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八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第八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2008年10月27日第八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正式揭晓结果,小众音乐人在这届音乐奖上一举压倒主流明星,成为本届大奖的主角。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八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 时间:2008年10月27日
  • 最佳男歌手:张震岳
  • 最佳女歌手:莫文蔚

基本内容介绍

本届大奖在评审上做了一点小变化,增设了二审环节,彰显出奖项评审的专业性同时,并更强调对音乐本身的回归。而小众音乐人在提名和奖项上的大获丰收,一方面体现出去年主流华语音乐的下滑,另一方面也预兆着在分众化时代下独立小众音乐的春天,即将到来的信号。
2007年小众音乐的佼佼者应数来自台湾的独立乐队苏打绿,他们拿下五项提名,并一举揽得年度国语专辑、最佳乐队、最佳製作人、最佳编曲人四项大奖,成为本届大奖最大赢家。此外,小众音乐的胜利还表现在来自台湾的乐坛老痞子张震岳、来自香港的HIPHOP组合农夫、来自内地的盲人民谣歌手周云蓬这三组同获四项提名的音乐唱作人身上。当中张震岳首次拿到了最佳国语男歌手这一极具份量的大奖,农夫则再度蝉联最佳组合、最佳嘻哈艺人两项大奖。被誉为“中国民谣良心”的周云蓬不仅在今届获得个人第一个最佳民谣艺人奖项,而且还凭《中国孩子》爆冷击败林夕和黄伟文等知名词人,首度为内地音乐人拿下最佳词人这一大奖。
本届大奖上崛起的另一重要势力是香港乐坛的音乐人们,最为突出的要数麦浚龙的TRIP-PO专辑《CHAPEL OF DAWN》,一举夺下八项提名,成为本届入围最多的一张大碟。最终他击败陈奕迅和农夫夺下最佳粤语专辑这一大奖。上届独揽最佳粤语男歌手和年度艺人的香港“一哥”陈奕迅此番同样来势汹汹。拿下五项提名的他在蝉联了年度艺人同时,更以《爱情转移》拿下年度国语歌曲,显示出他的影响力已拓展至整个两岸三地。而他以往的重要搭档,香港资深音乐人陈辉阳则凭一张《十二金钗众生花》的概念合辑拿下六项提名,并最佳合辑奖,其中由关淑怡演唱,李香琴独白的《三千年前》更因其音乐创意获得评审团特别评选推荐的专业精神奖。老牌製作人鲍比达则凭《I Remember Leslie》拿到最佳爵士艺人,David Sum和Lam Wing Cheung凭《点指泰迪罗宾》拿到最佳录音。
香港女歌手和新人同样表现不俗,莫文蔚以“过江龙”之势击败蔡健雅和许哲佩力夺最佳国语女歌手,容祖儿险胜何韵诗重登最佳粤语女歌手宝座,独立新人李卓庭折桂最佳粤语女新人。而融合了HIP-HOP和BAND SHOW的独立乐坛朱凌凌不仅入围最佳粤语专辑,更力压大嘴巴和卡奇社独占最佳新乐队/组合奖项鳌头。
粤语乐坛在本届大奖上的崛起不仅得益于香港乐坛的复甦,而且也有赖于其他粤语地区音乐新血的注入。如本届拿到两项提名的美籍华人欧阳靖(MC JIN),为澳门拿下首个奖项的最佳粤语男新人小肥,还有从广东转战香港乐坛取得成功的张敬轩。张敬轩在本届大奖上一举拿下最佳粤语男歌手和年度粤语歌曲两项大奖,成为首名获奖的广东歌手同时,也成为“粤港共赢”的最佳例证。
此外,提名最佳粤语男歌手的东山少爷和提名最佳嘻哈艺人的阿龙同样出自广东本土,他们和拿到三项提名的卡奇社、袁泉,拿到两项提名的曹芳、小果、黑撒乐队一道成为了内地本土新锐音乐人在本届大奖上集体井喷的代表。当中,揽下最佳企划和最佳封套的曹芳,爆冷击败周杰伦、陈辉阳、李健等乐坛名宿拿下最佳作曲人奖的卡奇社的颗粒可视为本土独立原创音乐人的胜利,而在最佳国语女新人里险胜自广州北上发展的独立音乐人钟童茜而最终折桂的袁泉则可视为内地乐坛与台港音乐人合作共赢的成功典範。
他们的成功彰显出本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的两大趋势,一是标誌着独立音乐的蓬勃兴起,并成功在同一个舞台上战胜了周杰伦、蔡依林、陈楚生等当红偶像;二是体现出两岸三地的音乐融合,如最佳新世纪/民族艺人陈昇在内地的採风,最佳电子艺人林强与内地导演贾樟柯的合作,还有最佳摇滚艺人Carsick cars对Sonic Youth的学习,本土原创在与其他音乐人的合作,和其他地区音乐的对话中激出更多火花。因此,本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不仅是独立音乐的胜利、本土音乐的胜利,也是华语音乐的胜利,音乐本身的胜利。她将见证着华语音乐从此刻起,回归音乐本身。

