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沙乡玉湖村纳西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白沙乡玉湖村纳西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基本介绍

  • 项目名称:白沙乡玉湖村纳西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主题词:纳西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玉龙
  • 认证级别:省级
  • 项目分类:文化空间
  • 国家:中国
  • 认证时间:2006年
  • 认证批次:第一批
  •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简介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玉湖行政村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市区18公里,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缓坡地带,包括上村、下村和文华村3个自然村,均为纳西族。村野、田畴与玉龙雪山紧紧相连,相互辉映,景色优美。植被保护较好,古树四处可见,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玉湖村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区,许多纳西族典型的生产、生活习俗在此得到较完整的保留。这里是纳西族木氏土司早期的居住地之一。
位于丽江的西北角,曾经被叫做“巫鲁肯”,作为现在少有的几个仍然居住着大量纳西族人的小村庄,在纳西语里意思为“雪山下脚下的村子”。这个村子在1922年被美国《国家地理杂誌》的摄影师约瑟夫 洛克喜爱并居住了27年后,注定成为了世界了解东巴王国的视窗。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就是在洛克的探险记录下写成的,书中描述的世外神山贡嘎岭就是以洛克的手绘路线为素材和蓝本。

历史渊源

玉湖村是纳西木氏土司的发源地之一,村落由其东北方的湖泊“玉湖”而得名,玉湖是明代以前由木氏家族组织劳力挖出的一个人工湖。玉湖村是纳西族最早的活动地点之一。纳西族的祖先,据有关学者考证是由古羌族从中国的西北地区迁徙而来。玉湖村现有和、李、赵、吕四个大姓氏,和姓最早在玉湖村定居,是为纳西王护宫养鹿之人,后来李、赵、吕姓人渐渐迁入,构成了一个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聚落。

基本内容

当地保留有纳西族的许多神话传说,传统文化底蕴丰厚,许多典型的生产、生活习俗得到较完整保留。这里是纳西族木氏土司早期的居住地之一,木土司在此建有府邸,还有养鹿场、人工湖、洛克故居、仙迹崖黑白古战场、巨坚寺遗址等名胜古蹟。
玉湖村民居建筑群独具特色。建材使用冷杉、铁杉、松树为主要材料,顶为方形挂瓦和条形挂瓦,墙体的基石用较大的冰川石砌成。房屋结构大致有两种形式,一为蛮楼,二为七厦楼。前后屋顶沿板相接处都挂有一块鱼状木板,一为房屋装饰,二为象徵年年有余。建房习俗保存较好,有择向、选材、建新房、竖立木骨架等仪式。
妇女服饰主要由围腰、七星披肩、领褂、长衫、裤子或裙子组成。“羊皮披”是民族服饰的主要标记。男子多穿黑色圆领对襟上衣,下穿宽脚裤。老人用黑布包头,青年用白或花布包头。男子腰间系有用羊皮缝製的羊皮兜肚,外面饰有花纹图案,用来放零散之物。现在纳西族男子的服装跟汉族差不多。
东巴教是玉湖村纳西族的传统宗教,以父子传承或师徒相传。东巴不脱离劳动,在生产劳动之余主持各种宗教仪式。东巴教没有教堂寺庙,仪式的地点是主祭家的院子和户外的平地、河边。仪式主要有祭天、祭“暑”、祭风、祭祖、祈寿、开丧超度、禳灾放替身、退口舌是非、除秽等。
玉湖村现存民间文学蕴藏量丰富。关于玉湖村的神话传说有《龙女树》、《黑白之战》、《通天路》、《仙迹崖》、《棺材的来源》等。民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旋律古朴、节奏多变。有民间小调,如《蜂花相会》、《鱼水相会》和儿歌《放风歌》、《月亮歌》、《牧童歌》等,可以对唱,也可以独唱。音乐最具特色的为《白沙细乐》,纳西语叫“崩石细里”,是白沙纳西族世代相传的一部大型古典乐曲。全曲共12章,现存器乐7章,另有伴舞清唱多章,全曲曲调古朴,风格统一,结构奇巧,哀婉动人,对生离死别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以器乐演奏为主,同时也有歌伴舞,属纳西族古老的风俗性音乐。演奏白沙细乐的乐器有琵琶、箫、笛子、三弦、二胡、古筝、口弦等。
舞蹈主要有“谷期蹉”、“喔热热”、“阿哩哩”、“餵默达”等。传统体育主要用于强身健体及节庆的比赛和表演,主要有打跳、荡鞦韆、足球和引进的地掷球、门球、篮球和老年健身舞等。玉湖村9个村民小组都有自己的民族打跳队和老年组织,也有以整个行政村为单位的玉湖细乐队、玉湖老年文化传承队,每逢节日都组织演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传统节日除春节、中秋节、火把节外,还有纳西族自己的节日,包括农曆正月二十“当美空普”、二月初八“三朵节”等。“丹美空普”是纳西族祭祀祖先的特别节日,远近的纳西人都来到白沙祖院丹美祭祀自己的祖先,祈求来年平安幸福。现在“丹美空普”除了祭祀、朝拜祖先的内容外,也是一个交流农具的活动。“三朵节”为庆祝民族英雄“三朵”而得名,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在是丽江标誌性的纳西族传统节日。

主要价值

1.反映了中国人类某一民族独立发展历程的片段,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化石;
2.见证了木氏土司兴盛衰亡;
3.反映了地域自然特徵及地域文化的村落形态;
4.基于地域、民族、宗教文化的载体,为纳西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特殊的见证;
5.西方人管窥香格里拉、东巴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视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