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珊瑚颂(赵云卿演唱歌曲)

珊瑚颂(赵云卿演唱歌曲)

珊瑚颂(赵云卿演唱歌曲)

《珊瑚颂》是由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等作词,胡士平、王锡仁作曲的一首乐曲,创作于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歌剧《红珊瑚》的主题曲,唱词採用了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借讚美红珊瑚来讚美渔家女珊妹,文学性和可唱性。原唱赵云卿。朱逢博演唱的 《珊瑚颂》表现力极强,为唱这类红色经典歌曲开了一条新路,是一首可以传世的佳作, 已成为红色经典之作。

2019年6月,《珊瑚颂》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珊瑚颂
  • 所属专辑:《红珊瑚》
  • 歌曲时长:04:28
  • 发行时间:20世纪60年代初
  • 歌曲原唱:赵云卿
  • 谱曲:胡士平,王锡仁
  • 音乐风格:怀旧
  • 歌曲语言:中文

创作背景

《红珊瑚》出自歌剧《红珊瑚》,创作于歌剧《红珊瑚》剧本完成之后,集中体现了珊妹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歌剧《红珊瑚》讲述的是第三次国内战争的胜利阶段中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民众一起解放沿海岛屿的一段故事。歌剧着重描写了珊瑚岛上一家渔民父女,在解放前期和当地渔民一起反抗封建渔霸和蒋介石匪帮的迫害,他们受尽了折磨,忍受着深重的苦难。后来由于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参谋来岛上侦查,及时组织民众向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他们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配合人民解放军的进军,胜利完成解放沿海岛屿的任务。歌剧揭示了渔民民不聊生的生活,同时表现了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盼望解放的心情,也深刻反映了人民解放军是具有高度革命自觉性的军队,他们对人民解放事业怀有无限的忠诚,与人民民众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关係。

歌曲歌词

王锡仁、胡士平曲
1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珊瑚树红春常在,风波浪里把花开。
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风吹浪打花常开。哎!
2
歌曲简谱歌曲简谱
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红灯高照云天外,火焰熊熊把路开。
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迎接救星上岛来。哎!
3
滚滚火焰沖天起,火树金花遍地开,
霹雷一声震四海,浪走云飞大军来。
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红灯高照云天外,火焰熊熊把路开。
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迎接救星上岛来!

乐曲赏析

《珊瑚颂》的曲式结构很简单,句式结构也较工整,音乐具有很强的民族风味,优美深情的情绪。前奏有四小节,採用琶音引出主旋律。在A段结构中,节奏主要以大切分、十六分音符为主要特徵。一共有四句话,前两句话节奏完全相同,第三句话加人了装饰音,在节奏上也略有变化,从而使整个旋律不显得那幺呆板。在B段结构中,整个音乐一直是说话的感觉,句逗比较明显。调式、调性的民族风味依旧很浓郁,结尾再次强调一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朱逢博演唱的 《珊瑚颂》表现力极强,为唱这类红色经典歌曲开了一条新路,是一首可以传世的佳作, 已成为红色经典之作。整个曲子的伴奏织体灵活多变,多处休止的巧妙运用,琶音的连用,柱式和弦的加入使整个音乐更完美。

演唱技巧

《珊瑚颂》气息的运用主要是找準换气口。A段有四句话,每一句有四小节,演唱者可以两小节换气一次,如第一句“一树红花照碧海”,演唱者可以在“红花”后换气,这样换气以后才会有更多的气息完成后面的“照碧海”,从而使整句显得完整优美。其中“风波浪里把花开哎”要换气两次,在“浪里”后和“花开”后换气。“花开”和“哎”要巧妙做到声断气不断的歌唱感觉,这样才能做到气息很好的控制和支撑。B段在演唱时和A段的换气感觉差不多,只是气息要做到强弱很明显的感觉对比,如“云来遮雾来盖”和“云里雾里放光彩”这两句。后面则需要更多的气息支撑把乐句推向高潮,如“风吹浪打花常开”。只有做到收放自如,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就不会很难的。所以在演唱前一定要仔细研究谱子,认真读歌词,作好案头工作,安排好换气口。
《珊瑚颂》从歌词表面来看,是对珊瑚的讚美,其实词作者是借珊瑚隐喻了珊妹勇敢坚毅敢于与反动统治斗争的精神,把握住这条情感主线演唱起来就不难。A段是对珊瑚花开的娇艳的描述,字里行间的喜悦要从心灵深处唱出来。B段是对珊瑚的讚美歌颂,在演唱时既营造出珊瑚与云雾风浪的斗争意境,也倾诉出对珊妹的讚美和歌颂。
演唱歌曲时要字正腔圆,注意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这首曲子有好几个地方是值得注意的:“一树红花”的“一”字,不要唱的太挤太白,“红”字要多找一点全通道咬字歌唱的感觉,不能在嗓子里捏着唱,要唱得圆润一些。其中“火”的“焰”字要及时归韵。歌曲中赵的“哎”唱得清晰明白,还要柔和一些。B段中“云里雾里放光彩”中的“放”字要及时归韵,并且声音强有力地进发出去,把歌曲推向高潮。“风吹来”中的“来”也要及时把软齶提起来,这样归韵才会有力。结尾“花常开”中的“开”一下子归韵并且强收。作者很好的掌握了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民族特徵、创作个性、音乐语言。

社会影响

《珊瑚颂》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这首歌曲的唱词採用了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借讚美红珊瑚来讚美渔家女珊妹。红珊瑚,生长在深海之中,形似树枝,骨质坚硬,颜色鲜丽,异常珍贵,唱词讚美它形态俏丽如“一树红花”,光彩炙热似“一团火焰”,品格刚毅,不怕风吹浪打,云遮雾盖。唱词句句写的是物,又句句写的是人,达到人物合一,人物一体的境界。唱词的文学性和可唱性都好,既简练,又丰富,既通俗,又高雅,不仅容易唤起曲作者的创作欲望,而且也为整个音乐打下了雅俗共赏的基调。其实雅俗共赏不仅是主题歌,也是整个格局所追求的目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