获奖名单

最佳国语男歌手:张震岳《OK》
最佳国语女歌手:莫文蔚《L!ve Is Karen Mok》
最佳粤语男歌手:张敬轩《酷爱》
最佳粤语女歌手:容祖儿《Glow》
最佳国语男新人:彭坦《少年故事》
最佳国语女新人:袁泉《孤独的花朵》
最佳粤语男新人:小肥《小肥》
最佳粤语女新人:李卓庭《09‧18》
最佳新乐队/组合:朱凌凌《Stage Dive》
最佳乐队:苏打绿《无与伦比的美丽》
最佳组合:农夫《风生水起》
最佳民谣艺人:周云蓬《中国孩子》
最佳爵士艺人:鲍比达《I Remember Leslie》
最佳嘻哈艺人:农夫《风生水起》
最佳HIFI艺人:叶云川《三国》
最佳新世纪/民族音乐艺人:陈昇《丽江的春天》
最佳合辑:《十二金钗众生花》
最佳摇滚艺人:Carsick cars
最佳电子艺人:林强
新音乐大奖:李剑鸿
最佳企划:曹方《比天空还远》独立发行和网路限量发售
最佳封套:曹方《比天空还远》
最佳演唱会:张学友《好久不见演唱会》
最佳作词人:周云蓬《中国孩子》
最佳作曲人:颗粒@卡奇社《日光倾城》
最佳编曲人:苏打绿《白日出没的月球》
最佳製作人:林玮哲《无与伦比的美丽》
最佳录音:David Sum&LamWingCheung《点指泰迪罗宾》
年度国语歌曲:陈奕迅《爱情转移》
年度国语专辑:苏打绿《无与伦比的美丽》
年度粤语歌曲:张敬轩《酷爱》
年度粤语专辑:麦浚龙《Chapel of dawn》
年度艺人:陈奕迅
(评审团集体评出)专业精神奖:关淑怡/李香琴《三千年前》
苏打绿共得年度国语专辑、最佳乐队、最佳製作人、最佳编曲人四项大奖
陈奕迅共得年度艺人、年度歌曲两奖,张敬轩共得最佳粤语男歌手、年度粤语歌曲两奖
周云蓬共得最佳民谣艺人、最佳作词人两奖,农夫共得最佳嘻哈艺人、最佳组合两奖
曹芳共得最佳企划、最佳封套两奖

提名名单

最佳国语男歌手

方大同《未来》
张震岳《OK》
黄立行《无神论》
老狼《北京的冬天》
李健《想念你》

最佳国语女歌手

莫文蔚《L!ve Is Karen Mok》
蔡健雅《Goodbye & Hello》
许哲佩《许愿盒》
张悬《亲爱的...我还不知道》
袁泉《孤独的花朵》

最佳粤语男歌手

陈奕迅《Listen To Eason Chan》
李克勤《My Cup Of Tea》
张敬轩《酷爱》
林子祥《佐治地球转》
东山少爷《唱好广州2》

最佳粤语女歌手

容祖儿《Glow》
何韵诗《What Really Matters》
卢巧音《Process》
胡琳《Feel So Good》
泳儿《Close To You》

