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是指1956年10月29日~1957年3月8日,埃及抗击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势力的反侵略战争。最终埃及最终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 外文名:Egypt recovers the Suez Canal
- 根本原因:英美妄图控制埃及苏伊士运河
- 直接原因:埃及成功抵御英法等国入侵
- 时间:1956年7月26日~1956年11月6日
- 人物:纳赛尔,达杨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1955年12月,美、英利用埃及计画修建亚斯文水坝,急需向美、英及世界银行贷款之机.向埃及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财政监督条件,妄图控制埃及。由于苏联充分利用美国在援建亚斯文水坝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主动向埃及提供水坝工程资金,再加上1955年4月埃及排除干扰毅然参加了亚非会议,1956年5月埃及又宣布同中国建交,7月纳赛尔还将赴南斯拉夫与狄托、尼赫鲁举行发起不结盟运动的谈判,使得美国政府怒不可遏。
为了搞垮纳赛尔政府,美国于7月19日宣布撤回对埃及提供援助的承诺,英国亦紧随其后。面对美、英帝国主义的挑战,为了实现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曼奇亚广场上向25万民众庄严宣告,埃及决定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财产移交埃及,运河航运由埃及负责管理。埃及的行动,引起了英、法帝国主义的极大恐慌,被认为是1940年以来“所遇到的最危险局势”。对此,英、法两国政府连续召开会议,商计对策。
鑒于当时英、法对埃及直接使用武力的条件尚不具备,英、法便宣布冻结埃及在英法的资产;运河公司的资金亦被禁止过户给埃及。与此同时,英、法加紧徵召后备役军人,调遣飞机、军舰到马尔他和赛普勒斯,对埃及进行军事威胁。这一切都未能使以纳赛尔为首的埃及政府屈服。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同以色列频繁接触,共同达成了联合侵略埃及的协定。而对英、法、以的军事挑衅,埃及军民同仇敌忾,集中兵力保卫运河区,以武力击败了英、法的侵略。
埃及人民的正义行动,不仅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反对西方列强的运动,同时也促使英、法国内矛盾的激化。11月1—3日,联合国紧急会议以59∶5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亚非19国的提案,要求立即停火,制止把军队、军火运进该地区,以色列军撤回到停火线后。11月6日下午,英、法被迫接受了联合国关于立即停火的决议,苏伊士运河战争最后以埃及人民的胜利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