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兰(香港演艺界人士)
葛兰(Grace Chang,1933年6月13日-),本名张玉芳,香港电影演员、歌手。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曾主演多部国语歌舞片,并以兼具「演、歌、舞」三者着称,主演作品中许多歌曲亦传唱至今,其代表作有《曼波女郎》、《青春儿女》与《野玫瑰之恋》作品。1964年息影后,葛兰转而拜师学习京剧并参与相关演出,1989年与同好出版京剧唱片合辑。此外也曾在公开活动中献唱或表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张玉芳
- 外文名:Grace Chang
- 别名:葛兰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汉
- 星座:双子座
- 出生地:上海市
- 出生日期:1933年6月13日
- 职业:演员、歌手
- 毕业院校:香港德明中学
- 代表作品:空中小姐、曼波女郎、野玫瑰之恋、星星月亮太阳
- 籍贯:香港
早年经历
葛兰本名张玉芳,祖籍浙江海宁(今海宁市),1933年6月13日出生于上海,她的艺名「葛兰」是根据其英文名字Grace的中文译音而起的。葛兰出生在一个富裕大家庭中,共有十三个兄弟姊妹,她排行第十二。她的父亲曾任大学教授,1949年迁居香港,改行经商。葛兰幼年住在上海霞飞路愉园时,已被其母发觉有浓厚音乐及表演天份,故在她八岁时请老师专门教她弹钢琴及跳舞。葛兰在上海徐家汇启明中学念书时,开始跟随李梦熊老师学习声乐,奠定她要当一个出色女高音歌唱家的志愿。葛兰在校内也是个活跃份子,课外活动如演讲、唱歌、舞蹈及话剧都少不了她。
葛兰

演艺经历
初登银幕
1952年4月,着名导演卜万苍创办的「泰山影业公司」招考新人,当时还在香港德明中学念高中三年级的葛兰,不但第一个报名,还以最高的分数被录取。训练班结业后,泰山公司为她们开拍了影片《七姊妹》,葛兰与剧中其他六位女主角:锺情、李嫱、刘亮华、罗婷、陈芸、容远菁并称「泰山七姊妹」。卜万苍很赏识葛兰,认为她是一个有天才、有素养、有希望的优秀演员,特地推荐她跟随崑曲名小生俞振飞、名歌唱家黄飞然先生及叶冷竹琴女士学习表演艺术及西洋声乐。因此,葛兰除电影演员外,也是知名的京剧票友,章遏云摄製的京剧片《王宝钏》中,她饰演代战公主一角,唱做皆获好评。而在她主演的《青春儿女》一片中,她演出了崑剧《春香闹学》;1953年11月,俞振飞在香港皇仁书院演出《白蛇传》之〈断桥〉时,还特别指派葛兰演青儿。
葛兰处女作《七姊妹》电影特刊封面

葛兰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从影之前,曾在校内参加演出英语舞台剧。1954年,好莱坞影帝奇勒基宝(Clark Gable)在香港拍摄《江湖客》("Soldier of Fortune"),徵求一位会说英语的中国女演员演渔家女一角;两千多人参加考试,仅录取葛兰一人。
加盟电懋
1955年10月30日,葛兰随香港影剧界艺人组成的祝寿团往台湾为蒋介石总统祝寿,在晚会上表演曼波歌舞,风靡一时。回港后马上被「国际电影公司」(后易名为「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招揽旗下,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惊魂记》,即被推荐角逐第三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电懋承着余威,为葛兰度身订造开拍电影《曼波女郎》,将其歌舞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但打破香港及东南亚的卖座纪录,更掀起一股曼波热潮,成为震惊影坛的空前作品。《曼波女郎》堪称为她度身订造的歌舞片,也开创了青春派载歌载舞影片的先河。
1955年,葛兰(左一)到台湾为蒋介石总统祝寿

《曼波女郎》是葛兰为『电懋』拍摄的第二部作品,也是她表演生涯中的大突破。在这之前她虽然已主演过十部电影,但只是一个称职的新人演员而己;《曼》片却付予了她一个无忧无虑、自由、充满青春活力、热情奔放的「书院女」簇新形象,旋即彷似石破天惊般,风靡了整个东南亚。影片一开始葛兰和大群中学生狂歌热舞大跳恰恰,伴以摇滚乐爵士乐,大现青春活力场面很是壮观。影片参考了好莱坞的奇情片作风,融合了伦理与爱情的剧情结构,结尾葛兰醒觉到与其被过去苦缠,不如正视现实,踏实地面向将来,体现积极、正面的生活哲理。影片无论是编导、摄影、美术、还是音乐都达到电懋时期的高水準,葛兰、陈厚的歌舞配搭尤其出色,片中八首插曲皆流行精品,葛兰亦以本片晋身歌舞片偶像殿堂。
1956年,葛兰正式加盟“国际电影公司”

自葛兰的《曼波女郎》开创南下电影人时装片的先河之后,女演员在香港电影中的出场也越来越美丽和讲究,随着电影的走红,女演员在其中的穿着打扮也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推崇,在今天的香港电影界也仍被奉为经典,不断複製,不断翻拍。1959年10月,葛兰应美国国家电视台(NBC)之邀请,前往好莱坞演出由着名女歌星丹娜萧(DinahShore)主持的综合电视节目《丹娜萧剧场》(The Dinah Shore Show),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电视台表演的中国女演员。葛兰在演出中献唱多首中英文歌曲、表演中国舞蹈,获得全美人士讚赏,留美华侨更以葛兰的演出为荣。
葛兰与丹娜萧

