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蜀山湖(安徽蜀山区蜀山湖)

蜀山湖(安徽蜀山区蜀山湖)

蜀山湖(安徽蜀山区蜀山湖)

安徽蜀山区蜀山湖,也叫董铺水库,坐落在合肥市西北郊的蜀山区。蜀山湖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凹陷盆地,不仅以其大库容量拦截洪峰,屏障合肥市区的安全,更以其优质水源向市区供水。

安徽蜀山区蜀山湖自然景观独特,具有“一径鸟声喧夕照,半湖帆影乱湖波”,山水清秀,林木葱郁,清净幽雅的特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蜀山湖
  • 别称:董铺水库
  • 位置:  合肥市西北郊的蜀山区
  • 功能:向合肥市提供优质水源

修建背景

历史上,大暴雨常给合肥老城区造成灾害,据相关水利史料载:“自明,景泰元年(1450)至1949年,庐州发生水灾125次,其中:特大水灾6次,大水灾7次……”现据“水灾辑录”,呈现上世纪建水库前两次大水灾情形。其一,“民国二十年(1931)合肥大水……5月21日大雨倾盆一连三日,24日晨西门水闸被沖毁,附近城墙被冲倒数处,洪水直灌老城区,城内立成泽国。低下处水与树齐,大街人行以筏,货物漂流,壁宇倒塌……全县城乡受灾死亡1730人……”又载:“1954年7月10日晚,猛降暴雨……前大街、东大街水齐腰深,杏花村一带水上屋顶……市区受害户2838户,倒塌房屋6225间……”
如此严重灾害,迫使董铺水库工程上马。
蜀山湖地图蜀山湖地图

修建经过

灾后痛定思治,合肥市委在省委大力支持下,安排总工程师王祖烈和前苏联专家索洛诺维奇指导,勘测设计,形成规划:在南淝河正源与四里河下游兴建董铺和大房郢两座大型水库,以控制上游暴雨形成的洪峰;中游市区修筑防洪墙;下游河道疏浚。蓄洪与供水兼得的综合方案得到批准后,进行移民搬迁与安置。
董铺水库董铺水库
1956年11月开工,1958年4月土坝及洪水涵洞工程竣工,下闸蓄水供水。后又陆续做了溢洪道,防浪墙,除险加固、大坝加高、加长等工程。扩大库容、提高泄洪能力,于1981年7月竣工,后正式验收。至此,一座库容为2.42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告成。大房郢水库动工后,终因国家经济困难,被迫停工,40年后恢复兴建,今已完成所有工程并蓄水、验收。

建库成效

董铺水库建成后,拦蓄洪峰,减轻洪水威胁,即使1984年6月合肥市出现超过1954年的特大暴雨,只是局部低洼处积水,虽有损失,灾害大大减轻。水库带来另一大效益是:其大库容量蓄水,优质水源,由二、三水厂向城市供水。水库有专用渠道,需要时可以从其他地方调水,现正与姐妹库——大房郢水库一起,支撑着城市的繁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