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由北京师範大学学生处领导,由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同学组织、全校同学自愿报名并经过选拔,最终由来自北京师範大学不同院系的同学组成的爱心支教团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
  • 类型:支教团队
  • 成立时间:2010年4月
  • 创建人:朱启平

团队性质

团队宗旨
1、支教应向孩子们传递一种爱的信息,让他们知道有人在关注他们的成长,点燃他们心中对未来美好的希望;让他们知道大山以外的世界除了打工,还有一个叫大学的地方。
2、支教以促进支教地小朋友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希望通过我们的支教活动启迪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通过我们对山区图书馆的建设,为他们提供一道了解外部世界的视窗。
3、希望我们的行动为社会播下善良的种子,吸引更多人去关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树立一种“微公益”的理念。

历史沿革

团队创建背景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于2010年4月初由历史学院2009级本科生朱启平创建。他来自贵州毕节一个偏远山村,那里2007年才通电,2008年修通了第一条乡村小马路。一张黑板,几条板凳,一位国中文化的老师,这就是当地家乡国小基本情况。由于家庭贫困,他从国中开始就过着一边打工,一边读书,过着自付学费生活。他经历三次高考,来到北京师範大学,师大的生涯成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转折点。正是这种经历,使朱启平深刻地认识到读书机会的难得。如今身在大学校园的他,忘不了家乡的孩子。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只有跟更多的人联繫起来才有意义,于是一个回家乡支教的想法悄然萌芽!他希望为家乡的孩子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为了支教事业能够顺利进行,2010年4月15日至25日,朱启平自费自己勤工助学2500多元到支教地点实地考察,选择乘车路线,了解当地国小学生和老师基本状况,联繫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联繫大河中心校和大河中学的老师,联繫当地村民,提前统一安排好队员住宿和家访,朱启平一个人把支教所有流程全部走完一遍。返校后,组织招募队员,撰写支教策划书,代表支教队参加学生处组织的本科生支教答辩,获得6000元经费支持。2010年支教时,朱启平利用自己勤工助学所赚的1200元钱买了80多本适合儿童和老师备课的新书无偿捐送岩口私塾国小。从2010年起,朱启平成功组织三届本科生赴贵州岩口私塾国小支教和调研,朱启平全权负责从队员招募——策划书撰写——支教培训——答辩——宣传外联——安全——总结与反思的支教系统工程。
团队历史沿革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创建于2010年4月,刚成立时隶属于于“行动部落”贵州支教队第三分队,命名为北京师範大学——岩口私塾国小暑期支教队。由“行动部落“统一领导,前期培训和準备工作是同”行动部落“其他支教队合作完成。第一届支教队队长为文学院2007级本科生王霞,常务副队长为历史学院2009级本科生朱启平,天津师範大学彭方担任副队长,第一届成员有王霞、朱启平、心理学院2008级张东、历史学院2009级林子、柯珊沙和何进军以及天津师範大学的彭方。2010年朱启平代表支教队参加学生处答辩,凭藉扎实的準备和一颗虔诚的心获得学生处6000元经费支持,支教结项时,由于团队出色表现,学生处还额外批准2000元。
2011年3月初开始逐渐第二届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 隶属于“行动部落“第五分队——贵州毕节岩口私塾国小支教队。团队在前期培训和準备过程中得到”行动部落“兄弟支教队大力支持;同时,团队创建者朱启平开始逐步让团队走向制度化、标準化和规範化管理。通过一年努力,朱启平探索出一条独立农村山区支教行之有效团队建设道路。支教队开始建立起较为完善团队培训制度、队员选拔和考评制度。第二届支教队由历史学院2009级本科生朱启平担任队长、历史学院2010级硕士王亚宏担任带队老师兼支教队常务副队长、历史学院2010级王学书担任支教队副队长。第二届成员有朱启平、王亚宏、王学书、历史学院2009级本科生丁旭辉、外文学院2009级魏卓、化学学院2009级本科生尹兆兰、历史学院2010级硕士李娜、心理学院2008级张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8级本科生赵林森和北京邮电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王延翔组成。2011年朱启平代表支教队参加学生处组织支教答辩获得7000元经费支持,代表支教队参加研工部调研答辩得到3000元调研经费,总共为支教队赢得10000元经费。历史学院2008级本科生王军峰为支教队捐建500元图书经费、历史学院庞冠群副教授为支教队捐建500元图书经费、朱启平为支教队捐建1800元购买图书和体育用品经费、王延翔为支教队捐建600元支教经费。2011年支教取得圆满成功,得到毕节市教育局、毕节市大河乡党委政府、大河中心校以及大河中学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同时也得到学生处和研工部大力支持和指导。
2012年3月团队正式更名为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一方面继续保持与“行动部落“兄弟支教队合作,另一方面建立团队独立运行模式:独立队员和队长选拔制度、独立团队培训制度、独立支教和调研;建立支教队自己的人人网主页、人人小站;建立团队自己新浪部落格和微博。从团队成立至今,得到学生处、研工部、学校新闻中心、历史学院、教育学部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尤其是历史学院王秀丽老师,一直担任支教队指导教师,为支教队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从2010年起,北京师範大学贵州省岩口爱心支教队出色表现,得到了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河乡党委和大河乡人民政府、大河中学以及大河中心校高度肯定。2012年7月在大河乡人民政府要求下,经北京师範大学学生处批准,北京师範大学在贵州省七星关区大河乡建立了北京师範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北京师範大学历史学院团委书记王秀丽老师和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河乡人民政府人大主席陈有斌同志出席北京师範大学大河乡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并签订《北京师範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协定书》。根据《北京师範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协定书》内容,七星关区大河乡人民政府为北京师範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负责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参观考察、调研学习、支教培训、政策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实践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北京师範大学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会派出1至2支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大河乡管辖中国小进行支教和调研,大河乡人民政府会为支教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北京师範大学在大河乡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使得大河乡同北京师範大学合作成为定式,一方面有利于北京师範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大河乡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团队取得荣誉
2010年第一届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常务副队长朱启平被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被评为“2010年度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同年北师大一百多支 支教队仅5人获得此奖项。
2011年第二届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被北京师範大学党委宣传部评审北京师範大学“支教先锋样本”。
2011年第二届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荣获2011年度北京师範大学暑期
社会实践“优秀支教队”。
2011-2012年第二届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项目成果在参加第五届“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队长朱启平获得“校园公益之星”奖学金。
2012年第三届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队长朱启平代表支教队被北京师範大学党委宣传部评为2011年度北京师範大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并得到校党委副书记王炳林老师亲切接见。
团队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是一支寄託着创建者朱启平和历届队员的理想和热情的队伍,为了团队能够沿着正常方向传承。朱启平队长和历届新老队员一直致力于团队管理制度化、标準化和规範化。经过三年的努力,团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北京师範大学众多支教队中最优秀支教队之一,团队有明确宗旨,建立队长和队员选拔制度,有自己的部落格和人人网主页。通过历届新老队员扎实工作,力争开闢出一条促进山村基础教育发展道路,同时让支教队员在帮助山区小孩过程中,锻鍊自己的能力。

