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海洋堂

海洋堂

海洋堂

海洋堂(KAIYODO),是总部设在日本大阪的一家知名玩具模型製造公司,成立于1964年4月1日。

也是日本知名的家族企业(宫胁修、宫胁修一、宫胁里枝)

竹谷隆之在该公司担任妖怪食玩人形的设计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海洋堂
  • 外文名:KAIYODO
  • 成立时间:1964年4月1日
  • 所在地:日本大阪

其涉及的业务

1.周刊印刷设计
海洋堂
2.玩模製作发行
3.动画特殊效果
4.展示物品设计

简介

海洋堂公司是玩具模型公司中少有的,专精于廉价产品製造、研发、销售的公司。其出名设计师山口胜久的山口式可动、可拆、廉价、有组件的玩偶。而且其製作的一些高端玩偶也相当精緻,无论高低端,其在日本手办,玩模界中都享有一定的声誉。
同时,海洋堂公司也以高超的製作生产水平,和破天荒的经营而在日本企业中闻名遐迩。
创办人宫胁修在60年代后期带领公司成为日本最重要的「食玩」製造商(所谓的食玩,就是附在儿童零食中的小玩具,现今台湾流行的扭蛋就是其中一种销售通路);70年代开始,食玩的发展已经完全和动漫画的角色发展契合;80年代渐渐开始形成成人收集的风潮,1985年第1届的Wonder Festival举办,至今已20年历史的Wonder Festival,是食玩及模型迷、御宅族的盛会。
90年起海洋堂交给第2代经营者宫胁修一经营,1997年左右,村上隆开始计画他的新艺术论、带着Hiropon的草图来找宫胁修一,希望交由海洋堂製作,宫胁修一刚开始对于如此情色的模型相当排斥、但又猜想会受到参加Wonder Festival的御宅族的喜爱,如此开始了合作的关係。
海洋堂和村上隆合作的结果,是造成御宅族文化中的轩然大波,但海洋堂也因此正式进入艺术产业的领域,之后替村上隆进行了无数的艺术作品,宫胁修一也挂名大多数作品的指导者。2003年5月,海洋堂和村上隆共同製作的Miss Ko2,在纽约的佳士德拍卖中,以美金567,500卖出;11月,他们共同製作的Mr. Pointy大型雕塑,又在纽约的佳士德拍卖中,以美金150万拍给洛克非勒中心,创下工厂製造艺术品(factory-produced art)的史上天价
海洋堂除了和村上隆共同步上欧美拍卖市场外,也在日本国内继续「食玩」的开发。2003年11月,海洋堂和村上隆共同製作、贩卖的「Superflat Musem」食玩,便在日本便利商店上架,30万个抢购一空,以「艺术品的食玩」概念生产的「Superflat Musem」食玩,让村上隆再次地打破大众文化和高级文化界线;「Superflat Musem」食玩之后来陆续出过纽约限定版、洛杉矶限定版等,现在网路上竞标的价格,全套10组大概都可以标到台币1万元以上

