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仙居乡(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辖乡)

仙居乡(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辖乡)

仙居乡(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辖乡)

仙居,位于荆门市最北端,与钟祥、宜城、南漳等县(市)毗邻,素有“荆门城北门户”之称。境内现辖27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8万人,国土总面积23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867公顷。

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美丽而神秘,古时因这里青山碧水、风景秀丽,众神云集,相传是仙家衣食起居的地方,因而故名“仙居”,仙居位于荆门市最北端,与钟祥、宜城、南漳等县(市)毗邻,素有“荆门城北门户”之称,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基本介绍

  • 行政区类别: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
  •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 电话区号:0724
  • 邮政区码:448000
  • 地理位置:荆门市最北端
  • 面积:238平方公里
  • 人口:2.8万人
  • 火车站:荆门火车站
  • 车牌代码:鄂H
  • 称号:荆门城北门户

自然资源

仙居资源丰富。全乡探明石灰石储量2亿吨,硅石储量5000万吨,方解石储量3000万吨,铁矿石储量2000万吨,硫精砂储量800万吨,原煤储量500万吨;森林覆盖率达70%,有树种70余科480多种,活立木储量200万立方米以上;土特产众多,盛产香菇、木耳、仙居红萝蔔、香燻肉等农产品及多种山野菜;旅游资源丰富,有“小三峡”之称的南北河水库风景区,清乾隆年间的石雕“廖氏牌坊”、仙居寺塔林等,与三国人物关羽关联的捉马洞、仙姑洞、母子洞、马蹄崖等古蹟,有“哪咤闹海”、“姊妹河”等动人传说留下的人文名胜。
仙居是一个投资的热土。仙居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她位于鄂中金三角经济发展圈中心,境内公路四通八达,集镇中心距焦柳、长荆铁路、207国道、襄荆高速公路30公里;仙居投资项目多,开发价值大,硫精砂开发、重质碳酸钙加工、食用菌加工出口、旅游开发等众多项目已通过充分论证。仙居环境宽鬆,政府办事程式简明、快捷方便。

经济概况

2007年仙居乡国内生产总值达0.97亿,比上年增长10%,农业总产值2.6千万元,比上年增长6.8%,财政收入428.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比上年增长15%。
2007年完成水稻播种面积15953亩,比县政府下达仙居乡水稻生产任务增加53亩。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建立了10万羽蛋鸭养殖基地、万羽肉鸽养殖基地、千头肉猪养殖基地、10万条鱼苗养殖基地、千亩优质米基地、千亩高产攻关示範基地、千亩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範基地、百亩水稻新品种试验示範基地、百亩草莓种植基地、百家面业加工基地等十大基地建设。通过特色基地的建设,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荆门市东宝区第一个建立了仙居乡仙农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30户,农田面积3200亩,发挥农户+合作社+市场的产业化模式作用,落实了统一培训、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植保、统一机耕、统一收稻、统一技术等“七统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业风险。由省、市、县农业和农业科研部门在安居村开展“涌优6号”双季稻中晚稻高产示範技术攻关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亩产达到1200斤。
水稻种植水稻种植
仙居乡
工业规模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针对仙居乡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和水平与周边发达乡镇相比,尚有差距,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行业,纺织加工业是仙居乡湖广店、李家垟头等村传统工业,村民素有纺织加工的历史,及时掌握有关经济信息,充分发挥这个本地的优势,并利用仙居乡毗连工业强镇的区位条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生产上规模,并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仙居乡工业在困难中酝酿新的生机。利用县委、县府对欠发达乡镇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加大对1家市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县扶贫龙头企业、5家乡级扶贫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龙头企业的辐射能力,2005年全乡工业产值6.1千万元,比上年增长11%。

人口数据

仙居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6839

13815

13024
家庭户户数
6821
家庭户总人口(总)
26670
家庭户男
13708
家庭户女
12962
0-14岁(总)
5726
0-14岁男
2855
0-14岁女
2871
15-64岁(总)
18786
15-64岁男
9821
15-64岁女
8965
65岁及以上(总)
2327
65岁及以上男
1139
65岁及以上女
118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6225