媒体报导

1、2010年北京师範大学校报、北师青年及其春秋人文报等校内媒体报导支教队。
22011618
北京师範大学首届免费师範生学成毕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免费师範生毕业典礼,参观国务院部属六所免费师範大学支教图片展时着重参观支教队图片展并上了当晚中央一台新闻联播。
32011721
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电视台法制新干线栏目王丽萍记者对暑期支教进行跟蹤採访报导。
420111012
《北京师範大学校报》第279期第三版以“守望大山里的孩子”为题报导支教队事迹。
52012718
贵州毕节七星关区新闻联播报导暑期支教:“走进第三届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众人拾柴火焰高,有爱就有希望。”
62012730
贵州省《毕节日报》和《毕节晚报》分别以“记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爱心支教,放飞梦想”“走进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支教队——激情飞扬,只为远方的一个家”为题报导暑期支教队。
7201213
《北京师範大学校报》第287期专版报导——“朱启平: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支教”,报导队长朱启平和支教队事迹。
82012110
《北京师範大学校报》第288期提名为2011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候选人,全校所有师生员工仅提名5个人,一个团体。
92012325
《北京师範大学校报》第297期第2版报导队长朱启平“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词和记者“感动手记”。
10201352
5月2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山外大学山巅梦——北师大岩口支教队队长朱启平的青春故事》的专题文章,报导了我校免费师範生朱启平的事迹。随即,人民网以《北师大岩口支教队队长朱启平的人生三道考题》为标题转载了这篇报导,新华网、中国日报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中国青年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新民网、党建网、中国新闻教育网、中国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文明网、中工网、中国校长网、和讯网、新闻传媒网、中国江苏网、评校网、梦幻网路、东莞时间网、北京师範大学新闻网等上百家网站分别转载了这篇报导。
11201353
5月3日,《光明日报》再次在头版刊发文章《梦想就是路标,引领青春远航——朱启平事迹在青年学子中引发梦想热议》。这篇报导也被人民网、中国文明网、中共党员网、中国日报网等主流网站转载。
12201354
5月4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文章《在追梦的奋斗中书写壮丽青春——五四青年节献词》一文中提到了朱启平。新浪新闻、中国文明网、转载了此报导。同时,《光明日报》再次在第2版刊发文章《我们一起奔波在追梦的路上——‘山外大学山巅梦主人公朱启平致信本报记者》。凤凰网、和讯网、新浪网转载此报导。
132013510
《北京师範大学校报》第二版专版报导全文转载5月2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山外大学山巅梦》和5月4日《山外大学山巅梦主人公致信光明日报记者:我们一起奔波在追梦路上》。
142013722
7月22日, 《毕节日报》在报讯《央视9频道栏目组到七星关区大河乡採访北师大暑期支教活动》中报导了此次暑期支教活动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
15201387
8月7日,毕节市市教育局在毕节市政府门户上发表文章《北京师範大学暑期支教队到七星关区大河乡开展感恩的心流动的爱实践活动》,报导了此次支教活动。
16201388
8月8日, 《光明日报》再次在头版刊发文章《朱启平和岩口爱心支教队:唤醒山里娃的飞翔梦》报导了朱启平和岩口支教队的支教活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广播网、新民网、腾讯网、中国日报网、新浪新闻、搜狐滚动、天津网等数上百家网站分别转载了这篇报导。
172013715~84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记者全程跟拍支教队,并製作成两集纪录片《我的故事》于2015年1月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组织结构