海洋堂历史

1960-70年代的海洋堂 KAIYODO in 1960-70s
海洋堂
1960-1970年代-模型店时期的海洋堂
海洋堂于1964年在大阪守口市的京阪土居车站附近创业。从当时起,店内就设定模型专用的轨道赛车场和水池,举办“塑胶模型讲座”,致力于模型文化的普及与品质的提升。海洋堂发行过《海洋》 和《Hobby的诱惑》 杂誌。1972年又推出了模型专用工具APTPLA。1976年,海洋堂为了推销这套工具巡迴在全国宣传。第二年在门真市开设了Hobby馆。这时候海洋堂的代表商品是帆船模型和自製工具。
右图为海洋堂前自办杂誌《海洋》,《APTPLA》那个是一边介绍模型一般推销海洋堂工具的书。
1966年,海洋堂塑胶模型教室里的情景。
海洋堂
为什幺海洋堂要在店里设定轨道赛车场和水池?
因为1961年玩具贸易自由化带动了日本玩具海外贸易销售,从而产生了一批玩具商,1962年塑胶模型(战斗机,战舰,铁人)流行起来,一直到1964年,战舰,军机模型仍然畅销,所以海洋堂提供相关设施并且开办模型教室是合理的。
海洋堂——社名的由来
“选择开发模型店的原因,是因为拿不定主意究竟该开已习得一身功夫的手工乌龙麵店,还是该开小朋友喜欢的模型店,最后决定用木刀倒下的方向来决定,所以开店的理由有点随便。至于店名,也纯粹是因为喜欢海洋才取名为 海洋堂。如果是开麵店可能也会取名海洋堂吧。”
(宫协修一《造型集团海洋堂的发想》)
艺术模型的构想
在塑胶模型还被视为儿童玩具的日本1960年代末期,替塑胶模型加上艺术的要素,试图提升其附加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想法是宫协社长提出的。
现在中国还有好多人把玩具和儿童划等号呢,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玩具的艺术价值。
自创工具
1973年海洋堂开始推出自创工具,开发,贩卖塑胶模型的专用工具。“Spray ace”是用脚踏车打气筒改装而成的涂装用喷漆。“Nipper ace”则是用刀刃做得又薄又利以便于割去零件的镊子。由于过去做模型时只能将就用指甲刀,因此这些工具一推出就成为人气商品。后来虽然各厂商争相推出相同产品,在模型店也已普及,但海洋堂的产品仍是其中先驱,大部分人认为模型工具是田宫最早推出。
海洋堂的好时代:
1960-1970年代模型界年表
1964年 少年杂誌为主的战记漫画流行,军舰军事模型畅销数年
1965年 美国Hasbro公司进入日本,卖“GI-joe”特种部队的玩具
1966年 徵收模型玩具的物品税废止
1967年 田宫模型杂誌《田宫新闻》创刊,第一期小卖店访谈的栏目里介绍了海洋堂。
1968年 田宫和长谷川正式生产军事模型
1969年 万代正式进军模型市场
1973年 为配合ARTPLA工具推出,海洋堂将艺术模型作为商标注册。
1975年 动画角色模型成为流行风潮
1976年 军事模型开始流行
1980年代的海洋堂 KAIYODO in 1980s
1980年代——御宅族的出现及GK模型的诞生
海洋堂
在1960年代的日本高度成长期,以及1970年代的次文化成熟期度过的少年至青年期的人们,到了1980年代已经是成年人。单是消费商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于是他们自创商品,转型为文化的传播者。在动漫领域,当时的年轻人不断推出新的动向,他们被称为玩家,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同时也成为高品质商品的生产者。
在这样的时代情况下,热爱动漫与特摄片角色的玩家之中有人开始对既成的塑胶模型感到不满,他们学习複製技术,推出绝版模型的复刻版,铸成模型流传于同好之间。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海洋堂于1981年率先在店内设定了GK模型工作室,作为业界先驱,一定要抓住机会,工作室成了玩家新的交流平台从而广受好评。1982年海洋堂开始把GK当作正规商品卖给大众。相隔不到数年,1985年海洋堂便放经手塑胶模型,将重心完全放在GK模型的贩卖上,使得海洋堂这个品牌在这一时期迅速奠定基础。用“御宅族”统称爱好动漫,特摄的人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海洋堂
海洋堂
1980年代模型界年表
1980年
海洋堂引进工业真空用成型製造机,开始1/24赛车用原色车型製造与贩卖。运用真空成型手法尝试複製绝版模型。
BANDAI的“机动战士钢弹”的塑胶模型上市。
海洋堂Hobby馆的常客之一的川口哲也引进自製怪兽模型(GK模型的始祖)
1982年
海洋堂,真空成型(海底军舰轰天号)上市。(此为第一件取得着作权的GK模型)
海洋堂
1983年
GUNPLA热潮升至最高点
树脂,硅胶,PUTTY补土,AB补土这些五金行才卖的材料开始在模型店向玩家出售
1984年
海洋堂于东京开设“海洋堂艺廊”,从这时起海洋堂不再经手塑胶模型,转而专心于GK模型的製作与贩卖。
1985年
海洋堂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堂
“固立果,森永事件”令当时食玩大受打击
General Products 主办第一届Wonder Festival,是第一次出手GK模型的即售会。
1988年
田宫推出迷你四驱车掀起热潮,塑胶模型商纷纷推出类似商品。
