1999年菲将黄岩岛列入新版地图
1997年起,菲律宾不断攻击中国渔船。1999年5月23日,中国一艘渔船在黄岩岛遭菲军舰追击并被撞沉,导致11名渔民落水。据报导,菲海军在追赶渔船时,曾使用机枪扫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此向菲提出严正抗议和交涉。1999年8月,菲政府把“南沙群岛是菲律宾领土”列为修宪的内容,试图以法律的形式进行领土扩张。
2009年菲正式将黄岩岛划入领土
2009年1月28日,菲律宾参议院三读通过了2699号法案,即“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该法案将中国所有的两处岛屿划为菲律宾所属岛屿。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中国驻菲大使馆11日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
黄岩岛归属
认识黄岩岛
黄岩岛,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00海里。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黄岩岛海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对此,中国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中方列举证据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2012年4月13日指出,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且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而事实也充分证明,“黄岩岛处于菲律宾领土範围之外,根本不是菲律宾领土”。
黄岩岛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网站13日刊发题为《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据史料记载,黄岩岛最早被中国人发现,其附近海域也是中国海南渔民的传统渔场。黄岩岛,此时中国就已经发现黄岩岛并将其划入地图。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1947年10月,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称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範围内。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準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中国政府关于南海诸岛主权公告和声明中均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所有这一切均远早于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文章强调,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黄岩岛海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自古以来,中国渔船就经常赴黄岩岛海域进行渔业生产活动。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等多次对黄岩岛及附近水域进行科学考察。
菲律宾领土範围
菲律宾领土组成和範围是由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其中无一涉及黄岩岛,无一将黄岩岛纳入菲领土範围。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9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等明确规定了菲领土界限西限以东经118°为界,黄岩岛在此範围之外。1935年菲律宾宪法、1947年美菲一般关係条约、1952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1961年6月17日菲关于领海基线第3046好法令和1968年菲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等都先后重申了三个条约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确定了菲律宾领土範围,菲律宾领海基点和基线均未包括黄岩岛。1981年、1984年菲律宾出版的地图也都将黄岩岛标绘在菲领土界限之外。“上述事实充分证明,黄岩岛处于菲律宾领土範围之外,根本不是菲领土”。
菲方历史表态
菲律宾在1997年以前从未对中国政府对黄岩岛行使主权管辖和开发利用提出过任何异议,并且还多次表示黄岩岛在菲领土範围之外。菲驻德国大使比安弗吉尼在其1990年2月5日致德国无线电爱好者迪特的信中,明确表示“据菲国家地图和资源信息部,黄岩岛不在菲领土主权範围以内”。在1994年10月18日菲国家地图和信息资源信息部及1994年11月18日菲业余无线电协会向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出具的档案中,均确认“菲领土边界和主权是由1989年12月10日巴黎条约第三款所规定,黄岩岛位于菲领土边界之外”。
美国方面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报导,美国海军陆战队太平洋司令蒂森表示,美国与菲律宾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依据该协定,任何一方若有需要,另一方将会提供国防援助。蒂森在菲律宾普林塞萨港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美国与菲律宾拥有共同防御条约,我们可以涉足对方的防线,这是不解自明的。”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

不过,蒂森并没有具体说明,如果菲律宾受到攻击,美方会提供怎样的援助。菲美从16日起至27日在菲律宾巴拉望岛及吕宋岛中部举行第28次“肩并肩”联合军演。共有4500名美军士兵进入菲律宾境内参加演习。蒂森强调,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之前已举办多年,菲律宾与美国有共同防御条约,确保相互介入对方防务。谈及美国“重返亚太”相关问题时,他声称,美国从未想过离开太平洋,今后会重新调整军力部署,在太平洋地区进行更多训练。
法新社2012年5月9日讯息,在中国就黄岩岛事件发出警告之后,菲律宾外长加斯明9日称,美国国务卿希拉蕊与防长帕内塔已于上周向菲律宾保证,将保护菲律宾在南海免遭任何形式的攻击。
加斯明称,儘管帕内塔和希拉蕊强调说美国不会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但是他们向菲保证说美国将遵守1951年签署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其中包括……在太平洋地区因领土问题引发的武装攻击。”加斯明说道。
在回答有关黄岩岛问题的提问时,加斯明称他将希拉蕊的表态解读为,美国将保护菲律宾在南海免遭任何形式的攻击。
事件影响
据2012年4月2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导,在中菲黄岩岛对峙进入第13天之际,菲律宾开始着急找帮手。22日,菲律宾外交部长罗萨里奥发表声明,呼吁其他国家在这场对峙中表明立场,并称如果其他国家未能像菲那样坦率表明立场,这些国家将会受到中国对南海主权声索的“负面影响”。不过,截至22日晚本报截稿,没有国家回响菲外长的这一呼吁。
据菲律宾“ABS-CBN”新闻网22日报导,罗萨里奥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称:“鑒于‘西菲律宾海’(即南海)的航行自由和贸易通畅对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要,大家都应该认真考虑中国正在‘斯卡伯勒浅滩’(即黄岩岛海域)的行动。如果我们不表明立场,不仅菲律宾,所有其他国家最终都将受到负面影响。”罗萨里奥还表示,中国宣称对整个南海拥有主权“显然毫无根据”。报导列举的理由是,黄岩岛距离菲律宾主岛吕宋岛230公里,而中国最近的大陆块海南省离黄岩岛有1200公里。

2012年4月16日,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中国领事馆前,多名菲律宾民众聚集抗议中国政府。
22日,《菲律宾星报》引述菲外交部发言人劳尔·埃尔南德斯的话称:“我们还没有听到来自东协的任何表态,我们是一个小国,正在同一个大国打交道,我们已竭尽最大努力来维护我们的主权。”他还称,中国向黄岩岛海域部署更多“军舰”“违背了同菲律宾签署的协定,使局势恶化”。法新社22日评论称,菲官员所说的军舰是21日抵达黄岩岛海域的中国渔政310船。敦促东协国家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要求协调一致採取强硬立场,是菲律宾的一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