支教团队从2012年第四届支教队开始实行顾问委员会指导下队长负责制。
顾问委员会成员由历届支教队队员组成,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每年从顾问委员中选出若干名常务委员,全权负责支教队在非支教期间相关工作,全权负责下一届支教队队长和队员选拔,全权负责支教队新一届队长和队员培训与考评工作,全权负责联繫新老队员。根据工作需要,选取1名顾问委员会主任,2至3名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统领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顾问常务委员会委员每年选举一次,在每年支教结束后由本届常务委员会成员和全体支教队队员共同选出,每一届至少确保1/3新成员加入。
2013年第四届贵州岩口爱心支教团队顾问常务委员会成员
主任: 白燕荣(2012年支教队常务副队长)
副主任: 彭紫娟(外文学院2010级本科生,2012届支教队副队长兼财务负责人)
付培培(外文学院2010级本科生,2012届支教队外联部长兼宣传负责人)
朱泽宁(物理系2011级本科生,2012届支教队副队长兼安全负责人)
常务委员:王亚宏白燕荣 付培培 李泽 朱泽宁 经鑫 陈美玲 胡迪彭紫娟
成 员:丁旭辉 王霞 王亚宏 王延翔 王学书 王启明 白燕荣 朱永娟 朱泽宁 朱启平
李泽 李娜 李源 林子 何进军 柯珊沙 张东 彭方魏卓 尹兆兰 赵林森
付培培 彭紫娟 陈美玲 经鑫 胡迪解翔 周天一 刘卓异

