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偕行
偕行,汉语辞彙。
拼音:xié xíng
释义:1、相伴而行。2、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偕行
- 拼音:xié xíng
- 记载:纪闻
- 解释:相伴而行
拼音
xié xíng
释义1
- 共存;并行。
《易·益》:“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庄子·则阳》:“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行而不替。” 成玄英 疏:“混同人事,与世并行,接物随时,曾无废阙。” - 一同出发;一起走。
《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忽见白衣人呼与偕行,至塘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狐》:“ 崟 与 郑子 偕行于 长安 陌中。”
释义2
- 相伴而行
1)《吕氏春秋·先识览第四·悔过》 :“蹇叔有子曰申与视,与师偕行。”
2)《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乃留众大夫守国,独与范蠡偕行。君臣别于江口,无不流涕。”
3)《纪闻》 :“胡僧相顾而笑曰:‘必李淳风小儿言我也。’因谓曰:‘待穷此酒,与子偕行。’”
4)《霍小玉传》:“夏五月,与卢氏偕行,归于郑县。”
5)《旧唐书·柳宗元传》:“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6)《旧唐书·贾耽传》》:“耽曰:‘公是何言欤!天子有命,即为节度使矣。耽今赴行在,便与公偕行。’”
7)武则天 《窦滔妻苏氏织锦回文记》:“苏氏时年二十一,滔将镇襄阳,邀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
8)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鹹康末, 小魏公沆自阙下黜循州佐……未几, 沆以普恩还京,命隐 (郑隐)偕行。”
9)《金史》列传第三:“(完颜)斡带归自泓忒城,太祖以事如宁江州,欲与斡带偕行,斡带曰:‘兵役久劳,未及息也。’遂不果行。”
10)《大金国志·婚姻》:“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11)《宋史》卷三八三:“会虞允文宣抚川陕,辟质偕行。入为敕令所删定官,迁枢密院编修官,时虞允文当国,荐可右正言,复为曾觌所沮……”
12)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因给狼曰:‘民俗,事肄必询三老。第行矣,求三老而问之。苟谓我可食,即食;不可,即已。’狼大喜,即与偕行。”
13)明 瞿式耜 《临难遗表》:“臣语之曰:‘吾等坐待一夕矣:毋庸执!’遂与偕行。”
14)《金雀记》:“王孙公子。见佳人士女成行。珠帘翠幌。一团娇斜倚雕栏上。喜孜孜携手偕行。笑吟吟并偶成双。”
15)清 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三十》“帝命梦鲸在镇料理不必亲来,梦鲸未闻命异,自勉偕行。”
16)清 魏禧 《大铁椎传》:“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
17)清 汪辉祖 《佐治药言》:“乾隆十九年甲戌二月,馆常州府知府胡公幕。公讳文伯,字偶韩,山东海阳人,其年冬迁苏松常镇太粮储道,余偕行。”
18)清 钮琇 《觚賸》:“挚妇偕行,伉俪无间。豫人称其笃行,以为宋之刘庭式再现于今。”
⑳蔡东藩 《前汉演义》第四十一回:“哙手下只有数人,见哙被拿,便欲返身跑去,可巧周勃瞧着,出来喝住,命与偕行。”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三、持“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出入境的双方人员如有未满十六周岁子女随行,应在证件中注明偕行子女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并贴有本人近期证件照片。偕行子女不应超过两人。”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 在外国人居留证上填写的项目内容(姓名、国籍、职业或者身份、工作单位、住址、护照号码、偕行儿童等)如有变更,持证人须于10日内到居住地公安局办理变更登记。”
21)杨佐仁 《2005年祭孔大典祭文》:“千年儒流,今古汇通。天人合一,与时偕行。”
22)杨朝明 《2011年祭孔大典祭文》:“言则忠信,行则笃敬。和而不流,与时偕行!为政以德,仁爱百姓。” - 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1)《周易·乾·文言》:“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2)《易·损》:“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有关“偕行”的诗
-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建溪行待陈诩》 欧阳詹(唐)
偕行那得会心期,先者贪前后者迟。
空忆丽词能状物,每看奇异但相思。 - 《惊闻海燕之变后又赠》 聂绀弩
愿君越老越年轻,路越崎岖越坦平。
膝下全虚空母爱,心中不痛岂人情。
方今世面多风雨,何止一家损罐瓶。
稀古妪翁相慰乐,非鳏未寡且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