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农业学校
泉州市农业学校,创办于1932年,其前身是泉州私立平民中学和私立民生农校,办学迄今已有87年的办学历史,当代文豪巴金曾三次在此讲学,在30年代被誉为“不同凡响”的学校;共培养出四万多名各类技术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校友如郑坚、黄旭东等人,皆出自于此。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位于泉州市区坪山路高架桥下324国道旁(紧邻泉州客运中心站),背靠大坪山麓,占地总面积362亩,建筑面积 59740平方米,是泉州市规模较大的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69人,其中高级职称43人,硕士研究生15人,省级骨干教师20人,校内建有电子阅览室,无线Wi-Fi信号全覆盖,以及多媒体教室、电工实训室、财会实训室、园林实训室、食检实训室、服装实训车间、素描实训室、汽车维修车间等各专业实训室65间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泉州市农业学校
- 外文名:Quanzhou agricultural school
- 简称:泉州农校
- 校训:忠诚 勤奋 团结 进取
- 创办时间:1932年
- 类别:公办中专
- 现任校长:郑南曙
- 知名校友:郑坚、黄旭东
- 所属地区: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 主要院系:农林牧渔、财经商贸、信息技术、文化艺术、交通运输、教育
- 主要奖项:省绿化红旗单位、首批省级规範化中职学校
全国中职学校首个“周恩来班”创建校
连续八届被评为泉州市“文明学校” - 前身:泉州私立平民中学、私立民生农校
- 创始人:叶非英
- 学校代码:61821
-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坪山路350号
历史沿革
前身史略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创建于1932年秋,其前身是泉州私立平民中学(原泉州第三中学(五中北区)增办的农校教育科和私立民生农校,最初阶段仅办初农,直至1947年秋季起增设高农班,创始人叶非英在此任教。
1937年民生农校从泉州文庙迁至泉州凤池前崇正书院旧址。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校徽胸牌

1952年9月,由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接管后改为公办学校,始称福建省泉州农业技术学校,同年12月,改定校名为福建省晋江农业学校,隶属于福建省农业厅,开设作栽、植保、牧医、农机、果茶蚕五个专业。
1958年春,晋江专区农业合作干校併入该校;1959年秋南安农业学校併入该校。
1960年,据福建省委决定、省农业厅通知,更名为福建晋江农业专科学校,开办大专班。
1961年,恢复为福建省泉州农业技术学校。同年9月,为贯彻调整方针,停办专科班,恢复福建省晋江农业学校的校名。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新校标

1968年,因时至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大陆多数学校停止办学,也是当时的其中一所停办学校之一,所以未能倖免于这一历史政治事件中。直至1975年10月后复办,1977年6月正式开学,校名为福建省晋江地区农业学校,招收统招统配生,设农学、牧医,茶果、植保、农机等专业,学制高中3年。
1979年10月开办泉州地区农业领导管理干部培训班;1984年6月创办晋江地区农业干部学校。
开拓发展
1985年,由于晋江撤销区、改成市试图独立于泉州,该校为校名也随之被分配改为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1987年起改招国中毕业生,学制4年。
泉州农校校歌

1996年6月,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九一街旁的温陵路(今释雅山公园)迁校至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坪山路,总面积301亩。
1988年,泉州平民中学、民生农校校友会在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设立叶非英图书馆,在泉州法石海印寺附近山上建立敬师亭,纪念叶非英等先师。亭中悬挂叶非英的纪念石匾,匾上刻有叶非英的事略,并附石雕半身像。
2000年9月30日,在诸多海内外校友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耗资近六万元,献书近九千册,杂誌近六千册的非英图书室(馆),在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正式筹建。着名作家巴金老先生也通过其女儿李小林女士和其侄儿李国糅女士及其挚友李秋叶先生,帮助巴金向“非英图书室” 捐赠188本高档的图书,并在此讲学,至今校内仍然珍藏有巴老亲笔书写真迹。
新校区