最佳国语男新人

黄玠《绿色的日子》
熊汝霖 《天下无敌》
彭坦《少年故事》
崔恕《公冶长》
张伯宏《复生弥撒》

最佳国语女新人

袁泉《孤独的花朵》
黄龄《痒》
郭易《夜·色》
小果《晴天娃娃》
钟童茜《我想深情款款地爱上你》

最佳粤语男新人

陈柏宇《First Experience》
洪卓立《爱无胆》
小肥《小肥》
周柏豪《Beginning》
欧阳靖《ABC》

最佳粤语女新人

李卓庭《09‧18》
钟舒漫《乖女仔》
萱宁《Seoulful》
梁雨恩《Under The Sun》
陈思琪《Perfect Disorder》

最佳新乐队/组合

朱凌凌《Stage Dive》
大嘴巴《大嘴巴》
昊恩家家《Blue In Love》
卡奇社《日光倾城》
黑撒《起得比鸡还早》

最佳乐队

My Little Airport《我们在炎热与抑郁的夏天,无法停止抽菸》
Pixel toy《O...Oh》
旺福《青春舞曲》
苏打绿《无与伦比的美丽》
卡奇社《日光倾城》

最佳组合

农夫《风生水起》
三角COOL《酷酷扫》
昊恩家家《Blue In Love》
大乔小乔《消失的光年》
水木年华《双重幻想》

最佳民谣艺人

林一峰《思生活》/《一期一会》/《夜生活》
周云蓬《中国孩子》
洪启《阿里木江,你在哪里》
李健《想念你》
小果《晴天娃娃》

最佳爵士艺人

鲍比达《I Remember Leslie》
胡琳《Feel So Good》
潘越云《同名专辑》
LISA《绮想世界》
徐蓓《Bei Xu同名专辑》

最佳嘻哈艺人

农夫《风生水起》
欧阳靖《ABC》
三角COOL《酷酷扫》
黑撒乐队《起得比鸡还早》
阿龙《麻木星人地球行》

最佳HIFI艺人

李克勤《My Cup Of Tea》
泰迪罗宾《点指泰迪罗宾》
张信哲《雪国八月》
蔡琴《金声演奏厅》
叶云川《三国》

最佳新世纪/民族音乐艺人

野火乐集《美丽心民谣·想念》
陈昇《丽江的春天 》
罗思容《每日》
白水《时间》
萨顶顶《万物生》

最佳合辑

《十二金钗众生花》
《2007小草地二年级同学音乐会》
野火乐集《美丽心民谣·想念》
《卡夫卡不插电》
《永远的未央歌》

最佳摇滚艺人

Carsick cars 《Carsick Cars》
Shapline《Party Is Over, Pornostar》
后海大鲨鱼《后海大鲨鱼》
木玛《丝绒公路》
沼泽《失落的梦想》
My Little Airport《我们在炎热与抑郁的夏天,无法停止抽菸》

最佳电子艺人

孙大威
IGO
丰江舟
梁奕源
林强

新音乐大奖

李剑鸿、
李铁桥、
欢庆
虐待护士
胡淼峪

最佳企划

麦浚龙《Chapel of dawn》系列产品
陈辉阳《十二金钗众生花》
刘以达《十年》粤港共赢
曹方《比天空还远》独立发行和网路限量发售

最佳封套

麦浚龙《Chapel of Dawn》
罗思容《每日》
周云蓬《中国孩子》
曹方《比天空还远》
清醒乐队《明日的荣耀》

最佳演唱会

张学友《好久不见演唱会》
陈奕迅 “Moving On Stage”
林忆莲《忆莲 Live 07》
夏韶声”oM”LIVE2007
张震岳巡迴演唱会

最佳作词人

黄伟文《成魔之道》
黄伟文《神奇女侠的退休生活》
林夕/陈慧《三千年前》
周云蓬《中国孩子》
崔恕《人狗情未了》

最佳作曲人

陈辉阳《三千年前》
周杰伦《青花瓷》
吴青峰@苏打绿《无与伦比的美丽》
李健《风吹麦浪》
颗粒@卡奇社《日光倾城》

最佳编曲人

王双骏《亥时出世》
陈辉阳《众生花》
Shinco《市民之光》
苏打绿《白日出没的月球》
黄毅/萨顶顶《万物生》

最佳製作人

陈辉阳《十二金钗众生花》
王双骏《CHAPEL OF DAWN》
林玮哲《无与伦比的美丽》
李泉/陈伟/James Li/丁薇/林朝阳《天使旅行箱》
仲衡/闻震/陈伟/李伟松《孤独的花朵》

