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福建省泉州理工职业学院(英语:Qu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原泉州中营职业学院),位于北纬N24°53′22.58″ 东经E118°36′29.9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福建省泉州市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占地面积564亩,分为泉州校区和晋江校区,其前身是源于1986年创办晋江市金井镇的“晋江摩托培训学校”。

1994年发展为“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2002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独立设定的民办高职院校“泉州中营职业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备案更名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福建省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以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为主,辅以成人高等教育、五年制专科教育,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现有在校生5300人、教职工400余人,开设1院3系28个专业,以汽车、机械、建筑、数字媒体等工科专业为主,电商、物流、旅游等商科专业为辅。建有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154个,图书馆藏书48万余册。并设立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中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产教深度融合的附属机构。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福建省·泉州市
  • 主管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qzit.edu.cn
  • 中文名:福建省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 英文名:Qu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简称:泉理、泉州理工
  • 创办时间:2002年
  • 类别:理工类
  • 学校类型:独立民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 属性:专科民办院校
  • 现任校长:臧树良
  • 校训:忠诚、勤奋、创新、奉献
  • 校歌:理工在前进
  • 主要院系:车辆工程系、信息技术系、商学院、建筑设计系
  • 学校地址:泉州市丰泽区坪山南路255号、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
  • 主要奖项: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文明学校等

学校简介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原泉州中营职业学院,简称泉州理工学院)是迅速崛起于海峡西岸的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福建省泉州市。学校主校区占地500亩,位于中国品牌之都——晋江市,接壤瀋海高速公路,毗邻高铁晋江站、海峡西岸国际採购与区域物流中心、晋江市品牌工业园区等,已正式启用,将打造成为满足8000名在校生教学、学习实训和生活需要的,天人合一、环境友好、节约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校园、“城市名片”。学院泉州产学研园区位于泉州市中心(客运中心站旁)占地70多亩,周边商圈繁荣,地理优势明显,着力打造成为学院引企入校、工学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创业孵化的品牌园区。学院以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为主,辅以成人高等教育、五年制专科教育,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开设有车辆工程系、建筑设计系、数字传媒系、财经系、商贸系等5系33个专业,在校生5269人。学院建有63个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和91个校内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42.5万余册(另有电子图书33.6万册)。并设立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中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附属机构。

办学历史

学院前身系着名企业家吴金营先生创办于1986年的“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1997年升格为“福建省摩托汽车成人中专”,是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摩托汽车技术培训基地,学校前后为社会培养了三万多名各类技术人才,其中不乏自主创业的成功企业家,被誉为“创业者的摇篮”。2002年3月经教育部授权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泉州中营职业学院”,并于同年面向全国统一招生, 2006年11月24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2007年5月14日,学院更名获教育部备案。 2006年学院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民办高职院校,并荣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校训

忠诚、勤奋、创新、奉献
办学理念:让“弱者”走向成功!把学院办成“创业者的摇篮”!
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办学理念

高校办学水平:
1、身体好;
2、就业好;
3、综合素质高,毕业后发展潜力大;
4、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轻;
5、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少;
6、社会贡献大,主要是科学发明与创新,培养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慈善家、企业家和政治家等。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着名企业家、素质教育专家吴金营先生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学校获得晋江市优秀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大力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打造一支结构最佳化、素质精良、爱岗敬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该院的师资队伍建设成果喜人,现有专任教师310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的教师108人(其中正高3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3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23%。晋江市优秀人才五类共126人;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96人,占比47%;另有兼任教师44人。其中,有创新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前成员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为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7年以来,教师共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9项、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7项,出版教材56部,公开发表论文297篇,发明国家专利 22项,承担横向课题 24项,并设有智慧型终端套用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技术服务与研发机构。获评省级示範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5门,教师参加省、国家级业务能力大赛获奖24项。另外,历年来教师参加国家或港台学术交流65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106场次。

教学建设

学校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充分依託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拥有多个省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实训基地、教改综合试验项目,并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在学生管理方面方法独到、特色鲜明。校团委下属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就业创业促进会等32个学生团体,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公益类活动,多次荣获“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成绩斐然,尤以各项职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竞赛、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最为突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连续7年在全省就业评估中获得优秀,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交流合作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加拿大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建立密切的校际交流合作关係。

院系设定

学院下设6系2部21个专业,设有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商务部国际货代资格考点、全国英语四、六级、英语套用水平A、B级考点,以及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机动车检测站、泉州市中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为学院教学和实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车辆工程系
车辆工程系创办于2001年,全国统招,学制3年。我系由汽车类专业、机械类专业和化工类专业共同组成,设定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行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製造与装配技术、机械製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油气储运技术等9个专业。
二、信息技术系
信息技术系是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的重点建设系部之一,现开设计算机套用技术、广告设计与製作、数字媒体技术等三大专业。专业建设水平处于省内领先位置。信息技术系教学团队曾获福建省信息产业先进集体、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等多项荣誉称号。为不断打造社会化、产业化的专业团队,信息技术系在泉州、厦门、晋江都有多家的人才实训基地,与多家企业建立良好紧密的合作办学关係。
三、商学院
商学院前身是由原财经系和商贸系合併而成的,成立于2014年10月。现下设3个系12个专业,分别为财经系、商务系、管理系;设有会计、金融管理与实务、电子商务、市场行销、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务英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四、建筑设计系
包括室内设计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专业。

