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人类学随笔
《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人类学随笔》是200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人类学随笔
- 页数:384页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第1版 (2008年9月1日)
图书信息
丛书名: 人文田野丛书
平装: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05095964
条形码: 9787105095964
尺寸: 20.8 x 14.6 x 2.2 cm
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
王铭铭,福建泉州人,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社会人类学研究,对社会史、乡土中国研究、城市文化史也进行了有影响的探讨。着述除了社会人类学理论述评之外,还有《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1998)、《逝去的繁荣》(1999)、《王铭铭自选集》(2000)、《草根权威》(2002,英文,合着)、《漂泊的洞察》(2003)、《走进乡土上》(2004)、《溪村家族》等专题性学术论着及随笔。
内容简介
《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人类学随笔》中具体包括了:《腹与蛇——“不同文化中的他者观念国际》、《中国学术的“语言时尚”问题》、《从教室空间的“小处”人手,改革大学教育》、《从“新生事物拜物教”看“破坏性建设”》等文章。 《由此及彼由彼及此》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致谢
一由此及彼,由彼及此
故乡在他处
“我讨厌旅行”?
游离
地图——漂泊于故乡的方法
人与鱼
结构与性格
时问旅行
作为“异邦”的历史
“三点一线”
在海与土地之间
古船
二反思与批评
《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
自序·反思性的绪论
照片这个“会说话的孩子”
三山街:信仰·人生
去山街
宗教与文化危机
医治心灵
关于“神异权威”
山街的群体动力学
记忆山街
四记西行
柏林围墙的价格
被现代性包裹的肉身
雅典娜的风姿
印度九日记
五记“蛮界”
滇行二题
悍妇与乡约
远山的呼唤
动物园的公共性
保住我们的“处女江”
在保护中求发展”
六记乡村
小地方叙事
村曲缘何輓歌调?
拨开小岗村迷雾
林权改革:“莫把森林当蔬菜”
“新农村”叙事中的“团体主义”迷思
“指标压力”的秃峰与“黄河”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使教授尴尬的村子
七远去的前辈
记费孝通先生
李济给张光直的一封信
神话对于我们时代的意义
冯友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八初入“藏彝走廊”记
费孝通与白马人
氐
所谓“藏彝走廊”
民族学一盘棋
一次学术研讨会
西南中国学术区
白马人小村
天与人
走廊内外
古道上的礼仪与军事
第三方记忆
九“他者”
在他处思考
腹与蛇——“不同文化中的他者观念国际
学术研讨会”欢迎词·引言
十时代与文化
我们的“祖先”吃人吗?
中国学术的“语言时尚”问题
学习压力——儿童不易承受之重
学位大跃进的忧心
质疑博士论文匿名评审
“孟母堂事件”——“文化自觉”的悲哀
从教室空间的“小处”人手,改革大学教育
社会科学一夜变“社会的科学”
博士生待遇背后的“怪现状”
“人才外流说”等于得了便宜又卖乖
教授“叫穷”为哪般?
“教师集体离婚事件”发出了什幺信号?
标语口号这“玩意儿”
从“文革遗产说”想到我们时代的精神缺憾
如此“修旧如旧”等于破坏
韩国申遗与中国何乾?
从“新生事物拜物教”看“破坏性建设”
警惕遗产保护的“运动化”苗头
如何为中国演艺拓展空间?
文化遗产不能有壳无魂
纪念“9·11事件”,不能忘记“文化自觉”
捡破烂作家与值得珍惜的“丧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