最佳录音

David Sum&LamWingCheung《点指泰迪罗宾》
Tomas/Sky/Ray/舒文《雪国八月》
王双骏/Frankie/Kan Takagi/K.U.D.O/Ibolya Toch《CHAPEL OF DAWN》
Miso Tech Co,Ltd/John Lin Hei/Eddy Schreyer《夏韶声“oM”LIVE2007》、
Lam Wing Cheung/Thhru kotetsu《I Remember Leslie》

年度国语歌曲

陈奕迅《爱情转移》
张震岳/蔡健雅《思念是一种病》
S.H.E《中国话》
马天宇《该死的温柔》
陈楚生《有没有人告诉你》

年度国语专辑

张震岳《OK》
陈昇《丽江的春天》
苏打绿《无与伦比的美丽》
周云蓬《中国孩子》
袁泉《孤独的花朵》

年度粤语歌曲

李克勤《花落谁家》
张敬轩《酷爱》
许志安 《前程锦绣》
李香琴/关淑怡 《三千年前》
农夫《全民皆估》

年度粤语专辑

陈奕迅《Listen To Eason Chan》
麦浚龙《Chapel of dawn》
农夫《风生水起》
朱凌凌《Stage Dive》
My little airport 《我们在炎热与抑郁的夏天,无法停止抽菸》

年度艺人

陈奕迅 张学友 蔡依林 陈楚生 郎朗

评审全名单(初审)

第一部分:参加公开奖、技术奖、粤语奖初审
广州:
游威(资深传媒工作者,乐评人,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执行总监)
何颖珊 (南方都市报娱乐部副主任)
蒋明 (乐评人,南都周刊副主编)
邱大立 (独立乐评人)
周兵 (广东电台音乐之声节目监製)
卢启波 (资深电台DJ)
上山小麦 (电台DJ)
何重立:(资深唱片人,广东音像城集团发烧天碟俱乐部常务副会长)
一刀 (网路乐评人)
杨震 (星海音乐厅资深录音师)
黑楠 (着名音乐製作人)
陈灵伟(佛山电台飞跃924音乐总监)
陈洁明 (广东流行音乐学会秘书长)
李文枫《M3音乐》杂誌主编
邮差 (新锐乐评人)
九时用茶 (新锐乐评人)
北京:
小柯 着名音乐製作人
朱云 北京音乐台DJ
王毅 北京青年周刊执行主编
马可 搜狐娱乐事业部 艺人经理
郑洋 (北京音乐台DJ 中歌榜製作人)
李海鹰 (着名音乐人/作曲家)
贺愉 (新浪乐库主编)
科尔沁夫 (乐评人)
小娱 (网路乐评人 一听音乐网内容中心总监)
彭洪武 (乐评人 非音乐主编)
香港:
向雪怀 (评审团主席,资深填词人/CASH香港作词家作曲家协会前副主席)
袁智骢(前《音乐殖民地》主编 乐评人)
朱明锐 (新城电台新城动力总裁)
冯礼慈(香港资深乐评人/香港中文大学客席讲师)
游思行 (新锐填词人/电台DJ)
郑国江 (着名填词人)
陈大文:网上独立乐评人,现办理3C音乐网誌
Holf Yuen,业余填词人、乐评人,设立网誌《斥测乐坛》
上海:
王江 (资深乐评人/唱片人)
王昕 (新闻报主编助理)
武汉:
李皖(摇滚/电子/新音乐评审 武汉晨报常务副主编)
西安:
安柯(陕西音乐广播节目部主任)
成都:
冯乔 (成都电台文化休闲频道 DJ)
广西:
大地 (新锐乐评人)
南京:
大卫 (江苏交通广播网副总监 DJ)
第二部分:参加摇滚/电子/新音乐初审
风子(摇滚/电子/新音乐评审 乐评人)
张晓舟(摇滚/电子/新音乐评审 乐评人)
杨波(摇滚/电子/新音乐评审 乐评人)
李宏杰(摇滚/电子/新音乐评审 《音乐时空》执行主编 )
孙孟晋 (摇滚/电子/新音乐评审 乐评人)
彭洪武 同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