学校建筑

主教学楼1栋(1至6楼环绕有13公里长)、食堂大楼一栋、学生公寓楼群、400M标準塑胶跑道1个。学院建有63个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和91个校内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42.5万余册(另有电子图书33.6万册)。。并设立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中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附属机构。

就业培训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套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传授高级职业技能为重点,实行“1-2-3”证书教育,即学生毕业时拥有1张大学文凭、2张工具型证书(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1至3张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实行专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就业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和中国电信、深圳元征股份、福建东南汽车、国联汽车、泉州酒店、华远电讯、宜家装饰等数十家着名企业展开全面合作,採取订单式培养,以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战略的互利双赢,取得连年的高就业率,毕业生就业面宽,步入社会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深得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因此被评为“2004-2006年度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泉州理工学院泉州理工学院

文化建设

学院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拥有省内同类院校中唯一的学生电视台、规模最大的学生艺术团和节目内容最丰富的广播电台;团委、学生会及下属33个学生团体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公益活动,学院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团建创新示範单位”和“福建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院历来把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锻鍊当作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是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泉州理工长跑队参加了全部五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先后夺得该项赛事“大学生挑战赛亚军”和“全国大学生公开赛团体第五名”的佳绩。泉州理工足球队是PHILIPS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传统参赛队, 2006年泉州高校男子足球赛冠军。校男篮、女篮、女排和桌球队在省、市比赛中亦成绩斐然。2008年更一举夺得“中国大学生十佳明日网商”称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福建赛区一等奖”。

办学条件

主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群、“思恩楼”多功能大厦等校内建筑鳞次栉比,塑胶跑道、足球场、篮排球场、桌球馆、网球场、游泳池等体育场馆蔚为壮观。学生宿舍内独立卫生间、电话、宽频网一应俱全,为师生提供了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套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传授高级职业技能为重点;实行“1 N”证书教育,即一张大学文凭、至少一张英语和计算机工具证书以及若干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实行“专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就业”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和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深圳元征股份、福建东南汽车、国联汽车、泉州酒店、华远电讯等十几家着名企业展开全面合作,採取订单式培养,以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战略的互利双赢。
学院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拥有省内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的学生艺术团和节目内容最丰富的广播电台,团委、学生会及下属26个学生团体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和公益活动。学院先后多次被评为“泉州市团建创新示範单位”和“福建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校长跑队、足、篮、排和桌球队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中成绩斐然,学生文体社团活动硕果纍纍,荣获泉州市“1995—2005年实施《全民健身计画纲要》先进集体”称号。
办学20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技术人才三万多名,毕业生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并涌现出3000多名企业家,被誉为“创业者的摇篮”。学院也因此多次获得“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社会满意学校”、“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优秀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範单位”、“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先进单位”等省级、国家级荣誉称号。

学校领导

学校创办人、董事长吴金营同志简介
吴金营出生于1953年8月,于1969年11月入伍空军高炮15师44团,之后随军出国参加抗美援越战争,他勤于钻研、战斗勇敢,在战场上火线入党,是荣立4次战功的革命伤残军人。
2002年,吴金营在原有办学基础上,申报成功设立了泉州中营职业学院,任学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11年高职办学路,他呕心沥血、敬业奉献,现如今的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原中营更名)开设有6系29个专业,在校生规模5400余人、教职工380余人,是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在全省民办高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评估,教育教学硕果纍纍,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企业好评,连续7年获省就业评估优秀单位。他提出的6大办学目标“身体好、就业好、毕业后发展潜力大、学生家庭负担轻、国家财政投入少、社会贡献大”已深深嵌入学院的办学历程中。
2010年底,他主动申请成为福建省“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制度改革”试点院校,将投入学校的数亿资产全部捐赠社会,他说,“一杯水,只能解决自己的需求;一桶水,要考虑家人的生存;而今我们共同的努力,是要实现一条河,让它源源不断地造福更多的亲人和朋友。”
如今的吴金营,全身心投入在学院500亩新校区的建设中,踏上他和整个学院的二次创业之路。他倾资、倾心、倾情办学,并时时以身作则、带领师生钻研科研,近3年成功申报8项国家专利和发明,如新型循环水箱、新型节能墙体等不仅被套用于新校区生态校园的建设,同时部分转化投产源源不断地为学院发展提供办学经费来源。
学校校长臧树良教授简介
臧树良,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巴斯基尔国立大学名誉博士。现任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校长,汽车清洁能源福建省高校套用技术工程中心主任。 毕业于辽宁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多年来从事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起分别被聘为华东师範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辽宁大学博士生导师。2015年8月,受聘于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副董事长一职,同年10月聘任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学校名誉院长、校友总会会长苏志明教授简介
中共党员,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1941年8月出生于泉州,1965年毕业于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并留校工作,曾任火箭工程教研室主任、机械工程二系副主任,院长助理等。1992年起任华东工学院副院长,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副书记等职。2005年到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任院长,现任学院名誉院长。分管教学、招生分配、学生管理、宣传、共青团、设备、人事及高教研究等项工作。曾兼任全国国防、军事学科规划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兵工学会飞弹火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校副校长于雷教授简介
于雷,男,1951年生,辽宁省鞍山市人,汉族,无党派,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曾任瀋阳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现任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副校长。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专家,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课题组成员,辽宁省人民政府特聘职业教育专家,中国高职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瀋阳市东陵区政协常委。

地理位置

泉州校区: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坪山路255号(362000)
晋江校区:泉州市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362269)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