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我与我
《非我与我》是200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铭铭。
基本介绍
- 作者:王铭铭
- ISBN:9787533429836
- 页数:453
- 定价:27.90元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0-3
- 装帧:平装
- 副标题:王铭铭学术自选集
- 丛书: 木犁书系·我思文丛
内容介绍
本书依据论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两篇论文,论述的是西方社会人类学在20世纪的状况;第二部分六篇评论,集中于人类学的文化论,尤其偏重从解释论、象徵论与普遍主义的矛盾来体现文化论缘起的文明史背景;第三部分从学术表述的文化困境出发,探讨西方藉以“把握”东方的工具之实质;最后一部分的两篇(实际上包括四篇)文章,则从中国民间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方面人手,论述文明内部的“非我”(即知识界以外的民间文化)对于知识反思的意义。
作者介绍
王铭铭,1962年生,福建泉州人。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1981一1987),1992年获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此后在伦敦城市大学、爱丁堡大学、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伦敦城市大学名誉研究员。已出版《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社区的历程》、《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山街的记忆》、《想像的异邦》、《逝去的繁荣》等专着,《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等译着及学术论文40余篇。
作品目录
自序
社会人类学
――从启蒙到反思
人类学世界观的一致与分化
文化的意义世界
――“格尔兹文化论丛”译序
象徵人类学两家评
萨林斯及其西方认识论反思
――《甜蜜的悲哀》代译序
文化与普遍性解释
――别的讲演之后的讲演
“文化遗存”的启蒙
――读两篇西方人类学的有关文章
文明与共同体
――书评两篇
西方的东方
――读萨伊德《东方学》
汉学人类学的範式危机
汉语人类学
――西学本土化与学术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史诗
――民间文化研究与多元史观的建构
民间文化散论三篇
社会人类学
――从启蒙到反思
人类学世界观的一致与分化
文化的意义世界
――“格尔兹文化论丛”译序
象徵人类学两家评
萨林斯及其西方认识论反思
――《甜蜜的悲哀》代译序
文化与普遍性解释
――别的讲演之后的讲演
“文化遗存”的启蒙
――读两篇西方人类学的有关文章
文明与共同体
――书评两篇
西方的东方
――读萨伊德《东方学》
汉学人类学的範式危机
汉语人类学
――西学本土化与学术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史诗
――民间文化研究与多元史观的建构
民间文化散论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