1960年,着名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替葛兰撰写了电影《野玫瑰之恋》的全部歌曲。在电台歌曲流行榜只播英语流行曲的年代,该片插曲《说不出的快活》是唯一打进香港电台每周最受欢迎歌曲榜的中文歌;而《蝴蝶夫人》更在商业电台听众点唱中外流行歌曲的节目中,蝉联多星期榜首。
葛兰之歌
1961年,美国Capitol唱片公司,出版了一张名为「葛兰之歌」(Hong Kong's Grace Chang: The Nightingale of the Orient")的唱片,收录其十一支名曲(如《我要飞上青天》、《庙院钟声》、《浣纱溪》、《海上良宵》等等),葛兰遂成功迈进国际歌坛,声誉达于高峰。
葛兰婚后环游世界欢渡蜜月

个人生活
1961年6月15日,葛兰与港澳富商高福全先生于伦敦St. Saviour教堂举行结婚典礼,高福全出生于1916年,比葛兰大17岁,他是尤敏丈夫高福球的哥哥,因此葛兰与尤敏成了妯娌关係。在七个多月的环球蜜月旅行后,她回到香港拍摄了《教我如何不想她》、《宝莲灯》等影片。
葛兰与夫婿高福全先生的新婚俪影

1964年,葛兰在演完《啼笑姻缘》(上、下集)后,正式退出影坛及歌坛,专心相夫教子。结婚后俩人的生活相当甜蜜。2004年,葛兰的丈夫去世,享年88岁。
参演电影
- 1964-02-26啼笑姻缘(下集)饰 沈凤喜、何丽娜
- 1964-02-12啼笑姻缘(上集)饰 沈凤喜、何丽娜
- 1964-01-23宝莲灯饰 三圣母
- 1963-07-31教我如何不想她饰 李美心
- 1961-12-30星星月亮太阳下集饰 马秋明
- 1961-12-08星星月亮太阳上集饰 马秋明
- 1960-10-04野玫瑰之恋饰 邓思嘉(野玫瑰)
- 1960-08-18辫子姑娘饰 李桂兰
- 1960-05-26心心相印饰 王乃丽
- 1960-04-07情深似海饰 余立英
- 1960-01-27六月新娘饰 汪丹林
- 1959-11-19千面女郎饰 顾灵秀
- 1959-09-30姊妹花饰 李明明
- 1959-07-09香车美人饰 李嘉英
- 1959-06-04空中小姐饰 李可苹
- 1959-02-14青春儿女饰 李青萍
- 1959-01-15血洒情花饰 杜湄娜
- 1958-12-12金凤凰饰 凤姑
- 1958-09-11珊瑚饰 珊瑚
- 1957-04-11无头案饰 陆薇薇
- 1957-04-04爱与罪饰 兰馨
- 1957-03-14酒色财气饰 兰瑛
- 1957-03-06曼波女郎饰 李恺玲
- 1956-12-14金缕衣饰 伊兰
- 1956-10-30关山行饰 邓玉枝
- 1956-10-26长巷饰 康叔英
- 1956-08-22唐伯虎与秋香饰 秋香
- 1956-07-27惊魂记饰 马夫人
- 1956-03-15雪里红饰 小荷花
- 1956飞虎将军
- 1955-05-27江湖客饰 渔家女
- 1954-11-26再春花饰 萧淑雯
- 1954-06-18碧血黄花饰 林七妹
- 1953-09-05恋春曲饰 罗秀娟
- 1953-08-09七姊妹饰 范春娟
- 1953钻石花饰 孙巧云
社会活动
葛兰息影后,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始终不减,由1971年开始,她正式跟随姜凤山、倪秋平等名师钻研京剧,经多年苦练,深得梅派神髓。1979年8月,中国京剧艺术团访港作文化艺术交流,葛兰粉墨登场,演唱梅兰芳名剧《生死恨》,技惊四座,成为一时佳话。
1989年11月,葛兰与雅友集京剧乐队灌录了一张名为《京曲选萃》的唱片;1993年4月,香港市政局举办第十二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主题为「国语片与时代曲」,葛兰应邀出席为座谈会嘉宾。1994年适值京剧泰斗梅兰芳百年诞辰纪念,葛兰与十八名朋友于香港西湾河文娱中心举行一场「忆梅清唱晚会」,所得收益全拨捐慈善用途。1995年2月,葛兰接受了卫视中文台台长甘国亮的电视访问。
2002年4月11日,葛兰应香港电影资料馆之邀请,出席「旧欢如梦:国泰回顾展」座谈会「电懋之星:印象与形象」。7月6日,葛兰参与演出由「雅友集」及「中华传统戏剧学会」举办之京剧清唱晚会以庆祝香港回归五周年。2013年8月11日,葛兰应邀出席「曼波女郎回来了」活动。
人物评价
葛兰戏路广阔,形象多元化,不论是开朗活泼(《曼波女郎》)、妖冶不羁(《野玫瑰之恋》)、幽怨缠绵(《千面女郎》)或者贪财势利的反派角色(《酒色财气》),演来皆能胜任,兼之能歌善舞,无人能出其右,堪称国语片中的「千面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