便民措施

仙居乡加快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2006年已邀请县有关方面专家来仙居乡举办农业技能培训班7期,到高产示範片、新品种试验田现场观摩2期,组织农民参加农博会、科技博览会、展览会2期,参加人员有375人。经过培训的农民,其中重新就业有35人,通过改进劳动技能,增加收入有320人。
科技博览会科技博览会
仙居乡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7年康庄工程仙居乡15个村共投资750万元,建成道路13.6公里,桥樑22座,同时协助县交通局做好瓦海公路仙居段砂改水泥路工程,实现公路村村通“双百”目标。
仙居乡抓好异地安置工作,2007年加快朱家斗村村异地安置工作,一期285户农户搬迁新居。开展打基还田,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启动第二期工程前期準备工作。
仙居乡深化“民情系列”活动,进一步抓好民情系列工作,完善民情接待、民情质询、民情分析会等制度,2005年接到来访民众328人次,反映问题121件,解决问题96件,在协调中13件,民情分析会共召开46次,研究事项98件,解决问题81件,从接待的内容看,重点是要求困难补助、低保、邻里纠纷、康庄工程、基层组织建设中村两委关係不协调,发展党员等一些问题。领导小组不定期地进行突击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在每周一民情分析会上进行通报,限期改正,按照仙居乡机关干部目标岗位制有关规定进行扣分、兑现奖惩。“365”便民中心作为仙居乡的“民情中间站”充分发挥联络作用,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工作人员一律实行首问责任制,值班领导当天负责制。
驻村指导员驻村指导员
仙居乡加强农村指导员工作,2005年县下派仙居乡指导员共有3位干部,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仙居乡选派15名得力干部到全乡15个村作为驻村工作指导员,驻村指导员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责任制。为了强化对指导员管理工作,建立五项制度。每月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指导员工作例会,交流一个月的工作情况,汇报下月份的工作计画,乡党委主要领导都按时参加。月报表制度,指导员每个月都将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下月的工作计画以月报表形式上报片区领导和组织办。考勤制度,农村指导员上下班实行指纹打卡,考勤每月汇总一次,由乡党委负责,严禁“走读”现象。(请销假制度,严格按照县的规定,实行请销假制度。“周三夜学”制度,每周三晚上,指导员集中学习。学习有签到、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乡党委分管领导参加学习会。

农业结构

东宝仙居乡围绕区“统筹城乡”战略思路,结合乡情,在农业结构大调整上,立足抓特色、上规模、增效益,提出了抓四大板块推进,走捆绑式发展之路的发展规划和工作举措。
四大板块:
一是抓林业板块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森林生态保护实施意见,引导发展林业板块经济,力争全乡新增速生丰产林5000亩,发展花卉苗木500亩,进一步扶持壮大盐井花卉苗木基地建设。
仙居乡仙居乡
二是抓食用菌板块
按照“珍惜资源、保护生态、限量生产、提质增效”的原则,全乡种植食用菌控制稳定在300万袋以内,提倡靠引进新技术和先进的行销模式提升效益。
三是抓畜禽养殖板块
以黑峪养殖小区建设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精心打造柴黄养牛小区、黑峪养猪小区、发旺养鸡小区、三泉养羊小区。
四是抓蔬菜板块
在许跑公路沿线18个村的坡岗地发展辣椒基地3000亩,甜南瓜1000亩。在石仙公路沿线发展蔬菜大户100户,落实大棚蔬菜基地100亩,大田蔬菜基地5000亩。
捆绑式发展是指,紧紧依託仙居红食品有限公司走产业发展之路,在壮大仙居红食品有限公司上加大扶持力度,在基地扩大上加大协调力度,在技术指导上加大服务力度。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萝蔔基地300亩、豇(jiāng)豆基地150亩,扁豆基地100亩,秋黄瓜基地200亩、苦瓜基地100亩、木耳订单200户,努力打造仙居乡红辣椒种植示範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旅游名镇

为迎接荆门市旅游名镇创建考核验收工作,仙居乡结合市政府出台的《荆门市旅游名镇考核办法》,因地制宜、把 握环节、明确重点,从五个方面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旅游名乡(镇)创建活动。
千年古街千年古街
一是加大千年古街改造力度
总投资1000万元的徽派仿古一条街的改造工程,已完成近40%的改造任务,2009年底前以全部改造完毕。
乡政府将筹资20万元,聘请资深的城市规划设计专家对仙居旅游集镇进行总体规划修编,拿出景区建设性详规,突出集镇改造和配套重点。
三是着力景区景点开发招商引资工作
通过广泛招商、诚信服务,总投资5000万元的珍珠溪峡谷漂流和仙居旅游接待中心开发项目已与市物资总公司签订了意向性开发协定。
四是着力旅游产品开发
重点培植以仙居红公司为龙头的一系列农副特产深加工和以仙居龙跃矿业为龙头的方解石石材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年内将扶持仙居红公司新上两条投资300万元的仙居红食品加工包装生产线,促成龙跃公司石材旅游商品儘快上市。
五是着力规範农家乐旅游接待服务
重点围绕旅游农家山庄抓配套。力争2009年以前,全乡二星级以上农家乐接待户达10家。
青山绿水促发展
仙居乡离荆门城区约百里,相传因青山绿水而引得众神仙在此居住,仙居因此而名。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空气里就有一种芳香,南河、北河的水质在2级以上。该乡还拥有众多瀑布、溶洞,旅游资源丰富。
众多投资商看中仙居这块风水宝地,有的要求来此拦河筑坝,搞人工漂流,有的要求开发树根奇石,有的要求建宾馆、度假村。仙居乡明确表示,树木山石一个不卖,宾馆度假村一个不修。乡党委和政府的任务,就是保持仙居的原始风貌,把仙居的原汁原味奉献给大家。仙居乡每个村都设有数名义工,每天负责捡游人扔下的饮料瓶、塑胶袋等垃圾。
仙居乡党委负责人说:发展旅游是脱贫致富的最有效手段,但发展旅游不能以破坏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古朴、原始是仙居最值钱的东西,卖掉了这些,仙居再有钱,也是真正的穷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