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屿头村(浙江省台州市黄巖区屿头乡屿头村)
屿头村,古名柔极(亦作柔川),为黄岩柔川黄氏发祥地,位于括苍山南麓,黄岩西北角,南去黄岩西部重镇宁溪6公里,东以长潭水库为界,与前礁村相邻,并与黄巖区北洋镇长潭村隔水相望;西北面连线沙滩村(属黄巖区屿头乡),西面为前山头村(属黄巖区屿头乡),南面为联一村(属黄巖区屿头乡)。
该村为原大儒黄超然故乡,全村共有人口1162人,351户,32个村民代表小组。村民以黄姓居多,占全村人口七成以上。
全村耕地646.1亩,其中水田447.5亩,旱地191.6亩,林地1630亩,其中枇杷占314亩,杨梅占100亩。本村的人均收入已达到6917元。
永宁江主要支流柔极溪穿村而过,并于此汇入长潭水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屿头
- 外文名:Yutou Village,Huangyan
- 类别:村居
- 隶属乡镇:浙江省台州市黄巖区屿头乡
- 别名:柔极 柔川 黄岩西乡
- 人口:1162人
- 耕地面积:646.1亩
- 村民小组:32个
- 集镇时间:二、五、八(农曆)
- 公共运输:台州公交250(黄岩-宁溪)
- 车站:屿头车站
- 主要河流:柔极溪
-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主要特产:枇杷 杨梅 蜜桔
屿头村概况
屿头村,古名柔极(亦作柔川),位于括苍山南麓,黄岩西北角,南去黄岩西部重镇宁溪6公里,东以长潭水库为界,与前礁村相邻,并与黄巖区北洋镇长潭村隔水相望;西北面连线沙滩村(属黄巖区屿头乡),西面为前山头村(属黄巖区屿头乡),南面为联一村(属黄巖区屿头乡)。
该村为原大儒黄超然故乡,现有人口1162人,351户,32个村民代表小组。村民以黄姓居多,占全村人口七成以上,为黄岩大族柔川黄氏宗族地。永宁江主要支流柔极溪穿村而过,并于此汇入长潭水库。
地理位置
浙江省台州市黄巖区屿头乡屿头村
地形地貌
屿头村位于柔极溪汇入长潭水库(原于此汇入永宁江)处,全村属于河口沖刷地貌。地势近西北高、东南低之势。该村位于浙东南丘陵,山地以丘陵为主,整体区域成喇叭形。现全村耕地646.1亩,其中水田447.5亩,旱地191.6亩,林地1630亩。
经济概况
屿头村,位于黄岩西乡,历来以农耕为主业。现在,农业收入仍未该村收入主要来源。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6917元(2010年数据)。村内多种植枇杷、杨梅等经济作物。其中枇杷占314亩,杨梅占100亩。
在工业方面,村内有塑胶、酿造等个体企业。黄岩屿头酿造厂的“柔极溪”牌白酒,在台州範围内得到了很好的口碑。
屿头集镇
集镇时间:农曆 二、五、八
屿头集镇,位于屿头乡屿头村(现逐步向沙滩村迁移)。集镇历史悠久,民国年间当地屿头村村民立街兴市。至今在老者间仍有“从小横街(现宁溪钟楼路)偷街板”立市的故事,广为称道。
集市原多以村民交易农产品、淡水产品、手工艺品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当前屿头集市交易种类也趋于多样化。
交通
屿头,位于黄岩西乡。离县城黄岩(台州市区)32公里,车程40min。325省道(82省道 椒江——黄岩延伸线)/长决线(长塘——决要)经区内东部前礁、屿头、联一三村而过,为该乡连线黄岩的主要道路。
村内车站
屿头车站,位于屿头村中心,隶属于黄岩交通局,为短途车站。

公共运输
- 公交250线(黄岩——宁溪) 全程38公里 全程票价:10元
班车时间:5:30——17:30
注:其中 屿头——黄岩 8元 (车程1小时左右),可使用台州公交IC卡。
2. 宁溪——田料 线 全程16公里 全程票价 :2元
境内沿途经停联一→屿头→沙滩→三联→田料
宗族文化
屿头,为柔川黄氏故里。柔川黄氏在台州範围内享有盛名,始祖北宋工部尚书黄懋为防奸臣自福建迁入柔川(屿头)。千年来,选址几经更迭,最终其后人在柔极溪下游屿头村定居。

现屿头村,黄姓民众占大多数。前朝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村仍建有柔川大宗祠堂、小宗祠堂、花台门等。柔川黄氏现存《柔川黄氏宗谱》为民国廿四年(乙亥年),乡人所作。
当前,柔川黄氏子孙已遍布全国各地。当地较出名后代分支长大房(屿头村当地)、临海芙蓉、椒江家子(今椒江葭芷街道)洪家大板桥、新前后洋黄等。
柔川黄氏名人有:宋台州十大儒之一黄超然,太尉殿供奉神、显顺尊王——黄希旦(十世孙)、电影《红色娘子军》作曲家黄準等。
29—44世行第:奇良永绍、美大昌联、居怀仁义、士志安全。
宗教
概况
道教文化是该村民众参与最多的宗教。
按照柔川黄氏祖制,该村仍设立关帝庙供奉关公,以彰显黄氏子孙忠义的优良品格。另外,柔川黄氏十世孙南宋圣贤黄希旦亦被供奉。近年来,香火连绵不绝。
庙会活动时间
元宵节(正月十五) 五月十三(农曆) 十月初一(农曆)
特产
![]() | ![]() |
屿头枇杷 | 屿头杨梅(东魁杨梅) |
屿头村枇杷多有大红袍、白沙等几类,在台州市区範围内享有盛名。另外,区内东部各村丘陵地域多种植杨梅,品类多样,有东魁杨梅、本地杨梅等也多有讚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