1989年
GK模型热潮达到顶点
海洋堂
"固立果森永事件"简介以及为什幺会对食玩销售造成冲击 固立果森永事件是指1984年至1985年期间,以固立果(也称固力果)食品公司社长江崎胜久被绑 架、索要赎 金为开端,最终发展成向众多日本食品企业发出毒 药威胁索要赎 金的犯 罪案 件。
这两起针对食品公司的犯 罪在日本社会引起恐慌,森永和固立果食品销售大受打击,这两公司当时正在卖一些食玩产品,所以食玩销量也受到波及大跌。森永公司85年左右甚至和BANDAI合作推出过SD钢弹的食玩,类似合作的例子当时还有不少,不幸遇上毒 药事件,不论是食品行业还是玩具行业都遭受严重经济损失。这事件对于90年代介入食玩製作的海洋堂有一定意义,至少削弱了海洋堂在此行业的竞争者,至少让它更容易介入这个行业吧。
海洋堂
1990年代的海洋堂 KAIYODO in 1990s
Project Ko3
擅长从动画和玩偶这些御宅文化中寻求灵感而闻名的当代美术家村上隆推出1/1比例美少女人形艺术企画“Project Ko3”。在1996年WF夏季展,展出的与真人一样大的美少女玩偶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56万美金的高价,创下日本艺术品的最高价格而成为话题。
海洋堂
在海洋堂全面支持下,集各方优秀人才而得以继续的“Project Ko3”,在2000年WF夏季展推出美少女变成战斗机三种形态的装置艺术“SMP.KO2”。造型师BOME也参与了製作。
海洋堂
御宅族的祭典——Wonder Festival
Wonder Festival简称WF,是1985年由General Products(现在的GAINAX)在东京产业贸易中心举办的日本史上首见的GK即售会。1992年海洋堂从GP手中接过主办权,场地也改到国际样品展览会场,现在每年分冬夏二次举办,一天就可吸引3万人入场,是日本国内最大的GK模型活动。
1990年代模型界年表
1990年 BAIDAI为纪念钢弹10周年推出1/144HG系列,成为后来复刻版路线的先驱。
1991年 钢弹GK流行。各家GK模型製造商竞相把BAIDAI没做成塑胶模型的东西商品化。
玩具反斗城进军日本
1992年 General Products解散,8月,海洋堂从其手中接过WF主办权
Hobby Japan开始主办GK模型活动
1993年 BAIDAI人偶产品爆红
1995年 迷你四驱车(田宫)掀起第二次热潮
BAIDAI“Master Grade”正式开始销售。BAIDAI正式走上旧模型的复刻路线。
1996年 在海洋堂,TOMY介绍下,(神奇宝贝)(Furuta制果)开始食玩原型製作。这是海洋堂第一次製作食玩。
1998年 5月,海洋堂Hobby Lobby东京迁至秋叶原车站前Radio会馆四楼
海洋堂以“吉贝可玩具品牌”开始製造可动模型。
21世纪的海洋堂
海洋堂创业至今已有四十年。仿佛受到现代日本社会巨大化欲望的驱动,造型师的造形力日新月异,做成立体模型的主题不断扩展,陈列在市场上的商品数量也与日俱增。在模型和玩具这个领域,也出现喜好的细分化。御宅族之间也已失去跨世代的共同主题,欲望呈现多样化。海洋堂创造玩具的历史也可说是反映日本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上世纪有帆船模型,赛车模型,军事模型,机器人再到GK热潮,进入21世纪,类似的玩具风潮很少,大家的喜好多样化,因此海洋堂自身的产品从种类和题材上也出现许多分支,REVOLTECH的机器人和恐龙骨架模型会是同一个公司的产品,这本身就很奇妙。
2000年代模型界年表
海洋堂的黄金时代
海洋堂
2000年 已涂装完成的商品模型增加
2001年 海洋堂以朱古力蛋为中心掀起食玩潮,“生物系列”,“怀旧系列”等挑选题材的方式,“隐藏版”,“重涂”的精心策划,还有场景模型的设计等等海洋堂的这些手法带给其他公司莫大影响。(影响相当大啊,现在哪家模型公司不搞重涂和隐藏)
海洋堂于涩谷举办各种展览及朱古力蛋宣传活动(涩谷是日本东京流行文化的风向标,在涩谷办展说明海洋堂在日本流行文化占有一席之地)。
讲谈社,国小馆,平凡馆相继出版以”日本动物系列“为主题的书。(海洋堂为这类书製作附带模型,国小馆的日本天然纪念物我买过,850YEN一本小册子一个玩具,现在非常稀少)
海洋堂
海洋堂造型师们参加巴黎卡地亚财团主办的“un art populaire”展
海洋堂将总公司迁至门真市的新办公大楼。
海洋堂製作的一系列食玩获颁优良设计奖。
2002年 电视及出版品开始大量介绍海洋堂及其食玩。
宫协修一的《海洋堂的发想》(光文社)出版。
《海洋堂编年史》(太田出版)出版。
2003年 1月,海洋堂製作的食玩获颁“2002年御宅族大奖”
5月,海洋堂馆长宫协修《创造就像夜空繁星一样无穷尽》(讲谈社)出版。
海洋堂新办公大楼落成。
香港威龙和中国的小号手竞购巨型GK模型,中国模型商展现实力。
2004年 8月《海洋堂原型师/香川雅彦的世界》(讲谈社)出版。
10月《海洋堂玩偶大全2》 出版
“海洋堂大博览会”展历经一年时间巡迴各地百货公司展出。
《海洋堂向前行》出版
2005年 海洋堂玩偶博物馆 黑壁 在滋贺县长滨市开馆,宫协修担任馆长。
2006年 REVOLTECH 开始贩售,你们开始买海洋堂的货了,虽然它已经存在了40年,在这之前估计没几个中国人知道海洋堂是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