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车臣汗

车臣汗

车臣汗(蒙古语:Сэцэн хан,意为“智慧”),喀尔喀蒙古一部,后归降于清朝,现为蒙古国一部分。

明代末年,元太祖十八世孙谟啰贝玛游牧于克鲁伦河一带。其子硕垒自立为汗,称“车臣汗”,与土谢图汗衮布、札萨克图汗素巴第并称为喀尔喀蒙古三大汗。其辖地东至额尔奇斯河,南界察哈尔汗,西界土谢图汗,北界布里亚特,与俄罗斯素有交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车臣汗
  • 外文名:Сэцэн хан
  • 意为:智慧
  • 属于:喀尔喀蒙古一部

简介

立国之初,车臣汗臣服于察哈尔林丹汗。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军队击败林丹汗,车臣汗硕垒转而向后金纳贡。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指责车臣汗与明朝进行贸易,车臣汗被迫与明朝断绝关係。顺治三年(1646年),硕垒诱使科尔沁苏尼特部蒙古背叛清朝,遣军三万帮助其抵抗清军,但是被清军打败,不得不恢复向清朝纳贡。顺治十二年(1655年),硕垒死,其子巴布继汗位。同年,清朝将喀尔喀蒙古分为左右共八个扎萨克,任命车臣汗领左翼扎萨克之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攻略喀尔喀诸部,车臣汗不能抵御,乌默客汗被迫举族南迁,依附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朝取消车臣汗的独立地位,改称其为“车臣汗部”,次年划其原所辖地为喀尔喀东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噶尔丹被清军击溃,车臣汗部奉命回到克鲁伦河一带放牧。此后,车臣汗部协助清朝政府对準噶尔汗国进行了多次战争,屡立战功。乾隆中期,车臣汗部共编有23个旗,于巴尔屯成立一个盟。
1911年,哲布尊丹巴在俄国支持下宣布独立,车臣汗首领阿尔塔什达、车林多尔济等人均加入,所属地成为蒙古国一部分。

世系

姓名年份备注
第一代
硕垒
? - 1655年
阿敏都喇勒孙,谟啰贝玛子。
第二代
巴布
1655年 - 1683年
硕垒第五子。
第三代
诺尔布
1683年 - 1688年
巴布子。
第四代
乌默客
1688年 - 1709年
诺尔布孙,伊勒登阿喇布坦子。康熙三十年(1691年)诏留车臣汗号。
第五代
衮臣
1709年 - 1728年
乌默客长子。康熙四十八年袭车臣汗。
第六代
车布登班珠尔
1728年 - 1733年
衮臣长子,雍正十一年免。
第七代
垂扎布
1733年 - 1735年
乌默客从弟。
第八代
达玛璘
1735年 - 1751年
衮臣次子。
第九代
嘛呢巴达喇
1751年 - 1767年
达玛璘长子。
第十代
车布登扎布
1767年 - 1788年
达玛璘次子。乾隆四十六年诏世袭罔替。
第十一代
齐旺多尔济
1788年 - 1795年
车布登扎布长子。
第十二代
朋楚克多尔济
1795年 - 1796年
齐旺多尔济次子,无嗣。
第十三代
桑斋多尔济
1796年 - 1800年
齐旺多尔济长子。嘉庆五年,降四等台吉。
第十四代
玛哈什哩
1800年 - 1807年
朋楚克多尔济嗣子。
第十五代
恩克图噜
1807年 - 1817年
玛哈什哩长子。嘉庆二十二年病免。
第十六代
阿尔塔什达
1817年 - 1875年
恩克图噜子。
第十七代
车林多尔济
1875年 - 1893年
阿尔塔什达子。
第十八代
德木楚克多尔济
1893年 - 1909年
车林多尔济子。
第十九代
阿克旺那林
1909年 - ?
德木楚克多尔济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