团队分工

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
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是支教队非支教期间最高领导机构,是整个支教队领导核心。具体职责如下:
1、全权负责支教队非支教期间团队建设工作,负责团队制度和团队精神传承。
2、全权负责新一届支教队队长选拔和考评,新一届队长一般情况下由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和支教队荣誉队长共同选出,新一届队长对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负责,接受常务委员会监督,当支教队队长不能够履行队长职责时,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和支教队荣誉队长通过开会表决,有权罢免支教队队长。
3、全权负责支教队队员招募和选拔工作,选拔和招募新队员是常务委员会重要职责之一,常务委员会制定选拔标準,作好宣传工作,面向北京师範大学全体免费师範生和部分非师範生,统一组织面试和试讲,根据实际需要招募新队员。任何个人或组织不经过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批准,无权私自安排人员加入支教队。
4、全权负责支教队队长培训工作,协助并监督支教队日常培训和工作进度。前期培训和準备工作是后期团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没有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队员,多次培训请假或者缺旷队员,经常不能够完成团队工作队员及其违反团队条列的队员经支教队常务委员会和支教队荣誉队长同意,支教队队长有权罢免这样队员。
5、指导团队外联和宣传以及安全工作。
6、负责联繫全体新老队员,代表支教队向全体老队员汇报团队情况。
7、负责管理团队内部基金会,团队倡导所有工作的队员自愿捐50元至100元人民币用于购买图书和文具无偿捐给山区小孩或者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异家庭经济困难的山区小孩。
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
从2013年第四届支教队开始,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实行指导老师与带队老师分离制。指导老师为学校正式教师,负责指导支教队工作。
带队老师要求必须能够参与支教全过程,从培训到总结报告撰写,一般情况下在招募支教队队员时从前来面试研究生择优录取。根据工作需要,带队老师通常兼任常务副队长或队长助理职务。
1、基本要求:(1)必须是北京师範大学研究生;(2)要有高度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3)具备良好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4)统筹安排整个支教活动的能力;(5)调动全体队员积极性的能力。
2、具体职责:(1)全力协助并监督队长工作;(2)组织并参与支教队所有日常培训工作;(3)参加学校要求带队老师培训工作;(4)全程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团队安全工作。
荣誉队长:朱启平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创始人,主要协助今后各届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日常工作,协助支教队带队老师开展各项工作,指导支教队安全、外联和宣传工作,负责联繫贵州省毕节市大河乡人民政府、大河中学、大河中心校及其官代河村岩口私塾国小,负责联繫毕节市电视台、七星关区电视台、毕节市新闻中心及其贵州省电视台工作。
队长
1、能力要求:在一支支教队中,队长就是整个支教队的灵魂和核心,是整个支教队的标桿,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支教队队长的风格和高度决定这支支教队整体的风格与高度。具体的讲:(1)应具有高度的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2)应具有高度责任感,发自内心关爱每一名支教队员,去关爱支教地点每一名孩子;(3)必须具有博大的胸怀,具有一颗追求公平和公正的心;(4)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洞察力能够及时把握每一名队员的心理;(5)必须有一定战略眼光,拥有良好的人际关係;(6)必须具有第一时间内果断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7)必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每一名队员身上的优缺点,合理给每名队员分配工作,把团队每一个成员的优点整合为整个团队的优势;(8)一个优秀的支教队队长,应该有很好的亲和力、很好人格魅力、忘我的牺牲精神。
2、职责:(1)负责支教队日常运作和长远发展;(2)指导支教队外联和宣传工作;(3)指导支教策划书和总结报告撰写;(4)负责支教队队员招募、制度建设工作;(5)在第一时间内处理支教队突发事件。
根据《北京师範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协定书》内容,第四届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2013年成立两支支教队,一支赴大河中学开展支教活动,另一支继续在岩口私塾国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两支支教队归第四届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统一领导,财务独立。根据《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队长选拔条列》,第四届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决定:提名2011级物理系朱泽宁同学为2013年第四届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第一分队队长,2010级外文学院付培培同学为常务副队长,负责组队赴大河中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名2010级外文学院彭紫娟同学为2013年第四届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第二分队队长,2011级心理学院陈美玲同学为副队长,负责组队赴岩口私塾国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常务副队长
1、能力要求:(1)领导能力;(2)统筹安排整个支教活动的能力;(3)对于可能发生应急情况的良好反应能力;(4)调动全体队员积极性的能力。
2、职责:(1)统筹和督促团队工作,分派各部门负责的版块和任务;(2)协助队长工作,接受队长直接分配的任务;(3)协调各部门关係和团队关係,保证团队活动的正常进行;(4)组织团队会议,控制团队日常工作的进度。
队长助理
1、能力要求:(1)应具备班级工作和社团工作经历,有很强统筹和领导能力;(2)应具备整体意识,大局意识,有高度责任感;(3)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有亲和力;
2、职责:(1)对外代表支教队,全力协助队长工作;(2)指导支教队日常培训,全权负责支教队安全工作;(3)带领全体支教队员完成支教队成果汇报,具体包括支教总结报告、调研报告撰写,支教队评优和财务报销工作。
副队长
1、能力要求:(1)良好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2)具备一定沟通技巧,保证队长及队员之间的信息传达;(3)对于团队项目有可行性标準的判断,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紧急情况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2、职责:(1)协助队长工作,接受队长直接分配的任务;(2)监督财务工作,保证整体团队收支平衡;(3)协助外联工作,为团队争取活动经费及项目支持。(4)组织队员的培训、备课并监督完成情况。
安全部
1、能力要求:(1)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知道如何疏导心理问题;(2)对安全问题有敏感性,能理性判断安全状况和处理安全问题;(3)具备应急救治常识,能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施行急救措施;(4)有主见,不附和他人言行。
2、职责:(1)在支教出发前协助支教队制定各项安全準则,协助队长进行安全培训;(2)在活动进行期间保证团体成员的安全,提前作出警告和劝阻;(3)前期準备活动中为队员提供贵州省毕节市的市级地图,了解当地地形地貌特点;(4)为全体成员购买意外保险;(4)指导并解决成员在支教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5)提前考量活动过程中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恰当地做出权衡和选择。
宣传部
1、能力要求:(1)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器材和软体,器材包括数位相机、DV摄影机,软体包括Movie Maker、Gold Wave、绘声绘影、Flash、Photoshop、Microsoft Office等;(2)懂得网站和部落格运作的基本原理和理论;(3)具有一定的文字编辑基础和美编功底。
2、职责:(1)活动前期在校内做好宣传工作;(2)在支教活动进行期间,对支教活动进行宣传(这样做有利于支教项目的招生工作);(3)在整个活动中(包括前期準备、中期支教落实、后期总结三个阶段)蒐集摄像、摄影作品;(4)製作图片、视频、文字宣传资料;(5)维护团队的网站及部落格,及时在网站上发布团队活动进展情况;(6)为团队建立QQ空间、QQ群,并通过校区域网路、电子邮件等做好团队队员之间的联繫工作。
外联部
1、能力要求:(1)性格开朗外向,能主动寻求外界赞助及支持;(2)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服技巧;(3)具备人际交往技巧,能帮助他人提供人际交往建议和技巧。
2、职责:(1)安排团队的经费申请和赞助事宜;(2)策划前期活动中的募捐工作,包括募捐体育器材及书籍;(3)与贵州省毕节市及大河乡相关行政部门(主要是当地教育局)做好充分联络,统筹安排当地的支教活动;(4)提前联繫当地媒体。
财务部
1、能力要求:(1)工作细心踏实,能够做到公正无私,账目公开;(2)掌握基本的理财方法,保证团队经费的效益最大化;(3)初步了解市场物品的基本物价範围和浮动情况。
2、职责:(1)监督并统计团队的日常收入及支出项目,及时公布团队财务状况;(2)在每项活动前做好经费预算;(3)每项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结余总结,后期安排做好预计;(4)在贵州当地支教期间,每2天需向队员发布近2天内的财务报表;(5)在整个支教活动结束后,向队员和学校提交团队账目清单。
成果展示部
职责:(1)撰写支教总结报告;(2)撰写支教调研报告;(3)製作支教视频、PPT和光碟;(4)製作支教电子书;(5)更新支教队网站,包括新浪部落格、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等。

