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2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建平。本书结合实地调研和方誌梳理,从防御性角度分析了防御性与整体布局、聚落形态、民居单体演变的相互关係。

基本介绍

  • 书名:安顺屯堡的防御性与地区性
  • 作者:罗建平
  • ISBN:9787302384656
  • 定价:48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装帧:平装

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384656
定价:48元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4-12-24
作者:罗建平

图书简介

安顺屯堡的前身,是明朝军屯时期按军事编制序列建立的各级军事组织。本书结合实地调研和方誌梳理,从防御性角度分析了防御性与整体布局、聚落形态、民居单体演变的相互关係:屯堡既是构成“卫—所—屯/堡/铺/哨/关”军事防御的行政层级,也是军事聚落的层级;清朝裁卫并州,屯军完成了“军转民”,住居由“授房安家”的营房保障制度转化到自建方式。军防转化为民防,防御性却在不断地升级和强化。不论何种时期的防御性,都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官方主导和自下而上的积极回响;“天地君亲师”信仰,则是从精神需求构成了屯堡聚落和单体的自组织机制。当代屯堡民居地区性渐趋模糊,再次从相反角度验证了防御性与地区性的紧密关联。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背景/2
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虑与精神返乡/2
2. 地区性的意义/3
3. 防御性与安顺屯堡/5
二、凡例/6
第一章防御的普遍性与多样性/7
一、战争与防御性建筑/8
二、国家层面的军事防御/ 10
1. 山——硬性防御/ 10
2. 水——柔性防御/ 14
3. 城池——人工防御/ 15
三、防御性民居的类型/ 21
1. 防御性民居发展/ 21
2. 从院墙到院落/ 23
3. 防御性民居类型/ 24
四、小结/ 29
第二章安顺屯堡防御性的历史演变:文化地区性/ 31
一、历史形成背景简述/ 32
1. 军事平滇与安顺/ 32
2. 明朝云南的军事防御形势/ 33
3. 贵州及安顺的军事地位/ 33
二、军屯与屯堡文化的形成/ 38
1. 军队编制:层级制度/ 38
2. 屯军制度:国家佃农/ 39
3.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39
4. 安顺屯军来源:地缘认同/ 41
5. 屯军经济地位/ 43
6. 军民关係与屯堡主体文化形成/ 46
三、从军防到民防/ 49
1. 军屯:保家与卫国的同构/ 49
2. 由军转民/ 49
3. 屯军的延续:独立群体/ 51
四、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55
1. 矛盾的变化:从军队与叛乱到平民与盗匪/ 55
2. 武器变化:从冷兵器到热火兵器/ 56
五、民居发展:从营房到民房/ 58
1. 营房时期:授房安家/ 59
2. 民房时期:自建自住/ 62
六、小结/ 64
第三章[ 明] 军防与安顺屯堡防御性建构/ 67
一、贵州的城防/ 68
1. 城防主体结构——卫所/ 68
2. 军防构成要素/ 68
3. 贵州卫城/ 69
4. 贵州所城/ 76
二、屯/ 83
1. 屯的释义/ 83
2. 屯的选址/ 83
3. 实例:鲍家屯/ 85
三、堡/ 91
1. 堡的释义/ 92
2. 《武备志》中堡的评述/ 94
3. 堡的选址/ 96
4. 堡的变化、发展与单体成堡/ 98
5. 实例一:九溪村——屯堡聚落的典型化生成/ 100
6. 实例二:本寨——农商结合的非传统屯堡/ 106
7. 屯与堡的关係/ 110
四、铺、哨、关:防御层级的完善/ 116
1. 铺/ 116
2. 哨/ 120
3. 关/ 122
五、城乡关係变化/ 122六、小结/ 124
第四章[ 清] 民防与安顺屯堡防御性建构/ 127
1. 的释义/ 128
2. 的发展:自上而下的推动/ 130
3. 的类型/ 131
4. 实例:云山
——商业性、多样性、包容性/ 133
二、碉楼/ 139
1. 碉的历史/ 139
2. 丹巴碉楼:碉融入房/ 143
3. 巴蜀碉楼:碉附加于房/ 147
4. 屯堡碉楼:堡外附碉与堡碉合一/ 150
5. 开平碉楼:房的楼化、碉化/ 155
6. 碉楼小结/ 157
三、卡/ 158
1. 军事关卡/ 158
2. 保甲制与卡/ 158
四、小结/ 160
第五章安顺屯堡防御性的材料与技术:技术地区性/ 163
一、营造文化/ 164
1. 居住模式与习俗/ 164 2. 营造顺序/ 169
二、建筑材料/ 170
1. 屯堡区建筑材料的差异性分布/ 170
2. 屯堡与周边石头建筑的比较/ 171
3. 建筑材料包含的等级秩序/ 177
三、建筑技术/ 178
1. 木结构技术/ 178
2. 石技术/ 182
3. 装饰和雕刻技术/ 189
四、石板房的发展与变化/ 192
1. 诗文芳蹤:方誌中的石板房/ 192
2. 石板房的兴盛/ 195
3. 建筑审美的变化/ 196
五、小结/ 197
第六章安顺屯堡信仰建构的防御性:精神地区性/ 199
一、神榜/ 200
1. “天地君亲师”信仰发展概述/ 200
2. 安顺屯堡神榜的内容/ 201
二、天/ 204
1. 天的释义/ 204
2. 天人之际:“受天之佑”/ 205
3. 寺、庙建筑/ 209
4. 屯堡与“天人合一”/ 212
三、地/ 214
1. 内卷化、循环论与天人相应/ 215
2. 风水:防御形态和心态/ 217
3. 防御心态的另外方式:择吉避凶/ 219
4. 仪式:集体记忆与文化传承/ 220
四、君/ 221
1. “巫君合一”到“三合一”/ 221
2. 家国同构的结构关係/ 222
3. 从礼治到礼俗/ 223
4. 礼与庭院空间/ 227
5. 礼与楼居发展困境/ 230
五、亲/ 232
1. 人伦关係:差序格局/ 232
2. 居住位序:民居的道德属性/ 233
六、师/ 237
1. 知识、权力与文庙/ 237
2. 士绅作用:通达上下,勾连城乡/ 239
3. 官式建筑向民居传播:城乡一体的外在表现/ 239
4. 由“君”到“国”:城乡的分野/ 241
七、小结/ 242
第七章后防御性时期的安顺屯堡民居:模糊地区性/ 245
一、1949 年后屯堡民居发展简述/ 246
1.1949—1982 年/ 246
2.1982 年之后/ 247
二、屯堡当代民居与传统民居/ 248
1. 传统民居的局限/ 248
2. 交通对于当代民居发展的影响/ 251
3. 单体布局模式/ 252
4. 传统材料的新套用/ 254
5. 新材料的作用:替代传统装饰/ 255
三、屯堡民居:文化层次的析释/ 256
1.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256
2. 屯堡文化层次及民居的“变”与“不变”/ 257
四、小结/ 259
第八章结语/ 261
一、屯堡民居的建构机制/ 263
1. 家国同构与屯堡民居/ 263
2.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264
3. 防御性与地区性/ 265
二、从屯堡民居研究对民居的再认识/ 266
1. 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的差异/ 267
2. 选择与重构:民为主体,居为核心/ 268
参考文献/ 269
史志类/ 269
文史、社会学等相关类/ 270
屯堡相关类/ 271
建筑学相关类/ 272
后记/ 275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