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光渺村

光渺村

光渺村

光渺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东石镇东南沿海,东邻塔头刘村西邻张厝村,北邻梅塘村,南面海,距镇区5公里,海岸线有2公里长,位于东塔公路南侧。水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村道路基本完成硬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光渺村
  • 外文名称:Guangmiao Village
  •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 所属地区:福建省泉州晋江市东石镇
  • 下辖地区:路东、石菌
  • 电话区号:0595
  • 邮政区码:362271
  • 地理位置:东石镇东南沿海
  • 面积:2平方公里
  • 人口:3338人
  • 方言:闽南话泉州腔
  • 车牌代码:闽C
  • 村民小组:8

村情概况

常住人口光渺村是沿海行政村,与金门一水之隔,相距10海里,是晋江市老革命基点村,截止2008年,3338人,分8个村民小组,外来农民工近5000人,由石菌、路东2个自然村组成。面积有2平方公里。村民大半借渔业为生,也是东石镇的第二大服装生产工业村。于1989年被市政府评为亿元村。
光渺村

地名含义

该村沿海,村边有2块大石头,称“圆菌”“扁菌”,故又名石菌。解放前,成立地下党支部,有几十名革命地下老干部,为革命事业付出辉煌的贡献,他们的光辉以启后裔。如王光渺等三位烈士。为纪念烈士们的丰功伟绩,于1966年把行政村命名为光渺村。

历史沿革

明清属泉州南门外十七都,民国属石菌保,1948年成立地下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王武山,解放后与塔头刘村合併称石塔乡,1955年与梅塘村合併称梅塘村,1957年与潘径村合併称潘径村,1958年又与梅塘村合併称梅塘村,1961年与梅塘村拆开回称石菌村,1964年与张厝村合併称张厝村,1966年与张厝村拆开改称光渺村。

村容村貌

傍山临海,前有“双菌低浪”,后有情霞公园,东有宫堀鱼池,西有林立厂房,中有“百层云梯”,四族姓祠堂高大壮观,旧村角落称东中集,西集,西集于1973年向村后建新村,东中集于1975年向村东北建新村。先后建新厝658座,厂房28家,拓建村路英海路,菌江路,东环路,工业路,情霞路等,中间的光渺路也已平整定型,若坐船从海上观察,光渺村确是旧貌换新颜,如画的风光尽收眼底。村前渔船一字型排开,在水中浮动起舞。

渔业生产

该村是东石镇主要渔村,解放前就有鱼虾满沙滩连狗都不吃的传说,人民公社时期该村有帆运队一个,渔业队一个,100多人每月由国家供应大米,有机动大渔船4条。改革开放后,有机动渔船(小型)150多条,2008年,部分渔民改行,剩渔船80多条,每当渔船回港之时,渔村处处欢声笑语。近海养殖也得到发展,挂蚵,种紫菜200多亩,有紫菜加工坊一个,有活鲜池6个,水产品供应到泉州、青阳、安海等地。
光渺村

域内设施

改革开放春风吹进渔村,改变了村民只打渔为生的习俗,大力发展复转製造业,截止2008年,有企业20多家,1992年市政府批准规划工业建设用地100亩,已兴建厂房28家,有规模以上企业7家,全村用电年花电费近700万元。工业总产值年有2亿多,复转大多出口销往世界各地。
截止2008年,有国小2间,菌江国小和英海国小。在校学生350人教师25人。菌江国小创建于1937年公立办学已有72年之久了。1988年海外华侨捐资建校舍,占地4亩。英海国小于1993年创立,建校舍,教室12间,占地3亩,两校以“全面育人,办出特色”为宗旨,培育了一大批学有所成,学有所长的人才。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