团队制度

团队传承制度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实行老队员带新队员的制度,每次换届支教队都会聘请优秀老队员对新队员进行相关指导和培训,而且保留1至2名出色老队员担任支教队骨干。所有新队员都是经过笔试、面试和试讲三个环节后进行择优录取,每一届优秀新队员的加入都为支教队输进新鲜的血液。整个支教队是一个温馨团结的大家庭,每一名队员都是这个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队长和队员选拨制度
1、队长选拔制度:通常情况下,队长一般都经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提名,由为支教队作出重要贡献老队员担任,同等条件下,支教队老队员优先;但是如果支教队没有老队员担任情况下,由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面向全校招募适合人担任队长。当队长不能够履行相关职责时,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委员会有权对其罢免。
2、队员选拔:(1)填写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报名表,支教队顾问常务委员会对报名表进行相关筛选,根据填写的情况进行第一次筛选。(2)对筛选出同学,进行一对一的结构化面试。(3)面试合格者试讲,面试和试讲都合格同学初步成为我们支教队队员。(4)所有支教队队员必须参加支教队组织的集体学习和相关的培训,由支教队队长进行考勤。(5)经过支教队培训,坚持到最后,认真完成团队各项工作的队员就成为支教队最终队员。
团队例会制度
1、基本要求:(1)每位队员务必按时到会,如有特殊情况请在会前及时说明。(2)积极参与会议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3)会议由常务副队长主持,并由指定人员做好会议记录。
2、会议安排:(1)每天召开工作会议。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生活安排、问题讨论和总结、遇到的难题和突发情况、具体改善方法等。(2)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个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活动中的收穫和体会分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探讨解决办法。各模组工作总结。(3)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调整安排。(4)每周六晚上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会议。(5)由各模组对本周工作情况进行讨论总结,包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由主管做总结报告。(6)通过讨论制定下阶段模组活动计画。
团队企业文化建设制度
任何一个团队要有长远发展,都必须要具有规範的团队制度作保障,要注重自己企业文化建设。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从成立开始就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团队精神传承。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学习和各种培训,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都不断得以提升。为了更好传承团队精神,我们支教队开通新浪部落格、新浪微博、人人网主页和人人小站等网路传播平台,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支教队相关信息,分享历届支教队队员的心得体会。
北京师範大学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