2002年,吕孙博先生为纪念培育他的恩师叶非英先生,慷慨捐资五十万元,在泉州市黎明大学(黎明职业大学的简称,巴金曾任名誉董事长)建立"叶非英奖学金",以表达对叶非英先生永久的怀念。
2003年泉州市农业工程学校併入泉州市农业学校,成为泉州市农业学校晋江校区
2005年6月,教育部、福建省农业厅批准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申请创建了全国市级中职学校首个“周恩来班” ,并得到广大新闻工作媒体的报导。

2010年教育部批准在泉州农业学校开设内地西藏中职班,加强了汉藏友谊。
2015年5月19日,泉州市农业学校体育馆作为泉州第五届“海峡情”两岸国际标準舞公开赛的比赛用地。
2016年3月,泉州市农业学校与洪梅镇洪梅村举行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签约仪式。
“2017年10月被选为“泉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特色校项目A类培育学校”
2017年12月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福建省第一批规範化中等职业学校。
2019年3月23日泉州农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暨学校建设规划论证会成功举办。
2019年5月7日-2019年5月13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省中职体协承办的2019年福建省第十六届中职学校篮球赛于在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成功举办。

院校规模
泉州市农业学校当前全日制在校生2800多人,校园面积300多亩,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市级“平安校园” 、省绿化红旗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泉州市园林式单位、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农科教结合工作先进单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学校”等多种荣誉。
泉州市农业学校坚持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坚持以中职教育为主体,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

教学範围
泉州市农业学校开设农林、财经、外语、计算机、艺术、教育、加工、交通等九门类15箇中职专业和2个高职专业,就读涉农专业和家庭困难的学生可在第一、二年内享有每学年相应的国家助学金补助。
校园团体
泉州市农业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并建设校学生会、广播站、青年志愿者等校园团体,多次与其他学校合作,协助维护市容市貌,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提及。
行走在街巷的泉州农校青年志愿者

办学条件
教学设施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创建一个安全舒适校园内部建有一个室内体育馆和田径运动场,两个灯光篮球场,两个标準网球场。学生公寓宿舍有4幢(分为男、女生公寓套房各2幢),屋内有电扇、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生活设施。[31]
拥有一座两层的校内大食堂,小超市,饮食购物方便,无线网路覆盖全校,为学生的上网自主学习提供网路支持,学校还专门聘请保全实行24小时安保服务,每栋宿舍楼配备公寓管理人员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行半封闭式管理。

师资队伍
截至2018年1月,泉州市农业学校当前拥有专任教师162人,其中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98人,中级职称以上“双师型”教师42人,本科学历145人,硕士研究生15人,省级骨干教师20人。
泉州市农业学校的教师不断在相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主编或参编国家、省级各类教材,获得多种奖项。学校教师参与完成的“CL—89程控高度系统设备”等科研项目,先后荣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优秀产品三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8项国家级技术专利。
教学质量
泉州市农业学校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经济师、国际商务师、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点和考点,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正规的毕业证书,而且还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各种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双证”兼得。
近几年,这个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和计算技术达标率均名列全省前茅,组队参加全省首届农牧垦系统计算技术比赛获团体全能第一併囊括所有单项冠军,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第七届计算技术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外界评价
总体评价
泉州市农业学校作为一所历史悠久而又具备现代气息浓郁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无论是给学生塑造的学习环境,还是给教学质量,亦或者在社会中潜在的影响力都是深远巨大的,尤其是年年派遣教师去西藏帮助和慰问一些贫困学生的壮举,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待改善的地方
泉州市农业学校,在学生管理制度与校园安全上依旧还是有待完善,比如出现学生上课时间跑出大门买早餐、学生财务失窃、学生之间打架斗殴和抽菸喝酒、学生宿舍楼卫生清洁不到位等一系列事情,这些地方还有待加强。
反思和总结
如何努力在教和学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值得学校内部管理高层和全社会各界人士需要反省和关注的问题所在,但是就大概而论,这个学校的办学还是其他各方麵条件都是充分符合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在这方面,无疑是合格的考量。
学校地址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坪山路350号公交线路:11路,20路、29路、30路、42路、K307路、K308路、K702路、X3路、K902路、K605路等公交线路到泉州农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