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2年6月16日,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成立20周年之际,获批天津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揭牌。按照《天津市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认定管理办法》及《天津市市级高新区认定工作流程》的相关要求,东丽经济开发区于2011年9月向天津市科委正式提交申报材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成立时间:1992年6月16日
  • 面积:7.217平方公里
  • 又名:东丽经济开发区

由来

2011年11月,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2012年4月24日,在天津市市级高新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东丽经济开发区获得批准成为本市首批市级高新区。

园区规划

按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标準,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丽经济开发区)科学规划园区发展。
发展定位:建成科技研发转化、总部经济、商务办公、创意文化为核心的创新型、生态型智慧产业园区。
重点打造:两轴、三区、两核心。
两轴——沿机场大道商业服务轴、沿四纬路办公服务轴;
三区——津塘路现代服务发展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及转化区、海河创意文化发展区;
两核心——配套商业服务中心、金融办公服务中心。

园区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 
海河高新区充分依託海河中游创意产业带的战略定位,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园区的转型升级。
� 坐落在海河高新区的帝达东谷国际项目总投资5.5亿元,该项目的定位是建成“产、学、研、用”一体的一站式科技商务综合体,打造配套完善、产值大、税收强的高科技楼宇综合体。
该项目的竣工时间是在明年五月份,八月份整个提供使用,初定的企业是一百家,现在已经有二十家有合作的意向,其中以最主要的是中科院和西北工业大以及北京的一些通信企业和一些上市公司,现在引进的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以后达到年产值在五十个亿,利税在三到五个亿。
� 帝达东谷国际项目是海河高新区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代表,随着海河高新区发展战略的调整,园区明确了以生态科技立园,用智慧产业兴园,重点推进高端现代製造业、商务商贸、科技研发、创意文化、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聚集的新定位,园区全面转型升级工作也随之有序展开。
� 海河高新区的前身是东丽经济开发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汽车零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聚集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海河高新区围绕两轴、三区、两核心。(即:两轴——沿机场大道商业服务轴、沿四纬路办公服务轴; 三区——津塘路现代服务发展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及转化区、海河创意文化发展区;两核心——配套商业服务中心、金融办公服务中心。)重点打造津塘公路沿线的现代服务产业带,海河沿岸的海河创意文化发展带,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转化带,把海河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高端人才集聚,“人居与产业”高度融合的创新型、生态型智慧产业园区。
为适应海河高新区的发展需要,海河高新区进一步加大土地资源整合力度,保障新一轮的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同时,对招商部门进行了重组,组建了投资服务部、科技发展部,进一步充实招商队伍,扩充招商人员结合高新区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围绕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对汽车研发及零部件产业、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网际网路、电子信息产业专项招商活动,并积极与区合作交流办、区科委等部门进行沟通协作,赴北京、西安等重点城市开展专项招商活动,重点打造打造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现代出版产业园, IT产业园几个特色产业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海河高新区聚集小巨人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东丽经济开发区忠实践行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天津精神,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今年借转型为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契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今年1至7月完成产值147.84亿元,同比增长21.11%;完成生产总值38.67亿元,同比增长21.83%;完成三级财政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47.22%。”天津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光华昨天在接受记者採访时说。
据介绍,天津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前身是东丽经济开发区,成立20周年来,已形成汽车零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聚集了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1家。在今年成立20周年之际,东丽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天津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该开发区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将培育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5亿元企业,80家超1亿元企业,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今年上半年,该开发区通过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3家,已完成全年指标的53.80%,新增“小巨人”13家,完成全年任务的92.86%,累计认定数量达到31家。
海河高新区发展智慧产业
出席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东丽区区委书记尚德来、区长尚斌义在会上向记者透露,今年东丽区将打好产业园区改造提升攻坚战,推进工业园区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转变,实现高效发展。
东丽经济开发区已被认定为天津市首批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天津市海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日前,海河高新区再添华夏龙晖、禾望电气、四方华能、七所信息四家公司,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8亿元。今年,海河高新区将依託海河中游创意产业带,大力发展智慧产业,引进创意、科技研发、高技术服务业等创新元素,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此外,东丽湖地区依託天津未来科技城和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基本建成节能、生物医药和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园;华明高新区也将加快北扩,规划建设智慧型电网和航空配套商务特色产业园,建成安防科技特色产业园。

园区讚歌

腾飞吧,海河高新区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潮起潮落 沧海桑田
日月轮迴 斗转星移
构筑起渤海之滨独特的贝壳堤
这是一片悠久的土地
勤劳的先民早在战国时代就在此定居
脚踏黄土 面向大海
开始了文明生活的奠基
历史和现实就这样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交汇
交汇成这块古老土地的憧憬
交汇成这块悠久土地的希冀
当渤海湾每一朵浪花都发出吶喊
当东丽区每一朵白云都留下记忆
当盐硷地向朋友们敞开胸怀
当东丽人向世界表明心迹
于是
从这片盐硷地上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从渤海的臂弯里
诞生了东丽经济开发区
就是从那一刻起
奏响东丽人开发开放的畅想曲
展开了飞向国际经济舞台的振翅双翼
20年风雨历程 20年辛勤耕耘
一代代建设者坚韧不拔、敢为人先
多少人走南闯北、殚精竭虑
多少人披星戴月、夜以继日
多少人锲而不捨、任劳任怨
多少人砥砺前行、前赴后继
过去的20年
是做强载体、设施完善的20年
从第一条道路破土动工
掀起创业的第一次高潮
搭建起园区的主框架
一批重要基础设施的建成
实现园区“九通一平”
社会服务配套功能日臻完善
项目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过去的20年
是加快发展、实力增强的20年
真心与真情打开了招商引资的大门
第一份土地出让契约的签订
推开了开发区向世界开放的第一扇窗
东西文明的对接舒展开她海纳百川的胸怀
园区最佳化环境 扩大开放
产业集群不断拓展
汽车製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
三足鼎立
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小巨人“顶天立地”
过去的20年
是体制创新、服务提升的20年
党工委、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横向关係协调、纵向政令畅通
综合治理、信访维稳
社会环境和谐平安
“上门办理、跟蹤服务”
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新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科学发展
回眸20年的发展历程
岁月已成为永恆的记忆
海河高新区的成立
是新一轮进军的号角
召唤我们继续发轫前行
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两年再造一个开发区
这是高新区人的誓言铮铮
也是东丽人民的美好期盼
这是区领导对高新区的殷殷嘱託
更是为高新区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高新区人时不待我 创新不止
快马加鞭 乘势而上
一幅幅崭新的蓝图在眼前绘就
一项项实际的举措助推着跨越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
发展方式快速转变
作为两级中的一级
中心商务商贸区的龙头
率先建成东部地区的城市服务区
产城融合的海河智慧湾
东丽区自主创新先进区主中心
依託“二三三五五”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
努力打造成为东丽区域经济的新名片
这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号
也不是一个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这是高新区人毋庸置疑的实力和底气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